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皇武媚娘發明了這種制度,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直到今天還被使用

女皇武媚娘發明了這種制度,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直到今天還被使用

一說起武則天,人們普遍想到的就是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作為女皇帝的她為唐朝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人們對她多半是持有這兩種態度,一種說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紅顏禍水,一介女流居然大逆不道要做皇帝,還搶了夫家的江山;另一種說法就比較中肯一點,她執政時期唐朝發展良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她是個好皇帝。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發明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說是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她發明的這種方法就是糊名制度。

一說糊名制度可能大家都明白了,現在讀書的時候凡是正規一點的考試都要求隱藏學生信息,閱卷老師在看不到學生信息的情況下進行閱卷,以求考試公平公正,這樣做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老師徇私舞弊,破壞教育的公平。

隋朝時候開始的科舉制度在唐朝才開始大力發展,但是在早期的時候,由於對學生的信息沒有加以隱藏,導致大量徇私舞弊的事件的發生,有的人很早就開始打聽主考官的姓名,家裡有錢有勢的就開始打點,以求自己家的孩子能夠順利考上,這就為難了窮人家的孩子了,寒窗苦讀十數載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但是這樣的好處全被有權勢的孩子佔了,自己的付出和家族的期望就付諸東流。

武則天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下令下面的官員,在科舉的時候,將學生的姓名,戶籍等信息全部糊起來,不讓考官看到考生的姓名,從而讓考官能夠對考生的水平進行客觀的評價。從而讓有才的考生都能夠入仕,不管他家裡面是窮是富。

雖然這一制度在唐朝建立,但是卻在宋朝才開始全面推行,當時宋朝朝廷選擇實行糊名制度的時候,范仲淹等人就聯名上書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樣選舉的人才不知道是不是有德之人,平時這個人道德敗壞,一肚子壞水,但是考試成績卻非常好,你錄不錄取他?

范仲淹的這個問題在今天也是很有意義的,糊名制度的弊端就是只能考察考生的才學,而並不能考察考生的德行,可謂兩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奇談 的精彩文章:

當著眾人面打了皇帝四十大板,皇帝當場默不作聲,過後殺了此人及其有關的2萬多人

TAG:歷史小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