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研發美製殲20,卻因這一問題而報廢,至今還放置在墳場
當F35、殲20等戰機亮相之後,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實際上在這些戰機出現就有一款擁有兩款戰機特點於一身的戰機已經試飛過了,可能很多人在看到這一款戰機的時候都會十分驚訝,因為看起來它和殲20十分相似,所以很多人後面都稱之為美製殲20。
實際上這款新型戰機還要從C160驗證機開始說起,美國海軍從1993年開始研發,本來是想要在A12等項目下馬時,可以讓它成為新項目,計劃從1994年開始和輕型戰機CALF合併,這才研發除了X32以及X35,而後面這款就是F35戰機的原型機了。
最初洛馬公司設計為C160安裝F119發動機,也就是現在F22使用的那款,不過因為成本的問題,驗證機上最後只安裝了普惠F100發動機,所以只能算是最初方案的縮小版模型,而且沒有為駕駛員設計空間。
另外C160在設計上選擇了鴨翼布局,在短距離起降試驗中,進氣道下方的升力風扇會完全打開,這樣鴨翼以及機翼就會旋轉角度就會很大,讓起飛滑跑的距離降低。在哪個適合美國海軍空軍都已經在新型戰機上形成了統一意見,這種鴨翼就是最好的代表。
然而這個計劃最終還是沒能夠實現,而是敗給了非鴨翼設計的C180三角翼方案,這個方案後來又因為沒有尾翼所以也才上了不少起降的問題,以至於後來有出現了C180C、C190等等,而最後定型的X35機型是C230方案,看上去這和美製殲20已經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不過實際上二者之間從技術上來說還是有繼承的。
而最後的C160驗證機都被放到了墳場之中,因為想要實現隱身,可是又沒辦法解決鴨翼所導致雷達輻射面積增大的問題,所以這個方案最後還是報廢了,至今還放置在墳場。


※殲20又曝重要消息,這種空戰是首次,美軍計劃成泡影,西方人評價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