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還在吃大龍蝦嗎?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240天
《管見參考》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
年少時,好天下美食,待年長,唯家常最香。
「食色,性也。」大餐有大餐的講究,小吃有小吃的風味,如果把食比之於色,最恰當的比喻,恐怕就是「環肥燕瘦,各擅勝場」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反之亦然。管見也知道,吃只是一種行為,真正要上升到藝術,往往在於吃的內容和吃客的境界。
冷盤已經登場,酒杯開始搖蕩,是時候了,讓我帶著你們,開始行走——
美食江湖
今天,你還在吃大龍蝦嗎
管見的美食江湖·第十四站
龍蝦威武
文/管見 美食主播/俞偉
京城民間流行的重點數字是「四」,什麼京城四少、四小花旦……不一而足。
對於有錢花不了,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花的人,京城相應也有個「四」字,叫做「四大傻」:
吃飯點龍蝦,抽煙是中華,餐後去卡拉,購物上燕莎。
不得不承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語言是犀利的、群眾的總結總是能一針見血的。
大龍蝦,在群眾的觀點中,完全就是燒錢不落好,擺譜不靠譜,性價比低到被人懷疑智商殘缺的程度。
g
食物的味道,講究「色香味形」,首先是一個「色」字,猶如人類之於顏值,屬第一印象、初始反應。
雖說百人千心,眾口難調,畢竟還有核心價值和普遍公認,比如甜食基本上人人可以接受,而馬雲哪怕在福布斯的排名再靠前,也無法被形容為貌若潘安。
大龍蝦刺身(也就是切成薄片後生吃,又稱之為「鱠」或「膾」),就其滋味而言,和海蜇其實就是鄰居,沒有太遙遠的距離,最多是一牆之隔。
和人與人之間的身份、階層有別一樣,之所以讓味同海蜇的大龍蝦身價倍增,身份顯赫,持有澳洲或者美洲的「護照」,是主要原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從來如此。
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和時代風尚,在面對從美洲、澳洲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大龍蝦時,其古國的文明準則和禮儀規範得以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g
於是,宴席上,餐桌前,大龍蝦的出場,總是充滿了肅然起敬的儀式感:
碩大的木案上,大龍蝦紅裳玉膚,狀若處子;端莊靜卧,凜如冰霜。更兼薄霧輕煙,雲蒸霞蔚,儼然化外桃源,縹緲仙境。
再看食客,陡然間,正襟危坐,凝氣息聲,目不轉睛,不敢輕動一下筷,不敢輕言不好吃,即使是被芥末辣得視線模糊。
儀式感確實是個好東西,能舉輕若重、大愚若智,能化腐朽為神奇,變可笑為莊重。
大龍蝦的粉墨登場,會讓一場剛剛還硝煙瀰漫的談判、一起猶豫不決的盤算、一出跌宕起伏的恩怨,被這一儀式所深度感染和左右。
此時此刻,大龍蝦的食物功能已經退避三舍,社交功能強勢出擊。
說時遲那時快,在以大龍蝦領軍、眾生猛海鮮助陣的催化下,曾經不可言傳的明爭暗鬥頃刻間轉化成只可意會的山盟海誓。
酒過三巡後,龍蝦不知所終。
推杯換盞間,檣櫓灰飛煙滅。
主播說
今天的文章
適合一口氣讀完
夾雜了美圖
會妨礙了
這隻大龍蝦
帶來的
只可意會的——
山盟海誓
來,把你的故事告訴我,我來釀成美酒......

鐵血丹心
Denon Mastersonic
甄妮;羅文
00:00/00:00
一起再品


TAG:管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