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拉松賽後1周,怎樣恢復身體?

馬拉松賽後1周,怎樣恢復身體?

Photo via Nike

港馬今天收官。亞洲第一魔鬼賽道的「三橋三隧」,讓不少跑友頻頻崩潰,朋友圈就有不少退賽的。

今天老Q這篇文章,和大家細細聊聊,被42.195公里重重虐後,怎樣科學恢復自己的最佳狀態。

一個馬拉松比賽完,實力派偏偏又玩醬油跑的,一臉濕濕碎的表情,那風清雲淡,看起來沒任何不妥,可能汗都不見得有幾滴;多數掙扎跑完的那些朋友,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是連酸帶痛,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一瘸一拐的小樣兒,著實看著讓人心疼。

GIF

心疼之餘,從衝過終點線計時點那一刻起,恢復工作就應該啟動。得對自己好一點兒啊。咱們按時間先後順序來理一理:

01

先別停下來,繼續保持步行

衝過終點線,只要不是當場趴下,就絕對不應該停在原地(不管是坐還是躺還是趴,都不要),請繼續走上幾步,十至二十分鐘為好。這也是個緩和的過程,跟跑前熱身對應,我們稱之為冷身。

「冷身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使身體從運動的狀態轉化為靜止狀態的適應過程,這樣可以避免運動者的血壓下降過快而影響健康。如果沒有「冷身」,劇烈運動突然停止,人體有可能會出現眩暈、噁心、筋疲力盡的感覺,嚴重者還可能會暈倒。每當運動結束,身體需要從運動狀態轉化為相對靜止狀態,這就需要冷身運動。它的重要性和熱身一樣,是運動後不可或缺的一環。

冷身運動能使脈搏的高速跳動頻率減緩至安全水平;其次,冷身運動能使大量血液返回心臟,以保證大腦的血供;此外,冷身運動還有助於加速代謝物的排除,促進體力恢復。

不少跑友衝過終點之後,必需得自拍幾張,可以理解,請儘快,不要停留時間過長。一方面是不讓終點阻塞,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健康著想。

怎麼做冷身?跑馬之後步行一會兒(10分鐘左右)為好。如果用數據說話,讓心率回降至100~120bpm以下就比較合適了。

02

靜態拉伸

冷身運動之後,可以自己做一些拉伸舒緩動作,如果賽事結束的服務裡面包括有拉伸服務那就再理想不過,直接交給專業人士就好。

如果沒有拉伸服務,或者人多要排隊實在不想等的話,那就得自己來動手動腳了。跑馬之後的拉伸動作雖說跟平常跑步後的拉伸大同小異,不過跑馬之後的肌肉是極度疲勞的狀態,有些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一下,可千萬別自己來DIY做拉伸,做著做著不小心反而把自己給做出抽筋來了(真有這種可能):

先自己做一下按摩放鬆,再做靜態拉伸

拉伸的幅度千萬不要一下子太大

如果可能,最好坐在地上甚至躺在地面做拉伸

不單只是小腿、大腿、臀部、足部的肌肉群需要拉伸,腰背部、肩部都需要做一下拉伸

03

跑後的冰敷

冷身和拉伸結束,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進行一下冰敷/冰浴。 現在不少賽事都會提供跑後冰敷,這點相當贊。

如果沒有冰,也可以及時拿冷水對腿部進行沖洗,或者可將腿在冷水桶中泡一泡,再或者拿個袋子裝上冷水(還可以再加點冰)放在酸痛部位。有關冰敷冷浴的恢復效果一直在口水戰中,也有研究已經充分證實冷水澡對於運動員運動恢復的有效性。冷水能夠起到收縮血管和肌肉組織的作用,防止過多的血液在腿部堆積。當然,如果你已經在跑步中發生了肌肉痙攣,或者實在接受不來冷水浴,也不要勉強自己。

另外,24小時內是冰敷,24小時以後就用熱敷。

冰敷的本質,就是身體急於把受損修復好,幹活太賣力氣。此時,我們就要讓他減緩工作強度,避免過度激烈的修復產生的副作用。

關於熱敷的效用,主要是擴張血管,加快血、氧的運輸,從而加快患處的自身修復能力,幫助肌肉的恢復。

04

跑馬之後的營養

Photo via Pinterest

跑場馬拉松幾十公里,消耗之大是不用說的,多數是要減幾KG的(主要是失水)。有些吃貨奇葩們,跑一場下來,一稱體重,居然還重了,這個有點搞笑,卻是真事兒——吃進的比消耗的還要多。

對於普通跑友來說,體重下降是正常的——主要是水分的流失。注意別喝冷飲、要防止水中毒,必需補充電解質、注意少量多次。

另外,不單只是補充水分就完事,如果可能,要儘快補充糖類、蛋白質(蛋白質粉就很好了),以及各種維生素(果汁就很理想)。

補充糖類很多人都知道。跑馬過後,消化系統接近罷工,所以只能吃點簡單糖類,比如能量膠、能量棒、香蕉之類的,吸收消化能快點。

為什麼要補充蛋白質呢?咱們解釋一下:在大量大強度運動後不及時補充蛋白質,肌肉的恢復與合成代謝就會受阻,會一直處於飢餓、分解的狀態。進而會導致蛋白質和脂肪的流失。所以及時補充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還有葡萄糖)是非常必要的。蛋白粉算是跑步後的比較方便也容易吸收的選擇。

17年5月份參加了大連馬,完賽包居然驚現一小袋蛋白粉。老Q算是參加過不少跑馬比賽,這還是第一次碰到。贊。

這種東西賽後就不宜吃了。

順便說一下,比賽過後的一周,其實都應該補充上面談到的東西,多吃新鮮食物,盡量少吃深加工或腌制、油炸的食品(如餅乾、火腿腸等)。部分跑友跑完就得去坐火車,咱們國人坐火車的傳統要必備什麼來著?速食麵。其實這個神物也是在黑名單之內的,注意哦。盡量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另外,特別要控制飽和脂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肥肉、黃油等)和反式脂肪(人造奶油、氫化油等,多見於烘烤、煎炸類食品)的攝入量,它們會增加體內的炎性反應、增加血液粘度、降低血管彈性。同時增加一些不飽和脂肪的攝入比例,尤其是Omega-3脂肪酸(亞麻籽油、魚油),可以減少體內炎性因子的產生,減輕炎性反應(比如肌肉的延遲性酸痛)。另外Omega-3脂肪酸還具有減輕應激反應的功能,對於控制飢餓也是有幫助的。

05

跑馬之後的休息

在比賽結束後的一個星期,身體會因為肌肉疲勞,缺乏能量,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疲勞感(尤其前面幾天),這時候,你應該聽從身體的安排,注意多休息:

盡量早一點睡覺,幫助身體恢復。

堅持每天洗熱水澡(除去賽後兩天不要洗熱水澡)或者20分鐘泡腳,讓身體徹底放鬆。

進食含50%至60%複合碳水化合物,維持身體能量的均衡;

吃足夠的蛋白質來重建組織損傷。

可以每天用泡沫軸滾滾。

06

適當來點運動

Photo via wearact3.com

當然,在休息的同時並不是要完全放棄鍛煉。賽後的第二天,就可以開始進行恢復性慢跑了,這樣做有利於及時消除高強度負荷給肌肉帶來的逆轉性變化,加速肌肉恢復正常。多慢呢?慢到10分鐘的配速也沒問題。有些文章說是排酸跑,其實是不對的。比賽中身體出現的乳酸,會在運動結束半小時內就分解掉,隔一天你這是排哪門子的酸呢。

切忌進行大強度的運動,即使你感覺自己的能量儲備已經恢復正常。這是為了使肌肉細胞、組織有時間進行修復,隨後才更有可能進行長期的有效訓練。在恢復期間,不妨可以與游泳、瑜珈、騎車等活動交替進行(交叉訓練)。

在經過一到兩周的調整之後,你就可以漸漸加大訓練的強度,可以嘗試恢復到正常的馬拉松訓練中來,為下一場馬拉松的比賽做準備了。

Photo via ballermindframe.com

跑個馬真心不容易吧?方方面面的細節都要注意,從頭到腳,連吃帶喝。

有些資深跑友,一個月參加四五次全馬比賽的那種,或者連續十幾天,天天跑一個半馬,象這種強度,能恢復得過來嗎?

正常是恢復不過來的,除非真的是天賦異稟,身體恢復能力極強。

前幾年有個知名跑者陳盆濱搞了次」百日百馬「的活動,一百天內,每天跑一個全程馬拉松。聽著都嚇人是吧?從恢復的角度來看,普通跑友不太可能有這種能力及支持。有文章提到這事兒:」據悉,陳盆濱身後這個多達十幾人的保障團隊中不但有營養師,還有保健按摩師、體能恢復師等。」

·

·

·

馬拉松科學訓練

來接受奧運教練的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學院 的精彩文章:

又防水還透氣的跑鞋,這是我見的第一雙

TAG:跑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