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年堅持拍「集市」只為見證國家進步百姓生活富裕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的農村集市是攝影人創作的好地方,每年一到臘月,這個集市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買的賣的,很是熱鬧,各種形色各異的人,各種形色各異的神態,都是我攝影創作的源泉,我拍不夠,拍不完......
——張旦
」
《賣雞蛋的大媽》此作品榮獲中國日報社主辦的吉利博瑞杯2015「美麗中國」國際手機攝影大賽「家庭攝影單元」一等獎。
歲月刻下的皺紋,時光磨蝕的牙齒,卻有著最燦爛的笑容。
「大媽一臉的滄桑,還在做著生意。她背了一簍的雞,估計有十多隻,這個情景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農村人都很害怕鏡頭,所以我一直在一旁默默地觀看、聊天、等待,直到大媽不再有戒心。拍攝這張照片時,大媽剛剛賣掉了幾隻雞,賺了錢,正高興的在笑,此時我便大膽的上前抓拍住了這傳神的一幕。」
2018年到了,回想起我從1998年開始拍「集市」至今已20年了。這20年來,我無數次去家鄉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城邊的農村集市趕集、拍照片。拍了上萬張照片,拍出了感情。
在集市上拍照,是為了記錄大家休閑、樂觀的生活狀態。
買到年貨回家的人。
一位在集市上看熱鬧的大爺,他戴的墨鏡在我們當地是很流行的。
下了雪,卻擋不住生意人去集市上做買賣的熱情。
鄉村游醫雖然沒有衛生條件,但在集市上還是很吃香,找他們看病的人真不少。
集市上玩耍的孩子們。
使用膠片相機時代,因為沒有錢,拍一卷膠捲感覺老貴了,也捨不得拍,去一次集市拍不了幾張,現在遺憾當時拍的少。
賣牲口套的大爺邊賣邊干,生意不錯,不過現在家戶都不養牲口了,這個手藝在當地也不多見了。
這位大爺專程到集市上來拔牙,為的是便宜。
兩位鄰村的大爺在集市上一見面就聊上了天,集市也是聚集、聚會、約會的好地方。
村民們在趕集的時候喜歡看一場大戲,即使下雪了也擋不住他們對戲曲的熱愛。
「集市」在農村就叫逢集,也叫趕集,十里八鄉的村民這一天有事、沒事都雲集在集市上,有買東西的還有洗衣服的,各種活動很多。
每次集市上都會發生好多好多的事,大爺們來趕集,圍在一起殺兩盤棋,也算是一種交流吧。
一位姓鄭的老人是當地雕刻葫蘆的手藝人,他邊雕刻邊賣,生意很紅火。
逛年集的人很多很多。
那個年代流行擺地攤,站在高處往下看,很壯觀、很漂亮。
商販身上掛滿了眼鏡,就是個流動的廣告,為了賺錢,當時的人無所謂。回憶過去,嚮往未來,一切都是為了好。
作者簡介
張旦,地道的臨汾人。1967年出生,1998年開始攝影,目前是中國攝影協會會員、臨汾市攝影協會副主席、堯都區攝影協會主席。先後在省市級媒體從事攝影工作,2013年轉行到行政部門從事攝影工作至今。


※「五洲慶新春 四海共團圓」 2018全球華人新春手機攝影大賽徵稿啟事
TAG:大美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