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愛洗澡的你,當心患上皮膚病哦

冬季愛洗澡的你,當心患上皮膚病哦

很多人都愛乾淨,每天堅持洗澡,這是好事!但如果放在冬天,恐怕就不太合適了,冬天如果洗澡太勤,當心會染上皮膚病哦!

冬天為什麼不能洗澡太勤

很多人可能覺得天冷了,穿得多,皮膚很少會暴露在外面,皮膚病並不會多發,但實際恰恰相反。冬季天氣寒冷乾燥,汗腺和皮膚會收縮,皮膚中的含水量減少,再加上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減少,使皮膚表面的濕度、PH值等發生變化,皮膚在冬天就很容易發生病變感染。而如果冬天洗澡過頻,常用沐浴露,會洗掉皮膚表層的大部分油脂,使皮膚變得更加脆弱。

哪些人群更應該注意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不全者更易在冬季出現皮膚病。老年人的皮脂腺普遍開始萎縮,皮脂分泌減少,從而使得皮膚水分的蒸發加快,局部乾燥瘙癢;糖尿病、腎病患者由於血糖、肌酐的異常,影響皮膚代謝,容易出現皮膚癥狀。

冬季得了皮膚病,千萬不要去抓撓,過度的搔抓刺激,會造成皮膚破潰、感染,會使皮膚粗糙、肥厚、增生,繼發毛囊炎、癤病或逐漸演變成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痒疹等皮膚病,嚴重時會影響人們的休息、工作。

冬季洗澡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是油性皮膚,在冬季一周洗兩次澡即可,而乾性皮膚的人一周洗一次澡為宜,老年人、糖尿病等患者洗澡頻率需要更長一些。洗澡時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後要擦保濕霜。另外,在穿衣方面,要貼身穿純棉的衣服,對皮膚的刺激性小。進入秋冬季後,皮膚易乾燥,平時全身可適當應用潤膚霜。

很多人可能覺得,冬季皮膚乾燥,洗澡能給皮膚補充水分,但往往適得其反,正確的補水方式是多喝熱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冬季常多發的皮膚病有哪些

凍瘡

凍瘡在寒冷季節里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而且容易反覆。得了凍瘡一定要注意保暖,手部可經常摩擦。要防止潮濕,保持乾燥,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較冷時,可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後一定要及時擦乾。手套、鞋襪、帽子都要寬鬆舒適。

皮膚瘙癢症

冬季容易發生瘙癢的部位,主要在背部、手臂、大腿內側、小腿伸側及腳踝關節部。初發時以局部丘疹以及點片狀脫屑,嚴重時出現疼痛、皮膚潮紅。對付冬季皮膚瘙癢的傳統辦法,可用硫磺香皂搓澡,有殺細菌、真菌和蟎蟲的功效,對各類皮膚病有一定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還可用花椒水泡腳。熱水可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防治濕疹引發的皮膚瘙癢。

寒冷性蕁麻疹

冬季氣候寒冷,身體遇冷後全身出現瘙癢和紅斑、風團,有的患者僅在身體接觸冷的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等出現上述反應。一般在遇冷後幾分鐘出現反應,遇熱後二十分鐘左右會自然消退,不留痕迹,再次遇冷後會反覆發作,有的患者奇癢難忍。

對於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身體的暴露部位如面部、脖子和手部等應該戴上帽子、手套。身體其他部位也應注意保暖,避免冷風和冷水等直接刺激。盡量避免進食魚、蝦、蟹、羊肉等高蛋白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適應寒熱的變化。

濕疹

寒冷乾燥的冬季,由於人們保濕劑使用得多,外用洗滌劑及護膚品用得也較多,又常常吃些辛辣食物來禦寒,因此,患濕疹的病人較多。預防上,要避免使用熱水及鹼性洗液,不要過度搔抓患處,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皮膚清潔等。

很多人得了皮膚病喜歡隨便抹點藥膏,當時是好了,但過後容易複發,得了皮膚病不要擔心,中醫對於皮膚病的治療方法很多,不僅從皮膚表面出發,還對內臟氣血進行調養,養血潤燥、祛風止癢,才能從根本上治療皮膚頑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王麗坤穿毛衣,網友直呼:皮膚嫩的也是好像能掐出水來!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