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2018年DRAM將缺一整年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2018年DRAM將缺一整年

威剛2017年12月雖受到客戶及通路年底結帳影響,但第四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82.28億元,營運表現維持高檔,並較前年同期成長10.8%;2017年全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22.25億元,較前年成長38.8%。

DRAM方面,陳立白指出,大家今年害怕的點主要在三星的擴產,但事實上三星對擴產一事也非常謹慎與小心,因此今年DRAM的市場態勢已提前大勢底定,可說一整年都是晴空萬里。

陳立白進一步分析,市場擔心三星將平澤12吋廠的第二層樓改成DRAM投片,但事實上,新產能開出仍然影響不了整體市場供需,但三星對於擴DRAM產能一事,其實很小心,尤其第一,三星去年賺錢多半取自DRAM,可說是集團獲利的金雞母;第二,NAND今年還有戰役要打,所以三星不會自己去把獲利的DRAM市場打亂。

NAND方面,陳立白坦言2017年漲太多了,加上今年新增產能比較多,上半年會處於去化產能的狀態下,恐有供給過剩壓力,而市場上均認為今年第一季會跌價,但進入第三季後,新手機採購需求出來,市場自然有機會回到供不應求的狀態。

陳立白指出,下半年智能型手機搭載的DRAM及NAND Flash容量都會變大,所以上半年已經缺貨的DRAM,下半年會更缺,NAND Flash上半年供給過剩,價格跌一波下來後,第三季後半有機會止跌。

DRAM無新增產能

財訊快報日前報道也指出,DRAM以大方向來說,2018年在Fab端並無新增產能,頂多就是製程從2X奈米推進到1X奈米或是1Y奈米,帶動位的成長。市調單位集邦科技更直接表示,2018年各DRAM廠資本支出計劃都傾向保守,新增投片量約5~7%,這些新增產能都來自現有工廠產能的重新規劃與製程轉進。

此外集邦也提到,隨著智能手機內存容量升級以及伺服器、資料中心需求強勁,2018年DRAM需求將成長約20.6%,供給端方面預估將提升19.6%,所以整體來看,2018年整體DRAM產業供需持續吃緊無虞。

但目前在DRAM仍有兩點要 觀察,第一、雖然2018年整體DRAM端無新增Fab的產能出來,但是三星有意在平澤(Pyeongtaek)興建第二座12吋廠,SK海力士也將在無錫興建第二座12吋廠,這兩大廠的新廠產能最快2019年才會開出。

韓媒持續報導提到,三星在平澤廠區的半導體廠是兩層樓建築,二樓無塵室將近完工,這些空間將投入DRAM的擴建。但據業者透露,這兩層樓中,有一層是投入3D NAND的擴產,至於另外一層樓中,有意置入月產能五萬片的DRAM產線,設備商也透露稱三星還沒下單採購設備,因此所謂新增5萬片的DRAM產能想在2018年就開出,真的很困難。

伺服器記憶體合約價續漲

第二個觀察點是,DRAM種類繁多,包括Commodity、Specialty、Mobile、Server等DRAM,因為彼此間有產能排擠效應,究竟在2018年,哪幾種會最缺,價格漲幅最大,市況還不明朗,因為國際三大DRAM廠,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尚未揭露2018年的產品組合。

但市調單位集邦科技提前預測2018年最缺的會是Server DRAM。集邦認為,資料中心的伺服器需求與日俱增,2018年伺服器記憶體的成長率將達28.6%,續居記憶體各大產品線之首,帶動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包括第一、Intel與AMD新伺服器平台轉換推波助瀾,以及第二、北美網路服務業者如Google、Amazon Web Service、Facebook與Microsoft Azure在新資料中心建案上的需求。

2018年第一季度伺服器記憶體合約價將再上漲約5~8%,屆時主流模組報價方面,一線廠32GB伺服器模組將達300美元大關,二線廠更會高於此價格,使得2018年第一季度價格將會維持在相對高點。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2018年DRAM將缺一整年

對於2018年NAND產業,業界多估「先下後上」,與NAND產業連動性最高的群聯董事長潘健成估第一季價跌需求增、第二季報價回穩、第三季供不應求。但其實因3D NAND良率終於快速上升,尤其64/72層3D NAND紛紛量產,並已優先應用於SSD產品線,120GB的SSD在2017年12月中旬就跌破2017年年初的起漲價,通路商開始大舉拋貨,報價下看30美元。

本文綜合自財訊快報、工商時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