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乾媽、順豐、華為為什麼堅持不上市?

老乾媽、順豐、華為為什麼堅持不上市?

在中國商界有一句順口溜:「永不上市三大家,華為順豐老乾媽」。

2011年,順豐的創始人王衛曾將上市的利弊一語道破:「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不過,順豐還是成為這三家中第一個食言的。2017年2月24日,順豐正式登陸A股,很快就問鼎了深市市值之王,一度超過3000億元。果然是「食言而肥」,順豐的上市讓王衛的身家一度超過馬化騰,順豐的員工收穫大大小小的紅包,一級投資人們的腰包業賺得鼓鼓的。

上市的好處其實就是融資(圈錢),順豐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而華為和老乾媽堅持不上市的原因、或者說底氣是——他們根本不差錢。

「老乾媽」陶華碧說:「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她始終堅持這個原則。「老乾媽」沒有庫存,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只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

這筆現金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老乾媽」不上市的底氣所在。華泰證券的一份研報稱,目前「老乾媽」系列品在全國同類產品中佔據半壁江山,根本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每天能夠賣出200萬瓶辣椒醬,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45億元,而今年已經70歲的陶華碧身價已經逼近70億元。

同樣,華為的現金流也非常充裕。據任正非在一次會議上說嗎,華為的財務曾算過賬,華為公司的現金夠吃三個月。2016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

研發費用達764億元人民幣,最近十年累計超過3130億元人民幣。

5200億元的營收是什麼概念!相當於3個騰訊、5個格力、5個阿里巴巴、6個比亞迪、7個小米、20多個康佳!如果和華為自己比,5200億相當於2012年銷售收入2202億元的2.36倍,作為一個千億級企業,華為用5年時間翻了一番還多!

而且,華為從任正非等高管到普通的員工都不缺錢每年華為利潤的大部分都會以分紅和升值形勢,返還給員工。華為公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華為支付僱員的費用為941.79億元,華為員工人均年薪為52.32萬元。另一份曝光的工資單顯示,華為年入500萬的有千人,年薪百萬的超1萬人!

在公司的財務狀況因素之外,這兩家公司創始人的強烈主觀意願也很重要,我們來感受一下:任正非:「不上市,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成就了華為的成功,華為在五、六十年內不會上市!」

陶華碧:「一有政府人員跟我談上市,我跟他說:談都不要談!你問我要錢,我沒得,要命一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鵬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余鵬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