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ES 2018 都在談自動駕駛,其實只有TA才是真正的主角

CES 2018 都在談自動駕駛,其實只有TA才是真正的主角

要問美國拉斯維加斯都有啥「特產」?答案是除了賭場之外,還有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

在本次CES展上,自動駕駛成為了展會主旋律,連專業造變速箱的采埃孚,都在展會上拋出了達到自動駕駛L3水平的自動駕駛計算平台proAI。對於車企而言,可按需求向采埃孚獲取細化的自動駕駛技術,以豐富落地車型中相應的自動駕駛功能。

此次CES發布的自動駕駛相關信息似乎和過去存在一定的同質化,但細緻分析後不難發現,

自動駕駛從技術研發到商業化落地,步伐都是前所未有的快。

一,硬體配置進一步豐富

作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基礎,車載硬體配置必不可少,也就是通常我們理解的車輛感測器,主要包括攝像頭和雷達。

此次CES期間,不少車企都強調自身車輛配置的感測器數量相比此前有大幅提升,在展會上,就有一款新車裝配了9個攝像頭、4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可見感測器數量增加對自動駕駛能力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

有的車企在自動駕駛樣車上,除了搭載了攝像頭陣列、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外,還搭載了成本更高的激光雷達,以保證更高的識別距離和識別精度。

二,AI晶元提升自動駕駛體驗

在CES展會上,英偉達宣布首批Xavier自主機器處理器現已啟動,它將致力於藉助AI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動駕駛體驗,並為合作企業提供未來技術路線圖。

Xavier擁有超過90億個晶體管,號稱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系統級晶元,研發歷時四年,研發投入高達20億美元。該晶元是基於一個特別定製的8核CPU、一個全新的512核Volta GPU、一個全新深度學習加速器、全新計算機視覺加速器、以及全新 8K HDR視頻處理器而打造。

總體來說,DRIVE Xavier可提供更高的處理能力,運行功率更低,每秒可運行 30萬億次計算,功耗卻僅為 30 瓦,能效比上一代架構高出 15 倍。在AI晶元的驅動下,自動駕駛汽車除了擁有超強的計算能力,還擁有「自適應」的特點,能自動適應到不同的社會需求、不同駕駛環境、不同的駕駛文化。

不難看出,此次CES展現的自動駕駛相關信息,既包括例如硬體層面的單點技術突圍,也包括由AI技術衍生而來的自動駕駛整體發展思考,很有意思。可以說,今年CES 展會的主旋律就是自動駕駛。

其實,早在CES之前,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自動駕駛汽車便已經成為國內外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了。

這是因為有一家距離烏鎮20公里的桐鄉本土汽車企業——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一經亮相,就憑藉其先進的三電技術、科技時尚動感的外形,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炫酷的互聯網應用技術,吸引著國內外參會者的眼光。

該無人駕駛概念車應用了當前世界上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多項創新研發成果獲得國家技術專利,可自動識別交通指示牌和行車信息,具備雷達、相機、全球衛星導航等電子設施,並安裝同步感測器。

車主只要嚮導航系統輸入目的地,汽車即可自動行駛,前往目的地。在行駛過程中,汽車會通過感測設備上傳路況信息,在大量數據基礎上進行實時定位分析,從而判斷行駛方向、路況和速度。

GIF

該車的自動駕駛研發技術由五大創新技術系統組成:

一是雙目夜視系統:達到軍用級別的夜視系統,能夠在夜間或弱光線的駕駛過程中提高圖像的識別率,識別精度高出行業平均水平5%-8%;

二是測障毫米波雷達系統:採用77GHz毫米波雷達系統,探測距離可達到190m,大於行業150m;

三是厘米級精確定位/導航系統:支持北斗、GPS雙模系統,通過車載慣導系統,以及差分技術應用,實現厘米級別定位精度,高於行業的米級定位精度;

四是整車線控系統:線控轉向角度控制的穩態精度

五是自動駕駛演算法:採用先進的搜索演算法進行路徑規劃,通過滑模控制方法實現車輛自動操作控制,在標準的城市工況下,已經達到人的零介入狀態,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

GIF

可以預想,在未來幾年,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的硬體成本下降,整車自動駕駛產品量產化帶來的商業化落地,以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突破後的帶來的進一步延伸,自動駕駛的發展只會愈演愈烈,不斷向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眾新能源汽車 的精彩文章: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是什麼鬼?新手用後竟淚流滿面

TAG:合眾新能源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