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百年前是小漁村嗎?哪片歷史風貌保護區有磁力?

上海百年前是小漁村嗎?哪片歷史風貌保護區有磁力?

樓市資訊/政策解讀/置業攻略

上海開埠前是小漁村嗎?如果不是,500年前沒有造城以前的上海是什麼樣?上海歷史上究竟留下多少地圖?在這些地圖真實的記錄串連下,呈現出怎樣的城市變遷史?

近日,在虹口建投書局開展的上海史系列講座中,上海師範大學鍾翀教授以上海歷史地圖作為基礎材料,並運用目前海外流行的城市歷史形態學,嘗試推演、解讀上海的城市變遷,由此獲得了有關上海早期歷史的一些新穎而又重要的發現。

鍾翀告訴記者,城市地圖不僅是解讀城市變遷、探索地域歷史文化的第一手基礎資料,所展現的豐富的史地元素、人文信息,乃至測繪、印刷等科技文化,以及近代以降漸至發達的都市文化與旅遊文化內涵,大量輻射到不同學科領域,為之提供多元的、其他資料所無法替代的重要史料信息。近日出版的《上海城市地圖集成(1504-1949年)》中,系統地精選收錄了400多張上海古舊地圖,時間跨度近達500年。每一張地圖裡,都隱藏著故事,並且不經意的透射出上海數百年的變遷歷史。

《上海城市地圖集成(1504-1949年)》上海書畫出版社供圖

公元1032年前,上海就已不是小漁村

對於「上海開埠前是個小漁村」的說法,鍾翀先不急於否定,而是「看圖說話」,笑著娓娓道來——

從江南水鄉聚落的長期形態演變的角度來看,上海作為城鎮的歷史可以大致區分為:早期的北宋至元代建縣之初的河埠型市鎮階段(約11世紀~14世紀中期)、元末至明嘉靖築城前的環河型水鄉縣市階段(約14世紀中期~1553年)、明嘉靖築城至民國初拆城的圍郭縣城階段(1553年~1915年)、近代化之後至現代的嵌入型「城中城」階段(1915年至今)這4個時期。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大約在公元1032年前,上海就已經不是小漁村了。關於此,可以追溯到上海的童年期,看它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根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初期設立徵收酒稅的「上海務」。所謂「務」,通俗地說就是宋代徵收酒稅的機構。北宋實行酒類專賣,設置酒務的地方必然是比較大的集市,可以供人趕集買酒、喝酒。當時秀州地區(約相當於今上海、嘉興一帶)有17個酒務,其中就有「上海務」的名稱。能成為秀州的17個酒務之一,說明上海開始發達了。

隨後,由於貿易增多,大約在南宋末的公元1255年前後,上海就設置了「市舶分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稍後「上海鎮」也就建立起來了。由於天時地利人和,上海鎮不僅僅是黃金口岸,四通八達,不少的南北商船來此貿易,朝廷也因此設置了專管海外商業貿易的榷貨場,更是促進了上海鎮的繁榮昌盛。

元初,上海已經成為了一個「巨鎮」。到了1277年,上海鎮就開始設立了「市舶司」。當時上海一度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今寧波)、澉浦合稱全國7七大市舶司。如果那時的上海沒有海外貿易,就不會設立這個市舶司。

到了1291年,上海建立了「縣」,史料記載:「是年,以華亭縣戶口繁多,上海及周圍5鄉的戶口數已逾6.4萬,已超過南方大縣的3萬戶的戶口標準」。

另外,導致上海鎮快速發展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吳淞江淤塞,大船無法抵達上游的青龍鎮。而上海作為黃金口岸,很快成為人口稠密、商貿發達的貨物集散中心。

也就是說,在開埠前,上海就已經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縣城,裡面住著十幾萬居民。在明中期建縣之際,城內就有縱橫交錯的60餘條街道。

明弘治《上海縣地理圖》(1504年刊)

從明嘉靖時期上海縣市規模的兩條記述來看,更是將「百年前上海是座小漁村」的誤傳扼殺在了搖籃里。

嘉靖《上海縣誌》卷二記載:「若日赤港、薛家浜、肇嘉浜、若方浜,若洋涇,此為浦西之水也。……自薛家浜至洋涇皆為『縣市』。」

1534年刊行的嘉靖《南畿志》卷十六《城社·上海縣》記載:「海之上洋,因海市為縣。無城郭,惟有二門(南馬頭、北馬頭)。所聚周(徑)四里,環縣以水為險。」

鍾翀告訴記者,雖然在上海開埠最初的1840年代,今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還是「秋風一起,叢葦蕭疏,日落時洪瀾回紫」的荒灘景象,周圍則是星星點點的村落,散布在「一片廣無邊際的稻田平原,其中密布無數的小河浜」。不過,其時的上海縣城,卻是已有20萬人口、並設置道台的一座江南名城了。

16世紀初築城前,上海「縣市」已出現四縱四橫幹線路網

上海的築城,始於明嘉靖倭亂之際。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多次襲擾上海,焚掠縣市,鑒於時局的緊迫,當年秋天,經該縣吏民日夜搶築,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倉促修築起一道周長5800餘米的城牆。江南的縣級城市中,此類築城事件在嘉靖三十二至三十四年倭寇極盛期達到高潮。那麼,16世紀初築城前,上海「縣市」的形態與規模究竟是什麼樣的?

鍾翀展現了一張1524年的上海古地圖,說道:「從1524年的《上海縣市圖》,可以看到築城之前上海城市的基本布局,當時縣市內的多數街巷可與近現代上海老城廂內的道路一一對應起來,城內主幹線的分布網路已經形成。有了這張圖,我們可以運用城牆拆除、填浜築路之前的大比例尺近代上海實測地圖來作為底圖,兩相比照,從而繪製精確的早期上海歷史復原地圖。」

具體來看,《上海縣市圖》的描繪範圍,北起洋涇浜、南至陸家浜,西起周涇、東至黃浦江濱,是以當時上海縣市為中心的城市地圖。圖上文字標註的地物共39處,主要涉及縣治、巡撫行台、察院、稅課局、養濟院、水次倉、濟農倉、儒學、社學、社稷壇、邑厲壇、城隍廟、水仙宮、積善寺、廣福寺、順濟廟、義冢等官署祠廟以及南、北兩處馬頭(碼頭)。

明嘉靖《上海縣市圖》(1524年刊)

值得注意的是,該圖雖然僅有39處地物做了文字標註,但實際描繪地物要遠在此數之上。圖上表現的眾多街道、河道、橋樑大多未注文字,但這些地物經過具體比定可知,當時的製圖者絕非隨意描繪,均為而是相當準確的寫實表達。可以說,《上海縣市圖》不僅真實反映了1553年築城前上海縣市的全貌,而且內容豐富,測繪精確。

通過針對此圖的歷史形態學分析,可以明確,早在築城之前的明中葉,上海「縣市」之中已經出現對應於晚清時期的四縱四橫柵格狀幹線路網,並且當時該路網的經向道路還要一直延伸至洋涇浜,甚至超出了1553年築城時所圈定的城牆範圍。根據此圖所表現的道路系統,並結合嘉靖《上海縣誌》所記當時「縣市」之中38座橋樑的位點分布,即可準確勾勒明中葉「縣市」的大致範圍,對比晚清時期的老城廂,可知其城市規模與近代相差並不太多。

明嘉靖上海縣市復原圖(1524年)

作家王安憶的小說《天香》,開篇就想像了上海嘉靖築城的光景。而根據1524年也就是嘉靖三年以及之後年代的地圖,嘉靖築城對上海變遷的實際影響,也就有了切實的線索可以依循。

再看1862年的地圖,所呈現的城市建成區、街巷、橋樑集中分布於三牌樓街至東街之間的現象,反映了晚清老城廂東密西疏的街區分布,但通過明嘉靖《上海縣市圖》可以證明,這樣的分布格局由來已久,最遲十六世紀初已然成形。

City and Environs of Shanghai(1862年刊,局部)

老上海的「城市核」,就在方浜中路小東門段一帶

誰都知道,老城廂是上海城市近代發軔的塔基和深根,但它自己又是從哪裡發育起來的?

鍾翀說,從地圖上看,「城廂」一詞的使用是晚清民初上海城市地圖的一大特徵,比如1910年版《實測上海城廂租界圖》。此前的上海地圖,大多使用強調行政性質的「縣城」等詞。隨著1914年城牆的拆除,「城廂」一詞也從上海地圖上淡出。因為蘇杭等地在同期的城市地圖中也出現過類似的狀況,所以「城廂」一詞,可作為判別地圖製作年代的標誌,也是江南城市從行政、軍事職能為主的圍郭都市,到近代產業化經濟都市的濃縮符號。

上海城廂租界內外全圖(1888年富文閣彩色石印版)

在探尋城市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鍾翀發現,中古時代的「坊」雖然屬於一種城市之中「不可視的」空間邏輯構造,但在江南城市裡多為以可視的物理空間實體街區為基礎的基層行政管理單位,它間接地反映了一座城鎮之中建成區的地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城鎮街區集聚形態分析的替代指標。

在鍾翀團隊繪製的宋元復原圖上,顯示出上海是一座較為典型的河埠型市鎮,這一時期上海鎮內的11個坊全部建在由洋涇浜到肇家浜之間的瀕浦或近浦地域,尤以自長生橋至益慶橋的跨方浜南北區域最為密集,可以推斷當時的「城市核」應該就在益慶橋南、當時的榷場及市舶司以北一帶(今方浜中路小東門段的舊城廂內外地帶)。

南宋末上海鎮復原圖

此外,根據考證,早期文獻記載的「上海酒庫」,正好位於早期上海市鎮的中心位置——方浜與東街交匯的益慶橋之北,這一場所意味深長。此前斯波義信等學者就曾指出宋代江南城市的中心官署,在傳統上往往立地於丁字形主街的交叉點上。文獻記載上海的初始官署建置——「酒務」,最有可能就是繼承了宋時所建的「酒庫」地塊,而這又可以作為上海早期聚落核位於方浜、東街交匯點的支持依據。

豫園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距今有四百餘年歷史,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整座園林佔地三十餘畝,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

鍾翀認為,如今上海黃浦區的老城廂區域,雖然歷經民國初的拆城與填浜,以及近年來河南南路的貫通與拓寬等改造工程,但由中華路、人民路圍繞的梨形環路仍然完整繼承了舊縣城的圍郭格局,城內的街道系統也仍然大體維持著明嘉靖築城之後的歷史狀況,其中的方浜中路、復興東路等街道,在位置、走向甚至曲度等細節上處處透露出老城廂乃至更早時代城內方浜、肇家浜等主幹水系及其支流的古老形態。

也就是說,雖然上海早期的城市核在明中葉已經發生變動,但緯向主街的方浜沿河街道(即後來的方浜中路)一帶,作為城市的主街卻一直繼承了下來。在近代化之後的上海大都市中,老城廂的平面格局與周邊的近現代新建城區大相徑庭,已逐漸變為景觀不同於周邊街區、形態變化遲滯的嵌入型「城中城」。這座巨大的「城中城」,是上海古城鎮在其發展歷程各階段殘餘構造的集合體。

從這一點來說,上海人逛城隍廟的傳統應該也是源遠流長。即使到了近代,小東門一帶仍然是老城廂的商業中心所在,到光緒末年,上海「郭門有七,曰大東、小東、小南、大南、西門、老北、新北,大東、小東及新北三門內,為城內大街,頗為繁華」。在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上,可見此處密集的商鋪,其中還有傳承至今的童涵春藥棧等著名商社,地塊的極度細分化,顯示出該處歷經千年的發育,仍然透射出的勃勃生機。

《上海市行號路圖錄》(1947年刊)上的方浜中路小東門段

鍾翀這樣形容:「方浜中路歷史風貌保護區,幾千年的核心還是熱鬧的,就像蜜蜂會被蜂巢吸引,有一種莫可名狀的磁力。」

來源:上觀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房產上海站 的精彩文章:

閔行版「外灘建築群」來了 莘庄南廣場景觀燈點亮

TAG:騰訊房產上海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