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詩話中的經典名句,原來我們都聽過
文學
01-22
鍾嶸《詩品》
1.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
2.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3.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1.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2.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歐陽修《六一詩話》
1.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嚴羽《滄浪詩話》
1.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2.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
3.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
王夫之《姜齋詩話》
1.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況周頤《蕙風詞話》
1.詞有三要,曰:重、拙、大。
2.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
王國維《人間詞話》
1.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2.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3.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4.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5.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6.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