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最願意相信的奇蹟,是這個世界充滿善意

我最願意相信的奇蹟,是這個世界充滿善意

iKids寫在前面

早就在等這一部《奇蹟男孩》,遠比《無問西東》更期待。上映兩天,豆瓣評分8.6。準備好了紙巾入場,卻沒想到從頭哭到尾。

27次手術之後才有了現在的奧吉,讓他被疤痕皮膚包裹住的雙眼有了視力,讓他「隱形」的雙耳有了聽覺,而這一段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歷卻只是輕描淡寫地變成了貼在奧吉房間的軟木牆上的手術條裝飾,只是她姐姐說到自己的童年回憶全都是在診室和醫院裡寫作業,只是滿臉的疤痕下,他笑著對問他以後要不要整容的同學說「我就是已經整過了,才有現在這麼帥」。

不同的人物視角,為了同一件事,吐露著各自的內心掙扎。主角和配角的人物交替,才讓台下的每一觀眾都被帶入了。如果只是描繪奧吉的人生,讓我們落淚的是憐憫;而此刻,劇中每個人的人生中似乎都有我們的影子:家庭、童年和夢想;堅強、正義和善良。

《奇蹟男孩》我看了兩遍。第一遍在看這些主角,而第二遍特意去看奧吉身邊這些沒有被「點名」的人:離開華爾街來教書的Mr. Browne,永遠能看到事情都有兩面性的校長Tushman;在班裡話不多,卻能因為相信而跟奧吉爭論到底的Summer,還有自己生活不易卻願意幫助他人的Jack Will的媽媽。最大的善意,來自你即使平凡卻依舊有力量。用心去看,會看到他們的眼裡都有光。

Kindness is everywhere, all you need to do is look.

善良是交織的親情,

是用自己的不放棄教會你堅強和自信

劇中交替的視角寫到過奧吉身邊親近的所有人:姐姐、同學、甚至還寫到過家裡的狗黛西;卻唯獨沒有正面寫過奧吉的爸爸媽媽。而他們的內心獨白,每個台下的父母都自然是早有共鳴:無論我的孩子生來怎樣,我都不會放棄他。

要教會他堅強,我便要比他更堅強。

大嘴茱莉亞羅伯茨是毋庸置疑的實力派,每一天放學抱著頭盔站在校門口,沒有台詞,卻把攢了一天的情緒,表露無遺。當看到兒子終於有了朋友,有說有笑地走出來並邀請同學去家裡玩,喜極而泣的她連一句「好的」都沒有憋出來,含著眼淚拚命點頭,然後告訴自己要淡定。台下的我沒有淡定住,一秒淚崩。

劇中注意到有兩個她用餐巾的細節,飽含著無限情緒。

第一幕,是奧吉上學第一天。媽媽早上坐在家裡上homeschool的桌椅前,有些無措地撫平了餐巾,再把碗挪到眼前,準備吃早餐。看著面前擺的整整齊齊的書本和教具,以及空蕩蕩的椅子。眼裡有成就感,也有掩飾不住的失落,甚至還有些擔憂:

「不知道過去的這些年,自己這個業餘老師是不是真的有把奧吉教好?這一門科學又能否幫他贏回一份自信和來自同伴的尊重?」

「身邊多了這麼多桌椅的第一天,奧吉是否會習慣?」

所有的這些疑問,都攢到了放學的那一刻。

另一幕,是Auggie第一天上學回來受盡了委屈,吃飯到一半負氣離開。媽媽像是早已準備好了面對這一刻,沒有多說什麼。默默地挪開蓋在腿上的餐巾,再慢慢起身上樓去勸慰。沒有倉促,也看不到掛在臉上的心疼。

進門第一句話是問Auggie:「你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餐桌對么?

Auggie依然在自顧自生氣。

媽媽繼續說:「請把你的頭盔拿掉。

聽到的這一聲「Please」,堅定有力。即時是情有可原的鬧情緒,也不是你可以沒禮貌的理由。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即使在學校里備受委屈,Auggie始終用各種方式在調解和約束著自己。他選擇避而不語,或者默默離開,卻不曾當眾哭鬧。堅強是克制,不隨心所欲地沖著周遭發泄自己。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先要教養自己。

我本以為接下去,媽媽多少會捧起孩子的臉告訴他「媽媽理解你」,又或者把他擁入懷裡,告訴他媽媽愛你。但並沒有等到這一幕,而是聽到她強忍著內心一萬分的憐愛,篤定地告訴孩子:媽媽覺得你不醜。

奧吉或許已經太多次聽到這個回答,質疑她說:因為你是我媽媽,你是沒辦法了才這麼說吧!

「就因為我是你媽媽,我說話就不算數了么?」

是啊,只有真正了解你的人,才能給出最公正的評價。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很多「與你無關」的人給出的評價,無論它好與壞。

告訴你為什麼別哭,遠比陪著你哭,更加鏗鏘有力。

奧吉的堅強,來自媽媽的不放棄,就像她對自己一樣。當她掏出3.5英寸盤時,就暗示著理她上一次敲論文已經隔了多少年。但當她看到兒子適應了新環境,她還是想盡辦法拷出了文檔。這10年,生活的蹉跎沒有消磨掉她的理想。這10年里,她輾轉在醫院和家裡,她本不是個老師,卻讓自己成為了一個讓自己孩子驕傲的好老師。「下次讓我媽媽教教你吧」 ,是她給了奧吉自信,在看到新同學一言不發的第一天,說出了這樣的話。

10年之後,又一個跨年夜,她依舊等孩子和丈夫熟睡之後,再起身幹活。鏡頭打到電腦文檔,上面寫著「Chapter 41: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最難得的是經歷所有,依舊不忘初心。

另一段親情便是和姐姐Via。

其實她也才15歲,卻格外懂事,懂事到令人心疼。她也希望爸爸有空會過問她的學業,盼著媽媽會悄悄八卦她的閨蜜,她的初戀;但事實卻是,連餐桌上套路式地聊起「今天這一天過得怎麼樣?」 都不曾有人記得也問問她。

遇到男友的第一天,男友抱怨著這麼大了媽媽還要從地鐵站護送他走,而Via卻說,媽媽可能還以為自己不會用地鐵卡。媽媽對她的了解,或許還停留在弟弟出生前的那個年紀。

她多麼渴望,自己是家裡的獨生女。就像太陽一樣,所有人圍著她轉。可這一幅爸爸媽媽牽手送弟弟上學,自己像是路人一樣走在身後的畫面,直戳心底。

萬聖節的假期,終於盼到和媽媽單獨在一起。糖果和爆米花才吃了兩口,聊天也才開了頭,媽媽接了一個電話,提了包就去了弟弟學校。Via把遙控器狠狠地扔了出去,「不就是弟弟吐了么?而我,失去了我唯一的好朋友」。等弟弟回家,她知道弟弟受了委屈,卻徑直上了樓。Via上樓看了看奧吉的房間,關上了自己的房門。看到這一幕,我原以為她這一次也有了情緒,選擇視而不見。因為這樣做,對於青春期的她來說,合情合理。

沒想到,她卻是穿好了costume,抿出一個微笑走到奧吉房間,想帶他出去散心。奧吉還在發脾氣,說姐姐怎麼能體會到自己失去唯一朋友的心情。

怎麼不能體會呢?

可Via走到他身邊說:「School sucks,people change.」 如果朋友都離開了,那我們可以稱為相依的朋友。過去的這10年,我早已是你最好的朋友。

我有再多煩惱,都可以為你讓路。

誰讓你是我弟弟,唯一的弟弟。

說真的,看到這裡真覺得,當個二胎媽媽很不容易。不是媽媽不愛她,是真的做不到兩全。Via懷念完奶奶回家,媽媽問她去哪裡了。她只是說了地方,媽媽便心領神會地約她第二天在家一起聊聊。

到最後戲劇表演時,看著台上的女兒,台下的媽媽想起四歲生日時許願的那個她,所有的回憶都涌到眼前。媽媽眼裡是愧疚,她也曾是家裡的太陽,在她四歲之前。之後,她便一夜長大。可她真心喜愛這個弟弟,奧吉在跟同學用兩句話介紹自己時,第一個說到的就是姐姐Via。她對弟弟,傾盡所有;或者說,她有些內疚,是不是因為她小時候許的這個願,才造成了奧吉,以及整個家庭的不幸。所以,她說「這個家不能再出別的狀況了」。

奧吉上台領獎的那一刻,她哭成淚人,就像看到了一路堅強到現在的自己。

善良是友情的純真,是不掩飾

劇中關於友情有兩條線,一條是奧吉和他的同班同學們,另一條則是姐姐Via和閨蜜Miranda。

電影一開始,在開學前的參觀日里,Auggie就有一段獨白說:比起大人,和孩子的見面是更困難的;因為孩子不懂的掩飾自己,所有的反應都是最真實的。比如看到他的臉,會直接嚇哭。

但反過來,他們對於內心的真實想法,卻也絲毫不掩飾。

Jack Will是個好孩子。最開始,他媽媽要求他配合校長,去照顧這個新同學時,他一萬個不樂意。即使他媽媽說,就算「為了獎學金」也無法打動他。可卻因為他媽媽說:「冰淇凌店裡,你弟弟這麼懂事都被他嚇哭了,在學校他會怎樣?」欣然答應去幫忙。

一個「穿著別人給的鞋子」長大的孩子,在這樣一個真實的貴族學校里生存,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在萬聖節那天背著奧吉說那些話。但當他知道自己失去了這個好朋友時,他的自責懊惱。

他知道獎學金對他有多重要,卻在聽到Julian背後說Auggie像怪物時,直接揮拳。他提筆給校長寫檢討,因為怕說出打架的緣由牽連Julian,選擇不告訴。

正義和擔當,是遠比成績優秀更閃光的地方。

Summer的戲份不多,但卻像是劇中的一個伏筆,箴言的解讀人。從開學第一天都不敢多發言多含羞模樣,到大家都怕跟Auggie接觸會感染細菌時,她獨自一人勇敢地端著午餐坐到Auggie對面,伸出手要跟他交朋友。在他們這個年紀的理解里,或許遠離「病菌」才是正確的事;但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她選擇善良。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Julian的出場就已經鋪墊了他的家世背景。一雙鋥亮的皮鞋,折射出他內心當中也同樣有蓋不住的光芒。上課遲到,要說自己在幫晨會搬椅子;到用兩句話自我介紹時,就說到家裡又新買了乒乓桌。還有同學好奇地問,這到底是單人遊戲還是多人遊戲?可見,這個新遊戲,大家都還沒接觸。

就是永遠要讓你們羨慕。

可看到後來就會發現,別人對他評價的虛偽,或許更多是因為他內心的不自信。這應該也是他之所以要「欺凌」的緣由:他要在弱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強大。因為他連自己真心想念的這所學校都沒有辦法留下,父母一句話,他就不得不轉學。

我們也看到,校園欺凌很多時候都是歸咎於父母的教育

父母因為孩子犯錯被請到學校約談時依舊傲慢不已,媽媽會把孩子的同伴同學從照片里PS掉,只為了讓客人關注點都在她兒子;爸爸連話都不願多說,一開口只搬出自己認識校董。到最後即便兒子哭哭哀求不要轉校,仍然一意孤行。在他們眼裡沒有尊重,對校長沒有,對孩子的同學沒有,連對自己孩子也沒有。

但Julian最後回頭對校長說的那一句對不起,看到校長眼裡百感交集。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最開始校長會跟奧吉媽媽說,Julian是個好孩子。

另一段Via的友情,和Miranda。

Miranda的角色設定是美國影片中挺常見的,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角色是我們生活中太過熟悉。所以當Via和媽媽說起自己遇到的大麻煩,媽媽吃著棒棒糖說:「我讀高中的時候,遇到過你一模一樣的事情。然後,我吃了一整罐糖就好了。」

多年之後你就會明白,比起日後生活中的那些坎坷,這些都不值得一提。Miranda最後把舞台讓出來,是因為看到了台下的Via父母。在Via父母看來,這麼多年只是多照顧了一個跟自己女兒一般大的孩子,讓她能代替自己多陪伴自己的女兒,卻不曾想自己的善良給了她一整個家。但也恰好是這份善良,讓Miranda學會了感恩。

友情至深,便成了親情。

奇蹟不是一個人的堅強

而是來自每個人的善良

這才是真實

有影評說,它太過童話,奇蹟就這麼出現了。好像沒遇到什麼挫折,美好的讓人難以相信。但事實上,劇中很多細節都能讓人看到真實。

Auggie問過媽媽說:「人們永遠會看長相么?」

沒有雞湯,媽媽很誠實地說:「不知道。」

劇中的爸爸,被描繪地很輕鬆,僅有的幾次笑聲都來自他的台詞。看似是個「妻管嚴」,每一次想要教奧吉越過媽媽的教養界限,變得男子漢一點,都要背著老婆輕聲細語。但我們卻看到了他對妻子的尊重,和對家庭的負責,以及對兩個孩子的愛。

他義無反顧地支持妻子的所有決定,是因為他能體會妻子對這個家庭的付出,也堅信妻子會做好。他會在媽媽陪著弟弟入睡之後,去和姐姐道一聲晚安。劇中,爸爸每一幕出現,都是西裝革履;可以想像,他永遠奔波於家庭和工作之間,背後有沉重的負擔。有一個一直需要高額醫療費的孩子,妻子全職在家沒有收入,還要供讀兩個孩子去上還不錯的學校。他是家裡的頂樑柱,而黛西離開的那一天,他在全家人都睡了之後,終於一個人哭成淚人。除了妻子之外,唯有黛西默默陪伴著他經歷了這麼多。

劇中的布朗老師,那個因為個人理想和離開華爾街來教書的班主任。在給班裡拍集體照的攝影師都穿著鋥亮皮鞋,而他卻穿著一雙樸實的白球鞋。潤物細無聲,他的每月箴言在激勵著班裡的每一個人。我們會在劇中看到很多次,他對奧吉的幫助,沒有語言卻儘是溫暖。在拍集體照,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一把拉緊試圖要逃出鏡頭的奧吉。

還有校長Tushman,他會在開學前約見班裡的孩子,告訴他們要和奧吉做朋友,以及為什麼:他沒有辦法改變他的長相,但我們可以改變對他的看法。他公正、正義,他同樣會懲罰打架的Jack Will,因為打架沒有理由。但無論是他還是欺凌Auggie的Julian,2天停課而已。我不是真的要懲戒你,而是希望在你人生最重要的這個階段,點醒你。

在學校二十年,他看過太多太多孩子。善良已經是門必修課,而他恰是任課老師。

還有給了Via的男朋友,Auggie班裡陪著他一起打敗七年級大個子的男孩們,每次都要滔滔不絕說自己的舞台經歷的Charlotte……

劇中對奧吉的描寫就像一杯水,乾淨清澈,卻又恰好折射出了周圍每個人的善意。每多看一遍,你都會發現多一份善良。也正是如此,更讓我們相信這份奇蹟:因為它不是來自一個人的堅強,而是來自每個人的善良。

我們,每個人。

奧吉媽媽說:「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比如我的皺紋,我的白髮,它們就像一張張地圖,告訴別人我去過哪兒,經歷過什麼。」

我們心中也會有印記,印著給到這個世界的每一份善良。

才讓這個世界,充滿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iKids 的精彩文章:

TAG:杭州iKi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