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甲午戰爭:日本人擊沉英國船 結果中國賠償34萬兩白銀

甲午戰爭:日本人擊沉英國船 結果中國賠償34萬兩白銀

甲午戰爭,中國不僅在軍事上輸的一塌糊塗,在外交上更是屢遭羞辱。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高升」號被擊沉,700多中國官兵不幸罹難。李鴻章滿以為可以利用在豐島海戰中日本擊沉了英國商船「高升」號一事,讓英國向日本施壓。李鴻章在7月27日發給總理衙門的電報認為,「日敢無故擊沉」懸掛英國國旗的「高升」號商船,「英人必不答應」。奕劻也迅速召見了歐格訥,稱「英船懸掛英旗,倭兵居然炮擊,於英國體面亦有所關」。歐格訥對「日本多行無理」也表示憤慨,並表示「我英國不能不同日本講理」。歐格訥的一番話,讓清廷上線似乎看到了英國人出邊干涉的可能,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歐格訥強調的只是「講理」,而非「報復」。而在歐格訥給金伯利的電報中也稱,雖然戰爭將會讓英國損失部分經濟利益,但是「在所有的利益中,英國的政治利益最為重大」,並要「勸總理衙門同意日本政府最初建議」。歐格訥的電報表明,此時英國人已經徹底認清了外強中乾的清政府根本無力阻擋日本的進攻。認清了這一情況的英國人非常明白,日後在遠東能幫助英國牽制俄國的飛日本莫屬。於是,寶士德在7月28日就通知那些承攬為清廷運兵的英國船主,「現在戰爭已經爆發」,如果幫助清政府運輸軍事物資和軍隊的話,「後果自負」。

英國用實際行動消除了任何英國人在戰爭中為清政府服務的可能,也就將英國政府不得不因為英國人的生命財產損失捲入清日戰爭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在對未來可能的發生的問題作出預防後,英國政府開始火速處理「高升」號被擊沉的後續事情,巴健特向日本外務省發出交涉,金伯利也在8月3日向日本發出照會,要求「日本政府必須負全責」。但是,在遠東以防俄為頭等大事的英國,始終將此次事件的解決方案限定在「經濟賠償」上。面對英國的指責,日本人一面百般狡辯,一邊收買英國媒體,雙管齊下,最終將日本不宣而戰的事實,篡改成由於7月19日日本已經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所以「兩國海軍已在7月25日發生了敵對行動」。並將賠償「高升」號的「責任歸於中國」,金伯利本人也親自勸說「高升」號船長向中國索賠。最終,清政府不僅沒有借「高升號」事件換來英國的支持,反而支付了34萬餘兩白銀的賠償金。

兩次爭端,將宣布英國人對中日兩國的態度明白的展示。可惜,李鴻章一直期待英國人的調停,卻不思備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的外交:想要依靠沙俄結果得罪了英國

TAG:唐風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