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甲午戰爭,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清王朝慘敗於當時國力薄弱的日本,也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李鴻章是負責簽約的大臣,因而被憤怒的國人罵為賣國賊。可這件事,又如何能怨恨到一個個人身上。他不過是清王朝的臣子,盡了臣子的本分,背了皇帝的黑鍋罷了。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條約最後商定的地點在馬關,而具體的地址選在春帆樓。春帆樓是個木質的小屋,面朝大海。之所以選擇這裡,伊藤博文給出的答案是,這邊風景獨好,而且擁有最出名的河豚料理店。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伊藤博文本人對於河豚有種畸形的喜愛。河豚有劇毒,如果烹飪不好有可能致命。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寧可冒著滅國的危險,也要吞下清王朝這隻巨大的「河豚」。兩者的寓意很是相近,因而這個理由被日本當成了官方借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穿著黃馬褂的李鴻章到達這裡,被安排坐在面朝窗戶的位置。談判時候,日本人特地將窗戶打開,只為了讓坐在對面的李鴻章看清楚外面圍著的日本艦隊。虎視眈眈的艦隊,在談判時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日本人企圖讓李鴻章屈服於他們獅子大開口說的十億白銀賠償。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李鴻章是愛國的,哪怕在談判前被日本一個士兵用子彈打中,他依然堅守著自己作為「全權大臣」的責任。他一點點磨著日本人的耐心,穿著沾血的黃馬褂,硬生生將賠償額壓了下來。最後拿著簽訂的條約,李鴻章長嘆一聲:「此血,報國矣。」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這個時候,他擔心的依舊是國家,而不是自身的安危。可哪怕他做了這麼多事,回國後依舊被民眾指責為賣國賊。他深知這是必然,也沒有過多的辯解。有什麼辦法呢?愚昧無知的人民,總喜歡找一個好欺負的撒氣,來滿足自己內心的痛苦。可這件事根源,本就是清王朝啊?

馬關條約為何選在春帆樓簽訂?背後有什麼秘密?

簽下條約後,李鴻章憤然對侍從說:「老夫此生永不踏上日本國土!」他是屈辱的,可無能為力。孱弱的國家,根本撐不起任何的野心,連自保都成困難。日本人堂而皇之地以艦隊壓制談判,企圖通過心理戰來獲取更多利益,殊不知,華夏兒女在困難面前,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錚錚鐵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鄧綏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女政治家,她有何本事?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