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來電:谷歌其實跟本不懂得中國的心
智電網訊:谷歌一直以來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網站,雖然谷歌擁有超強的核心技術,甚至安卓系統也是由谷歌研發出來的,但是在國內它的市場份額並不是很高,可能對於我們中國用戶來說,真正了解我們中國用戶的搜索引擎網站可能就是百度公司了,從2010年,在市場的份額對比中,百度佔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因這個份額最終讓谷歌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當然,谷歌在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也有很多其它的原因,對於市場的份額也只是一部分而已,谷歌那個時候在解決公司面臨的問題時沒有走正常的商業運作渠道,而選擇了與中國政府「水平碰撞」的方式,要求不接受審查地運營在華業務,在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以博文的形式傳遞出「谷歌可能退出中國」的消息後,包括中國網民、業內人士在內的所有人第一反應幾乎都是驚訝,因為這一動作如地震那樣沒有任何先兆。
曾經,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還表示過,谷歌當年退出中國市場就是在份額上戰敗了百度,但很多人覺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其實百度的市場份額是外部因素,而谷歌自身在中國市場運營上的慘敗,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1、谷歌跟本不了解中國
谷歌自2006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後,藉助在自身在全球互聯網的影響力,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一直處於飆升狀態,2009年第一季度達到35.6%。不過,谷歌並沒有珍惜自己取得的成果,順勢擴大戰果,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選擇與中國政府較勁。谷歌這樣做雖然暫時迎合了西方的輿情,會讓谷歌在西方社會樹立一個極高的政治形象,會大大增加它在西方民眾心中的美譽度。
任何一個正常的公司都希望在中國做生意,希望擴大市場佔有率,谷歌也一樣。但谷歌卻兩面下注,既想要中國內地這個大市場,然而,又想越過中國的法律,在中國互聯網裡搞「租界」,這可能嗎?雖然互聯網無國界,但是網民卻是有國籍的,以技術或服務來談條件,涉及到政治層面顯然是不合適的。
這也許就是谷歌在中國市場失敗的原因。但這又能怪誰呢,只能怪自己。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國情和法律,谷歌進入到中國,就應該服從中國的統一管理。就如同中國到美國去辦企業一樣,要接受美國相關部門的管理。谷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它還真正沒有了解到我們中國的國情,之所以這樣,谷歌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可能對它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壞事。
點評:百度在中國打敗了谷歌,在外界看來,這就是真相。但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谷歌之所以「水土不服」,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搜索需求,完全的不了解。其實筆者認為谷歌根本沒考慮中國十億級人口基數的搜索需求,在伺服器的承載能力上,完全水土不服。或許這也是谷歌的價值觀之一,即沒把中國市場當做重點。
2、名字選定如何了解中國
谷歌承載的意義非同一般,Google對自己的中文名字有兩個要求:一是要很好地體現Google公司的特質,創新、朝氣、自由、活力,體現一種無國界的,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特質。這種特質,就是我們「想像中的Google」。
說起Google,我們會想起矽谷,彷彿看到年輕的比爾·蓋茨、楊致遠穿著便裝,在明亮的辦公室里為一個新軟體的誕生興奮不已……而看到「谷歌」,我們的思緒似乎回到從前,眼前浮現出身著長衫的余秋雨教授語重心長的講述「秋雨時分」……
作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名字,中文名字絕非是對Google發音的簡單「漢化」,一定要體現中國的本土特色,體現富有本地化的精神。以這個標準衡量,意為「以谷為歌,收穫之歌」的「谷歌」,沒有什麼中文典故和出處,也不夠直觀易懂。相比之下,源於名句「眾里尋她千百度」的「百度」,似乎更能體現其搜索引擎的產品功能。可以說,Google公布中文名字後,才顯示出百度更懂中國心。
點評:「谷歌」二字難以貼近中國普通人對IT文化的認同,與Google形象不協調,也許只是「起名失誤」。但如果Google整個本土化戰略都像「谷歌」出台一樣,由不懂本土的人來做本土化的最終決定,那真讓人擔心Google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雅虎中國。
3、互聯網市場沒想像那麼簡單
谷歌在中國的失敗另一個原因是不懂中國互聯網市場,不僅是因為這個競技場對谷歌不公平。谷歌因為新聞審查和網站遭到攻擊與中國政府進行對抗之後市場份額輸給了百度。儘管失敗了,谷歌還在那裡。中國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市場,它在增長,這就意味著情況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如果你不接近這個市場,要跟上這個市場是很難的。
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原先是百度和Google的天下,Google退出後,其市場份額可能會慢慢下降,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很多領域,如技術、商務、外貿等,Google搜索都是難以替代的,百度雖然在娛樂搜索上領先,但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在專業領域超越Google,而其他國內競爭對手如騰訊等可能會慢慢蠶食百度在娛樂方面的搜索市場。
Google如果退出了,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投資環境形象。本來國外來中國投資就很麻煩,如果連Google這麼一個著名的高科技公司都被中國排擠走,那會讓外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盈利產生懷疑,進而放棄對中國的進一步投資而離開中國,這使得中國獲取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的願望更加難以實現,拖後國內傳統經濟向新經濟的轉型過程。
點評:Google犧牲了當前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卻能贏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這就是Google的退出戰略,為了未來犧牲當下,而不是為了當下犧牲未來。因此,中國如果失去了Google,對各個方面都沒有什麼好處,對於廣大網民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希望這件事情最終能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能讓Google繼續留在中國。
好了,本期科技來電 到此結束,我們下期見。
新鮮資訊,熱辣點評,盡在科技來電!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