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受革命之賜當了民國副總統,反過來變著法兒迫害革命力量,還不如當初一槍斃了

他受革命之賜當了民國副總統,反過來變著法兒迫害革命力量,還不如當初一槍斃了

湖北黎元洪受革命之賜,由前清協統一躍而為民國副總統鄂軍都督領參謀總長,但他與革命黨人並無感情,隨著個人地位的鞏固和全國形勢的變化,其反動面目也就暴露出來了。他打擊革命黨人的主要是伺機利用革命黨人的內部矛盾,以打擊革命黨人。1912年7月,同盟會鄂支部(由前文學社改組而成)橫遭迫害一事,就是典型事例。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

6月中下旬,所謂同盟會謀亂的謠傳,在武昌內外不脛而走。月底,以孫武為首的共和黨鄂支部和同盟會鄂支部各軍界要人,在黎元洪召集的軍事會議上又大起衝突,孫派指責同盟派王憲章、楊玉如等「因不得重要位置,欲謀危黎副總統,推倒鄂軍政府」,同盟派自辯這是共和黨的誣陷。雙方相爭不下,以至動武。黎元洪見有機可乘,於7月1、2日宣布武昌戒嚴,下令「有暴動及擅自開槍聚眾者,格殺勿論」。到了17日,黎元洪更出動大批軍警,逮捕江光國、滕亞綱和祝制六,隨即秘密殺害。由此可見,這次被稱為「第三次革命」的風潮,實際上是黎元洪利用「黨爭」打擊同盟會力量的一次陰謀活動。

黎元洪

與此同時,黎元洪又狠抓軍政大權,全面控制各要害部門。他作為一個武人,自然懂得槍杆子的重要性。還在南京臨時政府時期,他便一面擴充軍隊,一面位置私人。

黎元洪

此外,為了加強統治地位,黎還和袁世凱日相勾結。在當時同盟會與袁世凱的歷次爭執中,黎元洪幾乎無不站在袁世凱一邊,推波助瀾。而袁世凱為了向南方滲透北洋勢力,也通過各種渠道,對他極盡籠絡之能事。黎、袁合謀將有影響的首義黨人調離武漢,由袁世凱「籠以髙官厚祿」,加以羈縻。包括孫武、張振武、蔣翊武在內的「起義功人」先後被調到北京。

黎元洪

但另一方面,黎元洪終非北洋派,他控制湖北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厚勢力於一己」。他同袁世凱北洋集團的勾結,從根本上說是建築在共同對付革命黨人基礎上的,本身就是相互利用的政治交易,因而有著矛盾的一面。其突出的表現就是袁世凱包藏禍心,欲以親信代黎督鄂,而任黎為參謀總長;黎則借口參議院於兼任「頗生疑義」,拒不受命,甚至鼓動左右,大造他「萬難離鄂」的輿論。他在有的問題上還往往採取「調和」態度,並不完全以袁世凱的意願為轉移。事實說明,黎元洪也是不甘心完全受制於袁世凱的。

相關鏈接:

這個後來的民國大總統,竟是被人用槍逼著當了武昌起義後的湖北都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研究僧 的精彩文章:

武昌起義後,帝國主義列強便採取行動野蠻幹涉中國革命,其中這個東亞某國野心最大

TAG:民國歷史研究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