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量子通信傳來捷報,比殲-20服役更加激動人心,潘建偉立下不世之功

量子通信傳來捷報,比殲-20服役更加激動人心,潘建偉立下不世之功

近年來中國在武器裝備上的發展可以說是呈現「爆發」的增長態勢,國產第五代戰鬥機已經服役,國產航母不久後就將出海試航,此外,中國還在一系列的科技研發上取得了重要成果,甚至有些尖端科技處於「領跑」地位,如果說中國以前的科技發展是以美國為藍本的,而如今卻中國卻越來越多的處於自己開拓的狀態,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本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刊登了一篇封面論文,論文介紹道,中國與奧地利已經在去年9月成功實施了跨洲際的量子保密視頻通話,此次的通信距離達到了15000里的距離,墨子號衛星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是中國的首顆也是世界上的首顆量子衛星,其重要程度不亞於第五代戰鬥機甚至是航母,因為藉助量子通信的絕對保密性,其在國防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極大的提高了國防信息通訊的安全性。

而此次的量子保密通信在距離上更是刷新了此前的記錄,達到了驚人的15000里,中國和奧地利科學院之間進行了一段長達1個多小時的視頻會議,傳輸的數據量達到2GB。

如果以傳統的光纖傳輸的方式,那麼其中的損耗會相當驚人,而藉助量子衛星,則可以實現地球上任意兩個點之間的傳輸,而且由於傳輸線路大部分處於真空,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通信安全得到了保證,想要竊聽加密數據幾乎不可能。

中國在量子通信上取得的成就和潘建偉研究團隊的貢獻密不可分,他在量子光學方面屢次創新,解決了困擾當前量子通信的諸多難題,早在2017年的時候,潘建偉就獲得了中國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獎金為100萬美元。

而在近日,潘建偉院士再次獲得國際激光科學和量子光學領域的「蘭姆獎」,以表彰他在這一「能夠改變全球保密通信規則」技術上的突破,而美國軍事專家更是罕見稱讚潘建偉的量子通信已經走在美國前頭。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權威期刊在發表了該篇論文後,論文的審稿專家表示,量子保密通信能夠成功實現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要知道,任何不用量子衛星的方式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等上10年之久。

正因為如此,美國也曾要求中國應該大度分享量子通信相關技術,要向美國「分享GPS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一樣」共同促進全人類的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新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一口氣向中國追加800枚導彈訂單,工廠加班生產,仍舊供不應求

TAG:軍武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