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兩場吞吐量首度破億 私有化議題引關注

巴黎兩場吞吐量首度破億 私有化議題引關注

2017年巴黎機場群兩場總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成為全球第七個旅客量過億的機場群。戴高樂機場旅客吞吐量為6947萬人次,同比增長5.4%,奧利機場旅客旅客吞吐量3204萬人次,同比增長2.6%。

戴高樂機場距巴黎市區25公里,為天合聯盟歐洲最大樞紐,同時也是世界旅客吞吐量第十大機場,歐洲除倫敦希斯羅機場外最大機場。基地公司法航在此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戴高樂機場承運人主要為全服務型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在戴高樂機場市場佔有率極低。

戴高樂機場三大航站樓分別由不同類型承運人運營。其中T1航站樓主要由漢莎航空、全日空等星空聯盟成員運營。T3航站樓主要由弗萊比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公司運營。規模最大的T2實際包括多座航站樓,其中T2A由英航、日航等寰宇一家成員運營,其餘航站樓則主要由基地公司法航及其它天合聯盟成員運營。

戴高樂機場目前共有243個通航點,其中國內通航點14個,歐洲通航點97個,洲際通航點則多達132個。從國際離港座位數觀察,歐洲是戴高樂機場國際出行主要目的地,50%的國際旅客由戴高樂機場飛往德國、義大利、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則是戴高樂機場最大單個目的國,國際離港座位數市場佔比達11.7%。中國則在戴高樂機場國際離港座位數佔比3.3%,是戴高樂機場第六大目的國。

來源:飛常准航線圖

法國奧利機場是法國國內第二大客運運輸機場,位於巴黎南部,距市區距離10千米。奧利機場主要承運人仍為法航,法航在此佔有37.4%市場份額,法荷航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泛航航空,以及區域航班供給服務公司霍浦航空,在此也分別佔有9.1%,4%的份額。與戴高樂機場不同,奧利機場低成本航空份額很高,除法航外,奧利機場其餘承運人基本大多為低成本航空公司。

相比於戴高樂機場,奧利機場更偏向國內航線。奧利機場目前共有通航點113個,其中國內航點30個,是戴高樂機場的一倍有餘。歐洲通航點38個,洲際通航點45個。按離港座位數觀察,北非摩洛哥等國的旅遊航線,以及加勒比地區瓜德魯普等法國海外省航線,是奧利機場洲際航線的主要目的地。

來源:飛常准航線圖

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奧利機場均由巴黎機場集團(ADP)所有及管理。巴黎機場集團於1945年成立,2006年上市,由法國國家運輸法規定法國國家政府的絕對控股。

巴黎機場集團曾主導法航國際航線由奧利機場到戴高樂機場的轉場。1974年戴高樂機場投入運營後,由於戴高樂機場距市區較遠,而奧利機場距市區僅10公里,在建成初期更多旅客依舊傾向於選擇奧利機場,戴高樂機場發展緩慢,未能達到法國政府預期目標。隨後巴黎機場集團將法航運營的大部分國際航線從奧利機場轉移到戴高樂機場,由戴高樂機場主要負責巴黎地區的國際航線運營,而奧利機場主要運營國內航線、非洲和法國海外省航線以及假日旅遊航線,以優先保證戴高樂機場的發展。但儘管如此,戴高樂機場仍在運營20年之後,在1994年運量水平才逐漸趕超奧利機場。

除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外,巴黎地區還有11個公務機場及通航機場由巴黎機場集團管理。其中勒布爾熱機場是歐洲目前最大的公務機場。勒布爾熱機場始建於1919年,是巴黎地區歷史最久的機場,建成時為法國的第一門戶機場。隨後因奧利機場的擴建以及戴高樂機場的建成,勒布爾熱機場定位逐漸轉變為公務機場。勒布爾熱機場目前共有三條跑道,可供所有現役機型,包括空客A380的起降。勒布爾熱機場目前擁有8家固定基地運營商(FBO),是目前世界上固定基地運營商最多的機場。

巴黎機場集團曾公布至2020年的機場擴建規劃。戴高樂機場將擴建T2B及T2D航站樓,並在兩者之間添加聯絡道,旅客容量將在擴建完成後由2016年年7200萬人次增加至8100萬人次。戴高樂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6947萬人次,已逼近目前容量上限,此次擴建將緩解戴高樂機場容量壓力,並為機場吞吐量維持穩定增長提供基礎。

奧利機場則將擴建南航站樓東候機廳,擴建完成後旅客容量將由2016年2900萬人次增加至3250萬人次,而奧利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已達3204萬,相比之下規劃容量缺乏前瞻性,機場吞吐量增長或將受到限制。

2017年9月,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在出席有迷你達沃斯之稱的歐盟Ambrosetti論壇時宣布,法國政府將在未來陸續公布部分國企私有化計劃。而其中巴黎機場集團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被率先出售的國有企業。目前巴黎機場集團由法國政府控股50.6%,荷蘭史基浦機場集團占股8%,法國萬喜集團占股8%,法國機構投資者占股7%,外國機構投資者占股15%,其他投資者共占股11.4%。按巴黎機場集團目前的股價,出售所持股份將為法國政府帶來超過70億歐元的收入。

隨尼斯機場,以及里昂機場等原國有機場的陸續私有化,巴黎機場集團被出售及私有化也並非不可預料。機場的私有化將使機場更大程度地參與市場公平競爭,避免政府壟斷,並通過市場競爭降低價格、保護消費者權益,但同時也有可能因過度競爭而導致機場群惡性發展。早在上世紀80年代,倫敦機場群就在撒切爾政府的主導下完成英國機場集團(BAA)的私有化,並在之後通過政府法令逐步將機場群各機場所有權進一步拆分,形成多樣化管理。

瑞安航空CCO大衛 奧布萊恩日前建議法國政府將戴高樂機場與奧利機場拆分出售,法國政府則尚未決定將巴黎機場集團整體出售或拆分出售。若最終拆分出售,則奧利機場日後可能也將布局遠程航線,在洲際航線上與戴高樂機場展開直接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航資源網 的精彩文章:

CADAS:2017年中國赴日旅客首度突破七百萬

TAG:民航資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