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為何出現藩鎮割據?為何還能持續150年?

唐朝為何出現藩鎮割據?為何還能持續150年?

文|史弟

唐朝賴以立國的有三大制度:均田制、租庸調製和府兵制。不過,自武周一朝開始,當均田制逐漸被破壞,租庸調製和府兵制也隨之被破壞,最終,藩鎮割據局面也就此形成。

何謂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

租庸調製則是以均田制的推行為基礎的賦役制度,此制規定,凡是均田人戶,不論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納定額的賦稅並服一定的徭役。

在唐朝初年,由於天下初定,戰爭又嚴重破壞了國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均田制自然可以得到良好的實行。

但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加強,土地買賣、兼并現象日益嚴重,結果就是皇室、貴族、官僚和富豪等「田連阡陌」,再加上人口的增多,而不少農民真的是「無立錐之地」。

於是,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就這樣被破壞了。那麼,府兵製為何也實行不下去了呢?

當不少農民沒田,不管是為了躲避沉重的賦稅,還是為了生存下去,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逃亡外地、成為流民,要麼就給庶族地主打工。

而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使得失去土地的農民無力再充當需要自備糧草裝備的府兵。如此一來,府兵制就變成了募兵制,即採用徵兵制,換言之,從此兵就是兵,國家給財政養了,不再需要去務農。

募兵制本身沒有原罪,之所以成為范鎮割據的源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當時唐朝邊疆出了嚴重的問題。

東北的奚族和契丹漸漸強大,經常對唐進行騷擾;西域的大食有東侵動向;南面的南詔數敗唐軍;西面崛起一個強大的土蕃,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

為了戍守邊疆,唐朝不得不派重兵把守。據悉,當時全國有57萬軍隊,其中有49萬部署在邊疆地區,為節度使所控制,中央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8萬人左右。

同時,也給了逐漸給了節度使極大的權力。譬如,如天寶五年,王忠嗣兼領河隴兩鎮節度使,又權知河東、朔方節度使事,「佩四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獎,皆歸掌握,自國初以來未之有也」。

而眾所周知,後來安祿山有本錢造反,也是因為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手握15萬大軍。

一開始的時候,設置節度使並賦予大權的目的的確實現了,比如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安祿山征契丹等,對於邊疆的穩定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但等到禍起蕭牆,「安史之亂」爆發,藩鎮割據局面就此形成,從此成為大唐帝國身上一顆不能割去的毒瘤。

一方面,各大權在握的節度使成了帝國不穩定的根源,直接威脅到皇權,但客觀上對於邊疆的穩定,防止敵夷的侵犯,也起到關鍵的作用。

當然,藩鎮割據主要是指河朔諸鎮不怎麼聽話,時而和中央王朝對著干,東南八道的忠誠與經濟則始終支持中央政權的運轉。

也正是因為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藩鎮割據的局面才在唐朝持續了150餘年,直至宋太宗趙光義滅了北漢,藩鎮割據才徹底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在唐朝只是考個進士,那也是「難於上青天」?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