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最容易暴富行業,個個身家百萬銀兩,因得罪官員財富毀於一旦

古代最容易暴富行業,個個身家百萬銀兩,因得罪官員財富毀於一旦

中國鹽業起源,可以從古代對鹽字的記載尋起。許慎《說文解字》釋鹽曰:鹵咸也。從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周之後,鹽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無鹽則腫」。食鹽作為烹飪的核心原料,《漢書》則稱之為「食者之將」。鹽的風靡迅速使一批人平地暴富,產鹽的地區和國家依靠這項自然資源大發橫財。猗頓依靠販賣河東池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代富可敵國的大鹽商。

清代由於實行鹽商專賣制度,鹽商在「鹽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下,壟斷鹽業,獲利豐厚。乾隆年間,兩淮鹽商平均每年實得利潤達二百多萬兩,其資本多者至千萬兩銀。當時中國最大的商幫,無論新安商人、山陝商人,均以鹽業為其最主要經營項目。

在大清帝國中想要成為一名鹽商,必須領取鹽引(運銷食鹽的憑證),然後才能到指定的產鹽地區買鹽,販往指定的地區銷售。領取鹽引,必須憑引窩(又稱窩根、根窩),即證明擁有運銷食鹽特權的憑據。鹽商為得到這種特權,須向官府主管部門認窩。認窩時,要交納巨額銀兩。握有引窩的鹽商,就有了世襲的運銷食鹽的特權。

要知道即便有官府的憑證,他們能夠領到鹽的數目也是有限的。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鹽商們主要的貨源不是來自官府,而是來自販賣大量私鹽的商販。因為私鹽比官鹽每斤要便宜16文,將大部分私鹽和小部分官鹽混在一起賣,能夠獲得雙重利潤,久而久之獲得的財富就非常可觀了。

按說鹽商成功的跟皇帝搭上了線,又和官府有著說不清楚的利益糾葛,他們的生意應當是世世代代天長日久的延續下去,可同樣是在乾隆時期,鹽商這個群體的勢力和財力卻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1768年,因揚州鹽商上繳官府的稅銀沒能達到當地官員要求,鹽商與官員之間矛盾逐漸開始升級,鹽商們越來越傲慢且目中無人的態度,最終惹惱鹽運使司上奏朝廷,指出各種官商勾結的累累罪行。一紙奏摺到了乾隆帝手裡。看到如此卑鄙的地下勾當,乾隆立即派人查明此事。真相也是令人大吃一驚,居然虧空了上千萬銀兩。但是這些官商為了「將功贖罪」,趕緊變賣家產,湊夠虧空的公款。

由此也約定俗成一個習慣:每逢戰亂或者鬧災,賑災的錢財都由這些鹽商承擔。尤其是太平軍起義的時候,盛產鹽的江淮地區成了他們的據點,這些富得流油的鹽商被太平軍搜颳得一乾二淨,使得鹽商們多年的財富積累毀於一旦,從此漸漸衰落。

即便是黃金時代也有結束的一天,本可隻手遮天、從「浮費與攤補」中肆意取利的總商們,卻因此大受打擊。紅樓夢裡有句話,叫「登高必跌重」。無限風光的背後,是潛藏的危機,鹽疲敗之結症所在,皆因引法制度之窩根引岸有以致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閱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埋葬著中國10萬軍人,戰後墳墓被毀,70年後忠魂回歸祖國

TAG:新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