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在唐朝只是考個進士,那也是「難於上青天」?

為什麼在唐朝只是考個進士,那也是「難於上青天」?

都說現在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實在古代想考取個功名也是不易。在唐朝別說是想考狀元,就是考個進士,那也是極其困難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下面列出的幾個原因,我想也許你會有點理解。

一是因為錄取率太低,不比現在。根據歷史記載,大唐朝近三百年,進士開科264次,錄取進士不足7000人,平均每科僅錄取進士26人。錄取進士最多的是唐玄宗天寶十二年,也只有56人而已。最少的是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僅錄取進士12人。整個大唐朝的進士還沒有我們現在一所大學的學生多。

二是因為考試的內容太複雜。大唐朝以前,進士科的考試只考經義,即「貼經」與「墨義」。所謂「貼經」就是按照四書五經的原文來填空。「墨義」就是注釋重要的字、詞、句涵義。只要你四書五經背得熟,讀得好,考起來也就不那麼困難。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認為這樣的考試,不能夠考出應試者的真才實學, 於是決定在經義的基礎上加試詩賦,而且還把詩賦的優劣作為能否錄取的首要標準。 對詩賦優劣的評價就不像經義那麼簡單了。

三是要有政要權貴的舉薦。在唐朝,取仕雖然是以科舉製為主,但舉薦的陋習還存在。主考官要優先考慮權勢者的舉薦之人,有時甚至還要按照舉薦人身份的高低來排列考生的錄取順序。如此說來,你書讀得再熟、詩寫得再好, 如果無人舉薦也是枉然。這樣一看你會發現這對考生來說應該是最大的難題,特別是毫無背景的考生來說這座大山太難跨越了。

由於這種科場的腐敗,唐朝的學子士人當中衍生出一種徹底顛覆士人尊嚴的行為,叫做「干謁」。 所謂「干謁」,就是帶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訪權貴,問他們「我的詩寫得好嗎?」以期得到權貴者的舉薦。 誇張點說這和勾欄女子對客說「我長得漂亮嗎?」沒有什麼兩樣。看來當時科舉中的潛規則也挺厲害的,不拜謁一些名人權貴,也很難高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