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如用此人抗清,就不會弔死歪脖樹,明清歷史或要重新洗牌
最新
01-22
明末的天空都可以說是一片陰暗,整天都殺氣沉沉。崇禎帝也是整天的不升臉,李自成領著一幫人要造反,而且是勁頭強盛;外面皇太極的蠻夷大軍也是殺聲一片。本來就多疑的朱由檢,現在都抑鬱了。
重振國威,不做亡國君,這種強烈的呼聲一遍一遍的在崇禎心中激蕩。但是國難當頭,都是溜得溜跑的跑,靠不住的多。真給大明徵戰四方的也只有熊廷弼、盧象升、孫傳庭等大將,但也都由於老朱的多疑和猜忌,都落得個下場凄慘。
最後,心已絕望的崇禎來到後院,三尺白練,帶著重振帝國的美夢弔死在歪脖樹下。
其實,如果當時崇禎能冷靜的思考,啟用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此人就是孫承宗,他雖不擅長領兵打仗,但能帷幄千里。他當時在朝中的威望極高,連老狐狸魏忠賢都奈何不了他。
孫承宗
1622年,孫承宗被派往山海關防務檢查,即刻指出王在晉在八里鋪重新築城屯兵的致命紕漏。當即推翻重新部署,並採納了袁崇煥的意見,駐守寧遠,屯兵備戰,從而形成了以寧遠為中心的邊關防線。
1629年,皇太極率兵進犯北京,袁崇煥一路狂奔回援,但還是中了離間圈套,被崇禎砍了頭。這讓孫承宗痛惜萬分,袁崇煥是他一手提拔和栽培的,他對袁的為人是相當的了解的,背叛國家的事情,是絕做不出來的。1638年,清軍再次進犯,將近80高齡的孫承宗再次上陣迎敵,終因敵我懸殊,而血灑疆場,全家四十多口都為國捐軀,不愧為一代忠烈。
按照現在的戰略來分析,如果當時崇禎能清醒一點,重新讓孫承宗來統籌抗清事宜,清軍的鐵蹄不會如此迅猛的就踏破大明的江山,可能崇禎也就不用弔死在歪脖樹下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更不可能穿越。


※肅順行刑前,沒想到陪伺丫頭敢攔囚車,一句話竟讓他殺豬般怒吼
TAG:歲月中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