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忍了那麼久,為什麼不繼續了?
今天,請你看一個事實!!!
學術圈
畫個圈圈詛咒你
小學時,考試不及格,就等著站在教室前面,被老師指著一直罵不停;
初中時,考試達不到老師要求,就挨老師的寬竹板子幾頓好打,外加站在教室後面罰站;
在我的記憶里,求學路上,真的少不了老師們的「惡棍」和痛罵。
但不懂事的自己,始終知道,忍一忍就好了。今後的路,由自己走,他們只能打我罵我一時,還能奈我何。
我能忍下來,出於當時保全完好的人,幾乎無幾,好像被打被罵,才是常態。害怕老師的年紀里,讓我更加懂得好好學習,才能不斷擺脫這群人。
這段挨打挨罵求學史,於我而言,早已翻篇了,究其原因,好在於,那群「惡人」再怎麼強大,他們也不能阻攔我未來的路途啊;
我還能分得清,扼住自己命運的人是我自己,不是他人,因此,我並不會覺得反抗會有什麼好處,反而,順從下來,我會順利畢業,再等著升學,一直如此……
高中時,才知道,比被打被罵更讓人難受的是,心理上的壓力。你擺脫不掉,只能與它較勁著。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對啊,我一路走來,才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靈早已被「毀滅」過,但是,還好,我們都沒有被打敗,才能繼續這場自我與生命的角逐。
再到現在上了碩士研究生,很多人都羨慕著學生生活,說這就是美好的象牙塔啊。誠然,象牙塔里的生活大部分是美好的,除了論文、實驗和就業壓力。但是,偏偏令人想不到的是,象牙塔里還有「變態」老師啊!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大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出於「學術無果,出國無望,尊嚴全無,一事無成」等原因,跳水溺亡在西安灞河中。
29歲的楊寶德,沒有看到2018年的曙光,決絕地先走了。
有人說,這都算什麼啊,一個成年人可以扛過來啊……
他不知道,每一個經受磨難的人,到底在經歷著什麼,而這些與外人確是無關痛癢的。你可以隨意揣測,他在經歷時候的心情和想法,但你卻無法同一個正在感受自我墜落的人,說什麼你們都曾經歷過。
楊寶德是碩士轉博士,讀完博士,才可以獲得博士文憑,若有閃失,則直接為本科文憑。這種畢業壓力一直在他心頭懸掛。
他在讀博的日子裡,都像是活在噩夢裡。纏人及控制欲強的博導,時時刻刻準備叫喚他,為她干點無關學術的事。
讀到博士的人,都是有遠大抱負的人,不說為國為社會,他起碼還在為自己的學術夢在拚命啊……
楊寶德正是這樣一個有理想的青年,他渴望出國深造。他還在求取向上,但是,他的博導正是那個阻礙他向上的力量。
理工科專業里,學術管老師叫「老闆」,這老闆掌管著學生的薪水和前途。楊寶德正是在此處境中,他沒有違抗過博導叫他做的任何事。
本該去做實驗的時間,都劃給了導師。(更多詳情,請到@追尋楊寶德新 的微博里看)
早上去停車場接送導師去辦公室,為博導拎包送水;
中午為博導買飯,陪著她吃飯;
有時還要陪博導逛超市,買日用品;
周五晚上去她家打掃衛生,為她擦車洗車;
陪她出去應酬,在酒桌上,要求為她擋酒,醉酒後,還要陪她打麻將;導師群里發消息,學生不回復,也要責問楊寶德好久;
導師的穿著,也會不停追問楊寶德如何評價;
博導企圖撮合師妹和楊寶德,抹黑楊的女朋友;
博導要求楊寶德做PPT,結果對PPT沒有半點實質上的意見,反而責怪他格式上不對;
楊寶德為出國而學英語,導師指責他應該是去實驗;
楊寶德因在做實驗時,沒回復老師的奪命電話,博導指責他財務沒處理好,實際上是博導自己沒把這件事放心上……
這哪裡是讀博士啊,簡直就是老師請來的高級免費勞工而已。任勞任怨不說,還要各方面都能照顧到博導……
在讀博期間,楊寶德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也看不見未來的路途,他本想暢遊於學術的浩瀚海洋里,在學術上不斷深造,最終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現實就是,博導無休止地壓榨他,不斷踐踏他的底線和尊嚴,讓他身心俱疲。
溫柔善良誠實的他,至始至終沒有選擇拒絕導師的任何要求,他一忍再忍,只是想著也許還有明天,也許還有希望,也許他能夠順利求學……
最後,他想的都沒有。失望漸漸穿透他的心靈,繼而絕望深深紮根在他的心裡。
他妥協再妥協,忍耐再忍耐,都不能改變什麼,只能讓自己更加不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殘敗又迷茫,無助又哀憐……
沒有明天的忍耐,是徒勞而無用的。不是忍耐沒有用,而是,忍耐了,卻失去了自我,這樣的留存,沒有意義啊……
「生,我沒法決定,死,我也沒法決定,但在生死之間,由我控制。」
於是,楊寶德選擇了走向了自我毀滅,他沒有被打敗,因為他一直奉行著「我們活著不是想要改變世界,而是不讓自己被世界改變」的信仰。
他依然沒有被這個糟糕的學術圈所改變,他選擇了做來時的自己,善良、正直、誠實、樂於助人……
楊寶德之死,對於很多人來說,沒什麼緊要。但是,對我來說,楊寶德的死,卻離我們都很近。
·因為像他這樣被博導剝削的事件,仍在繼續發生。
正如有網友說:在學術圈裡,老師和學生就是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老師盡最大的摧毀手段,擊垮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對自己言聽計從,成為自己做學術的論文或實驗機器……
也許你們不信,但是好好和身邊的碩士博士聊聊,私下裡,這些人很可能也在經歷一段抑鬱時期,甚至有可能在考慮生與死的問題……
名師為何做出此等事情來,除了個人性格心理等因素,還與學校、學術環境有關係。
名師在對碩士博士的畢業問題上,佔有極大權重,他們的一言一行幾乎能夠決定學生的畢業情況;
再者,學生在學校里,仍是弱勢群體,應該在開學時,就有相關自我保護的培訓課程,如果受到老師威脅恐嚇及猥褻性侵等時,要採取相應手段,如錄音保留聊天記錄等等方式;
各大高校應該建立監督師生關係和反饋機制,及時捕捉到師生關係不和諧的情況,採取相應保護學生的措施……
當然,最後,就像北航性騷擾性侵事件一樣,我們會發現,時隔多年後,才有勇敢者選擇站出來揭露真相,而學術圈呢,也是如此,非要等到有人為之赴死,才會有人注意到。
其實,說注意很不準確,現實里,像我都能聽到很多這樣的事例,何況我所不知道的呢。
一來,老師剝削學生好像就是學術圈的潛規則一樣,大家默不作聲,默默欺負,默默容忍與容許;二來,學生不敢反抗啊,反抗的話,有的好果子吃。
真實的學術圈,每天就在上演這樣的剝削壓迫情節。
試想如果此事不報道出來,多少人還沉浸在對「變態」名師的熱烈迷戀中,多少人還嚮往著在象牙塔里,盡情深造。
說明:圖片歸原作者所有。
認識這樣的學術圈!!!


TAG:書旅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