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opic 85:你還在為自己老是記不住知識點而苦惱嗎?

Topic 85:你還在為自己老是記不住知識點而苦惱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scale老師的微課堂。

相信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怎樣才能學得更好呢?是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還是應該去尋找和嘗試更多的學習方法?

最近正在讀一本非常有趣的關於學習科學的書《如何學習》,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書中的腳步來好好聊聊所謂的「遺忘式學習」吧。

首先書中介紹了大腦的一些構造和有趣的科學實驗,我們不用贅述,直接來上乾貨:

從大腦的學習機制來看,一方面大腦其實分為各個不同的部分,各司其職,互有分工;

另一方面我們的大腦其實記錄的東西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只是我們會發現我們能回憶多少,其實並不僅僅取決於我們「記錄」了多少。

先說第一個方面,人腦的構造其實非常精密,所有的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職責,缺一不可。我們所一直關注的記憶其實就由海馬體製造,然後儲存於新皮層之中,他的不同區域對應了不同方面的能力,就比如視覺就是在後腦勺附近,控制運動功能的區域就在大腦的兩側,負責語言的翻譯和全市的區域就在左側,等等等等。

我們的記憶更像是一張網路,把同一段記憶的每一個不同的方面分別存儲在不同的區域,而我們的回憶則更像是一個提取的過程。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很多記憶都是雜亂無章的,而並非是嚴格按照一定順序可以被提取的,我們往往是回憶出一個點,然後再由這個點開始展開,順著這張網路提取出越來越多不同方面的細節。

另一方面,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一個超級處理器。很多我們之前也許並沒有在意的細節其實已經在潛意識裡被我們的大腦給記錄了下來,當我們回憶的時候就有可能把這些可能當時根本沒有關注到的細節給提取出來,產生新的認知。

但這也造成了另外一個現象:大腦記錄信息的機制其實就是賦予這些信息一定的意義,因為這樣才可以讓這些信息更好的被記憶存儲。而在調用的時候由於它與其他信息點的連接越多,被回憶起來的概率也就越大。

所以久而久之,培養出了大腦的另一種能力:就是編故事的能力。

也就是大腦為了儘可能多的記錄,儘可能快的提取,往往需要給信息賦予意義,但是當現有的信息不足以被解釋,或者與我們之前記錄的信息點相連接的時候,我們大腦就只能為了給他賦予意義而開始編造故事。

於是,我們的每一次回憶其實變成了記憶的再造,為了更加方便快速的在下一次調用這個信息點,我們其實每一次都會再度賦予它更深層次的意義,並給予它更多更廣的連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加深記憶。

了解了記憶的過程,讓我們再看看它的反面:遺忘。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遺忘或許與大眾的一些觀點不同:遺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緻的垃圾信息過濾功能,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腦能夠專註於某一件事,只讓該出現的信息出現於腦海。

遺忘在大腦運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腦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說靜電干擾,讓大腦把該輸出的信號更加快捷的輸送出來。或者可以這樣理解,當我們提取儲存的信息時,為了能強化習得,一定程度的損耗從本質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沒有一星半點的遺忘,對長遠的學習其實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所以還記得我們剛剛講的嗎?記錄和提取其實是兩個不同的過程,而我們把它統稱為記憶。而所謂遺忘,其實就是為了更加高效的提取。

講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忍不住反駁,那麼每當學習新的知識,是否總是註定了我沒有辦法把它全部記住呢?

其實不然,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並非只沿著單一的方向一路消退下去,他還有另一條走向,被稱為回想。這是一種記憶的增長:記憶力會自動冒出一些我們並不記得曾學過的詞語、數據等。

在我們努力想記下一首詩或一組生詞之後,記憶的這兩種走向會同時出現。一個人的回想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學習時所用的材料,記憶是一個複雜的混合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同時朝著增加以及衰減的不同方向發展。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了一套方法,叫做「遺忘式學習」。

遺忘式學習的第一條法則便是: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儲存能力與提取能力。

儲存能力首先由我們的學習穩固的建立起來,之後還會越用越堅實。記憶的儲存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

我們的大腦只會保留那些有意義、有作用或者是有趣的東西,也可能是將來會變得有用、有趣的東西。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樣我們刻意交代給記憶的東西都會被儲存起來,而且是永久儲存。

記憶是不會丟失的,不會像我們以為的那樣越變越淡,直到蹤跡全無。準確的說,丟失了的其實只是我們一時無法提取出來的記憶而已,它的提取能力在當下很低,低到幾乎為零。

提取能力不同於儲存能力,是用來衡量某項信息被提取到意識中的難易程度的。這一能力同樣也會因為學習和反覆運用而變得更加堅實。反之如果得不到強化的機會,提取能力便會迅速下降。

而且,與儲存能力相比,能夠提取出來的記憶容量很小。在任意時間,我們只能提取與大腦發出的提示與給定的線索有關的記憶,而且僅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相比於儲存能力,提取能力往往很靠不住,既能瞬間形成,也能瞬間消減。

這就引出了我們「遺忘式學習」的第二條法則——「必要難度」: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大費力氣,那麼在得到之後,該項記憶的提取能力以及儲存能力就飈升的越高,也就是學的越紮實。

與以新換舊、徹底抹去舊的儲存記憶的電腦系統相比,大腦讓記憶變成一時提取不出來、但仍然保持在那裡的這種體制顯然大有優勢。由於那些記憶眼下提取不出來,所以自然不會跳出來打擾現有的信息、現行的程序。但是,正因為他們仍然儲存在那裡,所以他們自然可以,至少在一定的條件下被重新學習。

讓我們總結一下:遺忘,不但能過濾掉干擾你的信息,還會激活並加深你已經學得的部分,根據先損耗後增長的法則,在你提取記憶內容時再次激發出更高的提取能力和儲存能力。這便是由大腦生物學以及認知科學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下一期我們便來分享一些具體的增強記憶的學習技巧。

文末照例安利一下:請隨意打賞,所有收入將轉給小動物保護協會。您的一次愛心讚賞,也許會改變一個生命的軌跡。願每一個生命都可以得到應有的關愛與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ale老師 的精彩文章:

解決一切問題的8個步驟!免費送你世界第一汽車公司的思考秘籍

TAG:scale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