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初三傑的張良 舊貴族的代表又是帝國制度不得以的延續者

漢初三傑的張良 舊貴族的代表又是帝國制度不得以的延續者

提到漢初三傑的張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輔佐劉邦建立漢朝,但又不貪圖名利歸隱山林的品行而感嘆。其本身的顯赫身世更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其祖父兩輩韓國五世為相,執掌韓國權柄幾十年。到張良之時,韓國衰弱為秦之一郡。秦國並未出動大軍,韓國便束手投降,面對被吞併的國土,張良在韓國滅亡後並未隨其他貴族一樣束手就擒,而是逃出新鄭伺機復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其後的十年中,張良不止一次想盡辦法復國刺秦但都未成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殘破殺伐幾百年的中華大地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變革,即是將大統一文明的根基牢牢地扎進中華民族的血脈當中。即便秦二世而亡,天下向一的大勢業已形成。張良自韓國滅國之時便立志復國的仇怨與大統一文明的天下所趨背道而馳。要想復國必須破壞統一根基,使天下重回戰國,並且韓國無力要想復國還需與舊山東貴族聯動,也必使天下大亂。但復國的熱忱使張良顧不及多想,起兵以後張良幾乎遊走在各大起義集團之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自秦國二十萬刑徒軍東進以後,戰國之世形成了,天下果然打亂,但復國依然無望。儘管新立韓王,但可管轄的地方僅是幾城而已且幾戰就再次為秦所滅。況且在秦末大亂以後遊走與起義軍之間也使張良感受到起義軍中除了舊貴族的復仇火焰意外看不到任何集團可以收拾殘局。百姓不該是貴族復仇的受害者,至少在此時張良遲疑了,時間大約是在起義軍被刑徒軍擊敗,韓國魏國趙國齊國楚國遭遇重創以後。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項羽破釜沉舟以後,韓國再次建立但此時已經沒有了張良的身影。新建的韓國不過是舊貴族利益分割下的傀儡政權而已。此後的諸侯戰亂、楚漢相爭使得張良不得不從新思考天下向一之世。最終輔佐劉邦重新還天下太平,重新建立那個他親手推翻的帝國,其後他放棄了自己追求一生的復國夢,轉而支持統一。

在漢朝建立以後,諸事妥當,政權鞏固之後,功成身退。雲遊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事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皇帝奇葩的知名度 令人無奈又感慨

TAG:事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