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守護著不願長大的心——宮崎駿
嗨咯,大家好
這裡是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
車院全媒體校園廣播站
說起宮崎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
這位老爺爺用畫筆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他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
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宮崎駿吧。
主播:鄧莎莎,徐瑞,李孟林
1月5號,是宮崎駿77歲生日。他早就鬚髮皆白,戴個老花鏡,手握鉛筆,在一堆畫稿面前一坐就是一天,幾十年如此。
只是最近,這個老人總是喃喃地念叨一句話:「我的時間不多了。」這句話,讓人聽了心裡突然一疼。原來那個製造童話的人,原來那個小心翼翼保護了我們天真的人,原來那個用力溫暖了全世界的人,也是會老去的啊。
歲月還是沒有饒過你。4年前,《起風了》一拍完,他就宣布退隱。身為他的影迷,我們彼此一笑,心照不宣。第七次啦!老爺子說退隱已經第七次啦!1986、1992、1997、2001、2004、2008、2013,這些年,他都宣布了要退隱的消息。
大家好像摸透了他的脾氣,憋著笑看他到底哪天沉不住氣,再一次復出。果然,去年他對外宣布,正在製作一部叫《毛毛蟲菠蘿》的動畫。我們都笑了,也放心了——你看,宮崎駿和那個美好的世界,會一直一直存在的。可是如果你稍稍注意,就會發現,七次退隱中,有至少三次,是因為他的健康問題......
宮崎駿早就悄悄變老了。人們叫他「宗師」,一個神一樣的稱呼。可走進他家裡,你會發現他那麼普通,甚至,孤獨。
一個人住,平時幾乎沒有人來訪。日子單調到早喝咖啡午喝茶,他有時候會寂寞地對著窗外停落的鳥說話。突然,電話鈴響了,電話鈴在安靜的屋子裡很突兀。他接起來點點頭,揉揉眼眶,對著一旁拍攝的鏡頭輕輕說了一聲:「他去世了。」原來到了這個年紀,心裡早就有了死亡的準備,所以才能不動聲色地告別。我們總以為,像他這樣用美好感動過全世界的人,是不會如此的。
可你聽說過一句話嗎?「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被宮崎駿溫暖過的我們啊,其實從來都不懂他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還記得那部《龍貓》嗎?就是它。這個陪著迷路的小姑娘在漆黑的雨夜等公交的龍貓,曾經溫暖過無數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就是宮崎駿自己的故事。
和電影里的小女孩一樣,宮崎駿也有一位生病的媽媽。他6歲的時候,媽媽就患了結核,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小小的宮崎駿哭著求媽媽抱抱他,像別人的媽媽一樣背一背他。可虛弱的媽媽只能痛苦地搖頭拒絕。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沒有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所以從未擁有過的宮崎駿,才特意畫了一隻龍貓,始終陪在妹妹身邊吧。
這樣,起碼我們中間有一個人被溫柔擁抱了啊——他善良成這樣。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有些煩惱,丟掉了,才會有雲淡風輕的機會。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無法像孩子一樣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裡的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直到溢出來。與其如此,不如永遠像孩子一樣。
他也不是一帆風順,生來大師。出生於戰亂時代的宮崎駿,過早經歷了動蕩不安。年少時又目睹父親為了利益違背良心。他沉默地畫畫,卻被嘲笑在抄襲手塚治虫。氣憤地轉向動畫,又在公司里始終不受重視,一直在底層徘徊。熬過了十幾年的寂寂無名,38歲才有了自己的處女作,卻票房慘敗。那個時代科幻盛行,他的動畫被嘲笑為「帶著一股泥巴味兒!」沒錯,就是這樣一個酸楚的人,用盡全力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溫暖,來度過無數個哭泣的長夜。
《千與千尋》
小白龍對千尋說:「我只能送你到這兒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這部動畫,宮崎駿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創下日本票房最高記錄。有人問宮崎駿創作這部動畫的初衷是什麼,他回答道,他是為5個小朋友而創作的。
她們都在10歲左右,每逢夏季,她們都會到我山邊的小屋來。有時我想,我們製作過不少關於小孩子的電影,卻沒有一出是為10歲女孩而製作的,大概也該為她們做點什麼吧。
《天空之城》
我們每一個人面對時光都是如此的手無縛雞之力,即使是宮崎駿,也依然無法創造出能夠打破時光的魔法師。人生這場只能向前的旅程從未改變過其自身的步調,時光最為唯一的坐標告訴我們,只能向前。我們無法回到故事開始時的自己,更何況那時的我們可能並不美好也並不聰明善良。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彷彿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側耳傾聽》
很多的時候,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向左還是向右,舉步維艱,難以抉擇。很多的時候,我們不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夢想那麼近,又是那麼遠,咫尺天涯,觸手不及。很多的時候,我們努力地想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卻發現急功近利的結果令人沮喪,無奈。
「因為你,我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負擔,因此發奮,只是想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只要有你在,我就會努力。」
《哈爾的移動城堡》
在西方文藝作品中,城堡通常喻指自閉的心靈。比如剪刀手愛德華或吸血鬼德古拉公爵,他們常年孤零零呆在城堡里,期待著得到解救。
在那些影片中,城堡是主人公自閉心靈的象徵。那麼,移動城堡指什麼?我的理解是,移動城堡就是指霍爾流浪的心。移動城堡是火魔卡西法移動的,卡西法的法力來自霍爾的心臟,所以說,移動城堡實際是霍爾的心靈幻相。
影片開頭,一座城堡在平原上緩緩而行,四隻腳爪撐起的金屬城堡外型頗似一顆色彩斑斕的巨大心臟,煙囪和屋頂如同心血管一樣密布。城堡在蘇菲面前停下,發出高分貝的摩擦聲響,城堡劇烈地顫動著,那是霍爾的心臟在顫抖——他終於等來了心上人。
「就是因為你不好,才要留在你身邊,給你幸福。對不起,你一直在等我,可我卻現在才來。」
《懸崖上的金魚姬》
這部動畫打動我的不能說是愛情,或許正是人性。幼稚園的孩子,或許是不懂愛情的。但那或許也是愛最初的萌芽——純真,柔軟,不惜一切,充滿感恩,以及,想要保護某人的心愿。人性的純真在此刻散發出了耀眼的光輝。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這是一部細膩的電影,表現的不是粗線條的感情和力量。這是一個清澈的故事,清澈到沒有太多的情節需要呈現。滿目皆是油彩畫一樣斑斕的畫面,適時響起的豎琴聲讓觀影的情感旋律像水一樣自然起伏著。美好的故事我們見過太多,而這樣用「奇幻傳說」告訴我們深刻人生現實的故事卻很稀有。
「許多時候,讓我們放不下的,其實並不是對方,而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憶。」
《起風了》
這部電影不僅是宮崎駿對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迹的致敬,也是對自己思想歷程的一個總結,更是對日本民族的反思。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這些電影,我們來來回回看了無數遍,卻很少想過,這是一個人大半生的善意。在人情冷暖中,在世態炎涼下,他用畫筆做傘,守護了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不願長大、害怕受傷的孩子。他不是沒有心酸。恰恰相反,正因為知道心酸的滋味,他才願意護我們周全。這個善良的人老了。連宮崎駿自己都在感慨「我已經沒有時間了。」他早已滄桑滿面。他早已在心裡預警了死亡。可即便如此,他依然選擇畫下去啊。
有人說他對動漫狂熱。我想換種說法,那就是他心裡有豐沛的善意,依然想贈予他人。他還想告訴人們,即使這個世界讓人失望,偶爾想哭,但別忘了還有生生不息的溫暖和希望。
加油啊老爺爺。謝謝你,宮崎駿。
感謝宮老給我們這一代所帶來對過去了感悟,對現在的理解,對未來的追逐。
編輯 / 張童
編審 / 張瑩然
圖片 / 網路
文字 / 車院全媒體
來源 / 車院全媒體


TAG: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