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機刷金剛、核桃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機刷金剛、核桃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前幾年開始,市場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包漿金剛」、「包漿核桃」,當然這都是打引號的。

大約從2016年,玩家逐漸認識了這種造假手段以後,換了一個名字「機刷」,換湯不換藥的繼續在賣。

今天就來說說這些到底是什麼玩意兒,且聽小火娓娓道來!

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這是一句關於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因果關係。

不管是盤核桃,還是盤金剛,都要經年累月的不斷盤刷,並不是所有朋友都有這種耐性。

既然自己盤不出來,莫不如買個盤好的算了。

試問,又有幾個人捨得把自己辛辛苦苦盤出來的東西輕易低價賣掉?

因此,機刷金剛、機刷核桃的需求就有了,價格不高,還能裝13、撐場面。

二,正確的理解機刷!

喜歡盤玩的人往往流行這句話「三分盤、七分刷」,意思是要多刷,多刷包漿快,而且勻稱,自然這都是常識了。

但是光靠刷,是絕對刷不紅的。

變色,是人體的汗液與金剛、核桃里的花青素髮生反應。

掛瓷,是皮膚或者刷子對金剛、核桃的打磨拋光效果。

因此來說,包漿應該包含變色和掛瓷倆個方面,如果純手盤、手刷的話,這倆個過程將會是同時進行的。

但是大家往往有個思維的誤區,聽到機刷這個詞兒,就會腦補這個畫面。

這種刷金剛、核桃的機器,小火也買過,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進行初期的清理工作,確實可以省不少事兒,但是想通過這個機器盤紅,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機刷」並不簡單的等於機器刷。

三,那麼多機刷是怎麼搞出來的呢?

大家在市場上見到的機刷金剛、核桃大概都是這個樣子的。

註:機刷金剛

不但有顏色,還有磨損,手感跟盤玩多年的金剛還是很相似的。

磨損,還是比較容易想到的,就是通過滾桶,也就是目前市場上在賣的滾筒籽(或者叫做高拋)。

這種籽初上手時的手感還是非常好的,不扎手,肉乎乎的感覺。

顏色,具體添加了什麼化學試劑,咱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是加東西了。

就這麼個大鍋,裡面是砂條,不停的在轉動。

一個星期以後,核桃的樣子。

倆個星期以後的樣子。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所謂機刷=滾筒+某化學試劑,具體是否對人體有害,需要小白鼠來驗證。

以上均為小火原創,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版權歸「小火文玩收藏」所有,非法轉載剽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火文玩寄賣 的精彩文章:

我國紙幣概述一

TAG:小火文玩寄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