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政策是這樣做的
綏靖政策,這個決定可以說絕對是錯誤的,如果正確就不會導致二戰了。英法對納粹德國侵略他國行為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納粹德國勾結和妥協。姑息養奸使得納粹德國內心膨脹啊!再加上納粹的上台也因為這樣直接導致了二戰的爆發! 不過,綏靖政策的推行者可不止英法還有美國,正因為這個政策姑息養奸導致德意日開始瘋狂侵略!給世界人民帶來苦痛的災難!最後世界人民聯合起來制服了他們!
德國的強大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不是由於綏靖政策,反而綏靖政策是由於德國的日益強大導致的,1929年發生的「大蕭條」沉重打擊了世界經濟,英法等國家的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經濟大幅下滑,軍費不斷減少,軍費的減少導致了軍隊的衰弱,對德國控制隨之削弱,德國趁機開始突破《凡爾賽條約》,起初,英法對此是警惕的,法國直接出兵干涉,導致了德國的極大混亂,當時的情況是:要麼增兵,但是會導致本國經濟雪上加霜;要麼撤軍,爭取時間改善經濟,法國最終選擇了撤軍,這可以說是綏靖政策的開始。
英法的綏靖政策出賣了盟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導致捷克斯洛伐克淪陷,歐洲第二大兵工廠斯柯達兵工廠落入希特勒手中,從此德國的鐵蹄踏遍歐洲,就連進入法國領土的坦克都是斯柯達兵工廠製造的,多滑稽~英國除了綏靖政策,還玩禍水東引,想讓希特勒去打蘇聯,自己不惜出賣盟友的利益來討好希特勒。
由於德國經濟的恢復好於英國法國,軍費大幅增加,德國軍隊的實力迅速增強,突破《凡爾賽條約》的步子加快了,英法更不敢來硬的了,只能繼續實行綏靖政策為自己爭取時間。綏靖政策最終由於德國進攻波蘭而完結,波蘭是英法的盟國,無論如何是要救的,無奈之下,英法放棄了綏靖政策向德國宣戰,結果並不出人意料:法國迅速戰敗,英國逃過海峽,依靠海軍苟延殘喘。
現在的歷史學家普遍把英法的潰敗歸結為指揮官的無能,英國法國的指揮官於是成了背鍋俠,長期背著罵名,這些歷史學家完全無視事實的另一個方面:軍費減少導致軍隊的武器落後、訓練不足,更無從探索新式戰法,探索新式戰法也是科研,也是需要耗費巨資的,不是躲在屋子裡看上幾本書就能想出來的,英國法國的指揮官腦子陳舊、指揮落後,那也是軍費減少導致的!
英國首相張伯倫把捷克蘇台德地區白送給希特勒,典型的賣別人孩子討希特勒歡心~蘇聯看英國玩這招把他噁心的夠嗆,殊不知自己玩的更叫噁心,和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把整個世界都噁心了,所以,歐洲大國沒幾個好東西,如果從一開始英法蘇三國集優勢兵力痛擊希特勒,捷克,斯洛伐克可能還是一個國家,歐洲戰場上的幾千萬的生命就不會屍橫遍野。
至於日本,當然一直都想效仿希特勒突破《波茨坦協定》,但是由於美國經濟一直強大並因此維持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日本直到現在也對《波茨坦協定》無可奈何,只能坐等不知何時才會到來的、美國衰落的那一天。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軍隊分為德國政府軍和納粹黨衛軍。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