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棄明投清但是又收付台灣的施琅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棄明投清但是又收付台灣的施琅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君君臣臣的儒學觀點早已成為國人心目中的教條,背叛的人,無論什麼原因,總會落下罵名;而從發展的觀點來看,順大局,應潮流,也不失為一種明智。只是在這兩者之間的選擇,總會引來後人的爭議。歷史上棄明投清的施琅,就是如此。

施琅(1621~1696),字尊侯,號琢公,福建晉江人。自小生長在海邊,長大後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20來歲時,他是明朝大臣鄭芝龍的部下。順治三年鄭芝龍投降了清朝,可施琅當時並不心甘情願。恰巧,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打著抗清的旗號招攬人才。當時,施琅與他的弟弟施顯投奔了鄭成功,成為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善戰的得力驍將。

施琅性格耿直,在軍中見到錯誤便要指出,常因此得罪上級。這與脾氣同樣火爆的鄭成功相遇就難免不出問題。很快,他因對鄭成功「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做法提出反對意見,令鄭成功很不高興,削去了施琅的領兵權。引發施鄭最終決裂的是,施琅在不聽命令的情況下,秉公斬殺了鄭成功的親隨曾德。鄭成功因此大怒,把他和施顯以及其父施大宣逮捕起來。後來,施琅僥倖使計逃脫,而他的父親和弟弟卻慘遭殺害。絕望的施琅不可能再投鄭成功,在清廷已經掌握大局的情形下,他只能投奔清政府,以蓄積力量報殺父殺弟之仇。可見,施琅的棄明投清有著深刻的個人背景和歷史背景,並不能單純地以忠心或不忠心來評判。

1661年,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退居台灣,趕走了台灣的荷蘭人,開始了鄭氏家族在台灣的經營。同年,康熙帝剛即位,在對台問題上聽從大學士明珠的意見:先實行招撫,招撫不成再用武力。豈料,鄭氏仗著天高皇帝遠,希望割據一方,「照琉球、高麗等外國例,稱臣進貢」,這樣在客觀上就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了。清朝皇帝康熙當然不肯。1662年,鄭成功突發急病而亡,其子鄭經繼續經營台灣。這一年,施琅升任了福建水師提督。鄭氏台灣招撫不見成效,康熙決定派施琅平復。

1683年,施琅率軍平台,有人向他進言說:「公與鄭氏三世仇,今鄭氏釜中魚、籠中鳥也,何不急撲之而以雪前冤?」施琅卻說:「吾此行上為國、下為民耳。若其銜璧來歸,當即赦之,勿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有與?」他向鄭氏手下聲明:「當日殺吾父兄者已死,與他人不相干。不特台灣人不殺,即鄭家肯降,吾亦不殺。」施琅人台之後,前去祭鄭成功之廟,高度評價鄭氏父子經營台灣的功績,稱收復台灣是為國為民盡職,對鄭成功毫無怨仇。在他的積極招撫下,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接受招撫,台灣島不戰而收。鄭氏官兵和台灣百姓深受感動,紛紛讚揚施琅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收復台灣之後,施琅力排眾議反對捨棄台灣。為此,他上疏康熙帝,指出台灣是關係到江浙、福建的戰略要地,如果放棄就難以避免異族入侵。在他的力爭下,康熙改變了原先的主張,對台灣設官治理。由此看來,施琅是完成清初統一大業的重要歷史人物。

如今,人們在他的故鄉福建晉江市建立了一所施琅紀念館,以客觀的態度評價了他的歷史功績。至於忠奸之說,且留待後人評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過客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

TAG:過客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