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硬功夫之七步製作自己滿意的魚缸
養魚最基礎的是什麼?相信所有人都不會反對的答案就是養魚的容器。我們一般養魚最多用的容器就是玻璃魚缸。魚缸是很容易獲得的容器,但有時也很難找到一口合適的魚缸,原因就是我們家中是否有合適的空間去放置一口標準缸,拋去器材配置外,市場上所出現的魚缸大部都是由廠家根據最合理玻璃切割尺寸而製作的魚缸,那麼,當我們家中無法容納或不合理容納(即有空間但無法買到適合的魚缸)時,我們怎麼辦?定製的話價格會比較高不如自己作一個來玩玩(當然,不適合所有人,確實有些朋友的動手能力很差),還是會比較有成就感的。
那麼,牧魚今天就通過兩個朋友讓幫忙製作的超白缸來簡單的介紹下魚缸的製作方法。
首先,介紹下要用到的工具:玻璃膠槍、玻璃膠、噴水壺、紙巾(質量要好,不要掉屑)、壁紙刀、水平台(比魚缸要大一些且能承重的平面設施,地面如果夠平也行)、隔離物(避免把魚缸粘在水平台上的材料)。
玻璃和部分工具
然後就是我們用到的玻璃了,這次用的是超白玻璃,現在超白玻璃也是很普遍的材料了,價格不貴,缺點是太軟,容易劃傷且強度不高,與同等厚度的伏法玻璃比較作出的缸會小約30%左右(切記是容積)。牧魚個人覺得其實如不為各種造景比賽,普通伏法玻璃更加適合個人玩家(壕除外),牧魚本人就非常喜歡用普通伏法玻璃製作的魚缸。
下面進入主題,實例一
圖中玻璃以標識好序號
魚缸尺寸:600x200x300
粘接方式:邊包底
五面超白玻璃尺寸(5mm):600X300兩塊(正/反面A、D)
188X300兩塊(兩側B、C)
188X588一塊(底E)
第一步:改膠口
這次用的玻璃膠
快事達668一般的尺寸的魚缸都能應付的來,牧魚用它粘過的150X70X60的魚缸,六年時間現在仍能在用,沒有任何問題,性價比絕對高。需要注意的是,能夠粘接魚缸的玻璃膠全部都是酸性硅酮結構膠,有較為刺激的酸性氣味,如果家裡有小孩、對特殊氣味敏感、哮喘病史、或咽喉發炎的朋友就不要嘗試了,得不償失,粘完缸後注意通風。
將出膠口用壁紙刀改為這樣的形狀,出膠厚度1毫米多一點,平的部分就是出膠的厚度。
第二步:調整選擇短邊BC
將BC貼合起來
豎置於平面上
選擇將來與魚缸正反面粘接邊最齊的貼合方式(可通過調轉玻璃的方法)
這一步很關鍵,調整完成後不要分開玻璃,貼合在一起備用
第三步:打膠
取A面(即魚缸正面或背面),平放於平台上,平台要求可隨意轉動玻璃無阻礙。
打膠時手要穩,如果想要一次打膠成功的話就用膠口的斜面接觸玻璃平面,用手指貼住玻璃的邊緣勻速打膠,膠要打的盡量平且不能斷(這個可能需要練習下,不過如達不到的話噴壺和紙巾就派上用場了)
打三邊(即左、右、下三邊)備用
取B或C打一邊(即下邊,也就是底邊)
第四步:粘接
因為沒有合適的地方粘,所以用了我家廚房的碗櫥,找了一張大海報當了隔離材料
調整好對角
此時魚缸以粘接好三面
第五步:繼續打膠
取C面打底邊(一定要打在與B面打膠同邊的反面,就是說剛剛BC貼合狀態下B面打膠面為上面時C面要翻一下再打),粘接
第六步:最後粘接
取D面,同A面,打三邊完成最後粘接
第七步:擦膠
看一下有沒有膠被擠出且不平的位置,如果有的話用噴壺延此邊噴水,用紙巾折成鈍角順一個方向輕輕擦一下,不可來回擦。
完成。


TAG:城市牧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