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即不消化也不被吸收的膳食纖維,為什麼能成為第七大營養素?

即不消化也不被吸收的膳食纖維,為什麼能成為第七大營養素?

約萬餘年前,最早的農業社會建立後,人們在開始選擇高脂肪動物食品的同時,仍大量食用高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充饑。

直到發明了穀類粗加工工藝後,埃及人第一次吃上了「白麵包」。以後,注重健康的古希臘人發現吃全穀粒黑麵包時大便增加。此後,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人們對膳食的興趣,反覆游弋於「粗糧」與「細糧」之間。

直到20世紀60年代,幾位英國醫生報道某些非洲國家的居民,由於食用高纖維食物,平均每日粗纖維攝入量高達35~40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病率比膳食纖維攝入量僅為4~5克的歐美國家的居民明顯降低。由此,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膳食纖維的興趣,並開始系統的研究。

左側為植物細胞;右側為動物細胞

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於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膳食纖維也分為兩大類,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不可溶,作用各不同」

1.可溶性膳食纖維:來源於果膠、藻膠、魔芋等。魔芋盛產於我國四川等地,主要成分為葡甘聚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量很低,吸水性強。很多研究表明,魔芋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及良好的通便作用;可溶性纖維在胃腸道內和澱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織在一起,並延緩後者的吸收,故可以起到降低餐後血糖的作用;

2.不可溶膳食纖維:最佳來源是全穀類糧食,其中包括麥麩、麥片、全麥粉及糙米、燕麥全穀類食物、豆類、蔬菜和水果等。不可溶性纖維對人體的作用首先在於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胃腸道,減少吸收,另外不可溶性纖維在大腸中吸收水分軟化大便,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如果將上述兩者結合起來,膳食纖維的作用可列出長長的一串:

(1)抗腹瀉作用,如樹膠和果膠等;

(2)預防某些癌症,如腸癌等;

(3)治療便秘

(4)解毒

(5)預防和治療腸道憩室病

(6)治療膽石症

(7)降低血液膽固醇甘油三酯

(8)控制體重等;

(9)降低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這兩種膳食纖維都不會被腸道吸收,而且作用是有差別的。

不溶性膳食纖維不被溶化吸收,但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和對腸道的刺激度,有很好的通便作用。還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弱化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由於這種纖維能夠「填飽肚子」卻又不提供熱量,所以對減輕體重有很大的幫助。

可溶性膳食纖維對健康作用相對要大。在經過胃腸的時候,能夠帶走一些膽汁,從而減少體內的膽固醇。到了大腸,它們就成為聚居在那裡的腸道有益菌的食物。這些可溶性纖維被細菌「吃掉」的過程被稱為「發酵」,而發酵產物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此外,它還能延長胃的排空時間,延緩葡萄糖的吸收等功效。這樣的纖維被稱為「益生元」,是現在食品和保健品界的新寵。

很多食物同時含有兩種膳食纖維,比如空心菜中既富含大量的粗纖維,又含有果膠。

現在在超市里,網店上,到處都有出售膳食纖維的保健品,粉劑、片劑、膠囊等等劑型,應有盡有,我們是否應該圖省事來直接服用這些東西來代替從植物中攝取呢?其實這是有區別的,就像我們需要維生素C,但不能光服維生素C片,就像我們吃中藥,不能直接去服用其有效成分。更何況這些高價格保健品的膳食纖維真正含量有多少,我們也不得而知。所以最易取、最廉價、最有效的攝入途徑還是我們的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熟悉的食品。

膳食纖維好處多多,而且又來自植物,是不是越多越好,或者可以隨便食用呢?

膳食纖維在通便、阻止人體對有害物質吸收的同時,也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無機鹽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對成人來說,每天正常攝入纖維就夠了,不要過量。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兒童,過多的膳食纖維,很可能把人體必需的一些營養物質帶出體外,從而造成營養不良

2、辨證選擇

藥物要辨證施治,食物也是一樣。

有些人食用紅薯腹脹、燒心、泛酸、胃疼等,這是因為脾胃虛寒,濕阻脾胃、氣滯食積,所以對這類人應慎食。

芹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如果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食用,會加重病情,所以應少吃。

3、盡量生吃

蔬菜中大部分的纖維在烹制過程中都被破壞了,因此蔬菜最好還是生食。食用期間減少油膩、辛辣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建議清蒸或者開水焯一下。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有幫助,也祝各位越來越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生命的1000天之早孕期營養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