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了補貼怎麼活,定製化會是國內智能音箱的突圍之路嗎?

離了補貼怎麼活,定製化會是國內智能音箱的突圍之路嗎?

文|進化君

編輯|Amy

2018年,註定是全球智能音箱市場不平靜的一年。

1月19日,蘋果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了文件,吊足外界胃口的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離上市不遠了。根據NPR和Edison Research的調查,目前在美國有3900萬人是智能音箱的用戶,約佔美國人口的近六分之一。

相比之下,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要小很多。雖然巨頭在內的眾多企業入場,很多人認為智能音箱是未來智能家庭的中心、語音交互的載體,然而消費者並不買賬。

2017年10月,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GfK發布的「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分析」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智能音箱零售量只有1萬台,2016年增至6萬台,2017年1月至8月累計銷售超過10萬台。

對於最新的國內智能音箱的累計銷量,目前還沒有第三方權威數據可考。但是,阿里、京東、小米都已宣稱旗下智能音箱銷量破百萬。國內智能音箱銷量能夠迅速增長到了百萬級,雙11的強力拉動功不可沒。

2017年雙11對超級會員99元大促後,阿里稱旗下智能音箱天貓精靈銷量突破100萬。同樣,針對京東PLUS會員,叮咚TOP智能音箱雙11到手價低至49元,叮咚音箱也喧稱叮咚TOP累計銷量已突破100萬。小米小愛同學的語音及語義技術合作方三角獸科技的COO,此前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小愛同學的銷量達到了100 萬台。

雙11之後,國內智能音箱靠什麼快速鋪貨?近日,作為最早推出智能音箱的巨頭,京東推出了一系列定製化叮咚音箱,這會是智能音箱行業突圍的一條新思路嗎?

1

「箱海戰術」,京東推多款定製版叮咚音箱

這次,京東把叮咚音箱定位為「AI家庭助手」,希望覆蓋更多場景應用。1月17日,在2018京東無界營銷峰會上,京東宣布與安佳、美贊臣、歐萊雅、農夫山泉、施華蔻、寶路、偉嘉、蘇菲、洋河、蒙牛這10大消費品牌合作,推出10款品牌定製款叮咚音箱。

定製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帶有品牌元素的外觀、品牌自定義喚醒詞和獨有的發音人;二是用戶可以通過叮咚音箱,獲得品牌商在各自垂直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內容服務。

比如美贊臣定製版叮咚音箱,用戶可以自定義喚醒詞,叫她「小美」或「小贊」。音箱還內置了500多條育兒專家的原聲音頻內容,涵蓋備孕、孕期護理、幼兒餵養、兒童培育、孕期/產後情緒調節等方面。

進化君了解到,此次10個品牌定製款並不是叮咚音箱的第一次嘗試。2017年9月,叮咚音箱就曾與雀巢合作,推出定位家庭營養健康助手的智能音箱——雀巢小Ai,其內置了雀巢提供的營養食譜、營養健康知識等特色內容。

1月19日,京東還聯合興業銀行與科大訊飛(叮咚音箱的語音技術提供方)推出搭載金融服務功能的「興業銀行智能金融叮咚音箱」。該音箱可以提供興業銀行知識庫問答、營業廳預約排隊等客服功能。

主打健康飲食的雀巢定製版智能音箱

2

預裝應用還是模式創新,

會有人為定製版音箱買單嗎?

京東官方稱,這10款定製化音箱覆蓋了美妝、母嬰、健康、寵物、美食五大場景。定製化合作拓寬了智能音箱產品的應用邊界,和更多家庭細分場景建立了聯繫,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那麼,定製化智能音箱能另闢蹊徑,激活更多用戶購買嗎?先來看看3組對比:

一、單一垂直領域VS多元用戶需求

智能音箱能幹什麼?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播放有聲內容、提供O2O生活服務、進行智能家居控制等,已經成為主流智能音箱的標配功能。

定製化音箱的本質是,在應用功能方面加入更多東西,並把不同的附加功能落地到不同的硬體上。等於將附加功能再一次人為切割。

消費者是否需要附加垂直功能的智能音箱?在沒有市場檢驗前不好評判。

對於智能音箱,當然不是功能越全就越好。但是在某一垂直領域的加分項,似乎不足以

撬動潛在的用戶需求,形成購買智能音箱的必要條件。而且,用戶屬性往往是多元的,一個用戶可能既是寶媽,又是美妝達人,還是美食愛好者。

過窄的特色定位,讓定製化音箱無法匹配多元屬性的消費者需求。

二、品牌專業內容VS用戶實際需求

第三方品牌提供的專業內容,能否滿足特定用戶需要?不一定。企業從自身角度提供的專業內容,與用戶實際的需求之間存在偏差。

拋開內容中是否會有品牌植入引發用戶抵觸不談。第三方企業畢竟不是專業機構,其提供的內容如何獲得用戶信賴是個問題。

而且,目前用戶獲取專業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舉例來說,一位美贊臣的育兒專家和一位公立三甲醫院的知名兒科大夫,來自不同背景KOL的信息會讓用戶有不同的信息接受度。

三、銷售捆綁VS高頻應用

對於定製產品,品牌方一定會儘可能多的加入品牌元素,不僅僅是品牌LOGO、品牌特色的喚醒詞、專業內容。根據京東官方發布的資料,「售出的叮咚音箱中還會內置該品牌商在京東的促銷優惠券,讓用戶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該品牌商品。」如果把握不好品牌植入的度,品牌信息會淪為低頻需求,或乾脆被用戶閑置不用。

什麼是智能音箱的高頻需求呢?

國內的天貓精靈、叮咚音箱都沒有公開其技能排行榜等數據。雖然國內外用戶習慣和使用環境都有差別,但亞馬遜Echo的技能排行榜可以作為側面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Echo最受歡迎的技能應用,跟其主營業務電商、購物從來不沾

亞馬遜官網公布的Alexa TOP skills

根據外界長期觀察,在亞馬遜官網,佔據Alexa最受歡迎榜單的技能始終是兩大類:一類是讓人放鬆的,比如播放打雷下雨、海洋、壁爐、小狗叫的聲音;一類是讓人開心娛樂的遊戲,比如Jeopardy等(《危險邊緣》,在美國火了30多季的知識競賽電視節目)。

進化君不禁想起前些年運營商大推的合約機。當年,有些應用廠商以為和運營商搞好關係,把應用預裝進合約機里,靠合約機海量的出貨量,就一定有很高的用戶達到率。結果預裝應用沒有一個是用戶真正會用的。而且,無法卸載進一步拉低了用戶的體驗值。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定製化音箱與用戶的多元化需求、高頻應用之間存在間隔。但並不能由此判定,定製化音箱這條路走不通,因為京東的真正目的也許在此:

首先,春節前夕,聯合消費品牌快速大量鋪貨。京東官方提到,「合作夥伴也會將定製款音箱與旗下商品深入捆綁促銷。」 顯然,定製版音箱的銷售渠道,除了京東平台,品牌商也是主力渠道。通過深度定製,與快消品聯手進行春節促銷,能大幅增加叮咚音箱進入家庭的渠道,同時降低用戶獲得產品的門檻。

其次,應對競爭對手的壓力。雖然京東是最早進入智能音箱領域的(2015年8月),但是面對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天貓精靈、小愛同學都破百萬銷量的情況下,叮咚音箱的壓力不小。不管是營銷聲勢還是實際銷量,叮咚音箱都面臨不進則退的局面。聯合眾多生態夥伴搞事情就很自然了。

第三,獲得更多場景數據和技能。京東一直強調自己是零售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定製化音箱有助於其拿到更多細分場景數據,升級技術和體驗。

3

國內智能音箱還不能做到

吸引大批用戶自發購買

有人說,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始終像一壺燒不開的水,背後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中美環境不同,美國有客廳音箱生活方式,居住環境也更適合使用音箱,國內傳統音箱都賣得不好。有人說是因為沒有殺手級應用、以及連接不夠,包括智能家電之間沒有連接、各家智能音箱生態的不互通等。

不久前,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品牌戰略官黎萬強還提出一個新觀點,「中國人相對來講,對於工具和機械,會覺得隔得很遠,要破掉這層,其實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意思就是,中國人覺得對一個機器說話,感覺怪怪的。

但是,此前已有不少專業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市場一個基本事實是,「中國用戶並沒有清晰地理解到智能音箱有什麼用。」除了少數嘗鮮的科技發燒友,沒有低價促銷的刺激時,主流用戶沒有主動購買的意願,因為覺得沒用。

因此,不管是此前阿里的雙十一促銷,還是京東的定製化音箱,本質上都是在營銷層面做努力,共同點都是用低價、補貼刺激用戶購買。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用戶沒有主動購買意願」這個關鍵問題。

營銷手段的確能刺激驅動消費行為。但是把智能音箱放進用戶家裡並不是目的。實際使用頻率和活躍度怎麼樣?都要打問號。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智能音箱的活躍度不高。

即使明知用戶沒有購買動力,智能音箱企業也都在快速鋪量,唯恐落後。因為誰最早成為銷量最大的音箱,就可能成為人們使用的第一款智能音箱,也是第一款走進中國家庭的語音交互產品。

智能音箱的普及過程,也是用戶語音交互習慣的養成過程。在這一全新的交互方式中,搶先佔領用戶心智,是任何一家巨頭都不願錯過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台小愛同學的利潤低到只賺1塊錢,小米也要全力投入的原因。

綜上,京東對智能音箱的垂直化定製策略,更多是一種營銷策略,而且只是階段性策略。定製化並不能解決本質問題,國內智能音箱行業必須儘快找到應用突破口,撬動用戶真正的需求,才能引爆市場。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

智能進化論

理性|本質性|全球視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進化論 的精彩文章:

TAG:智能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