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你低碳了嗎?

今天,你低碳了嗎?

低碳

是這些年流行的一個詞兒

在您心中

低碳是什麼呢?

今天在這

小編就跟您從吃、住、行三方面

來聊聊咱中國

低碳那些事兒~

新素食

現如今,為了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素,這其中很少是出於宗教的禁忌和約束,更多地是為了健康考慮的主動選擇。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低纖維素的不合理膳食攝入,帶來了健康隱患和疾病。這時新素食主義者悄然誕生。他們並非絕對拒絕肉食,而是奉行基本吃素、動植物混食的飲食原則。在當今中國,新素食主義正在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魏海芳

在千里之外的海邊,一個小小的素食party正在舉行。各種素食製品被擺上餐桌,朋友們彼此分享,在海天之間,純凈的食物讓他們多了一些和大自然的共鳴。魏海芳是這個活動的發起者,近幾年,她喜歡上了素食,她的身邊也慢慢聚攏了一批素食愛好者。

魏海芳 素食愛好者:

我不是一個嚴格意義的素食主義者,我只喜歡素食而已。我自己本身對素食的愛好,我都覺得很受益的。我覺得素食,特別是對於我們普通的人來說,應該是作為一種膳食平衡的一個方式。

談飲食重保健,也和魏海芳的職業有關係,她是一家食堂的管理人員。通過查資料她了解到:人類的生理結構與草食性和果食性動物極為相似,但與肉食性動物卻迥異,減少對肉類的攝取,是人類對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

與動物性食物相比,蔬菜吃起來比較素淡。但植物性食物的品種更多,風味各異,只要烹調技術精湛,素食也能做得色香味俱全。

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曾斷言:「達到一個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肚子」。「吃」這一最為物質化的生存層面,可能是理解一個民族精神氣質最重要的方面。我們從「吃」為了補充身體所需,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吃」,使「吃」成為了我們生活與享受當中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要求不是要吃得飽,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精緻,可以說吃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特有藝術。

如何改造城市中的老建築,這是一個艱難的話題。過去的20年間,在中國傳統文化城市裡90%以上的本土建築消亡了,城市保留的傳統建築,只在5%至10%之間,從2007年至2011年,全國有3萬多處古迹因為建設而消失。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2004年建成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是一個有著50年甚至100年歷史的新校園。喜歡它的人贊它是「中國最美的校園」,不喜歡的稱它為「最像農村的校園」。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歷朝歷代的瓦片沉積著時間,也沉積著在漫長的時間裡形成的操守。使用舊材料是中國傳統的「循環建造」方式,重新利用,而不是簡單地拋棄,彰顯著節約的美德,也是人對時間的詩意體驗。中國美院收集了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它們在象山校區的屋頂和牆面上獲得了新生。

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

從舊瓦礫上重生的象山校區,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空靈感,它繞山逐水,庭院修竹,白鷺依依,分明四季,同學少年。未來中國美學的中間力量,就這樣隨意悠閑地徜徉在這份空靈里。沒有現代大學裡尋常能見的宏偉的教學樓和寬闊的大馬路,這個校園贈與學子們的只是「空」,彷彿山水畫中的留白。因為「空」,求學的人才看不到捷徑;因為「空」,他們才更容易望向遠方。

劉智海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系主任:

這種空靈就是希望所有的學生,我們的莘莘學子,在這個空靈的環境里,你去學習,你非常單純,你把所有的社會這種嘈雜的東西全部過濾掉,你就單純地在這裡學習,那才是一種境界。

寧波博物館

和象山校區一樣,寧波博物館的建築材料也是來自被拆掉的30多個傳統村落,這6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廢磚瓦片構成了24米高的牆面。最重要的是,將這些超過80種不同尺寸的磚瓦砌在一起的,正是寧波民間傳統建造工藝里瀕臨失傳的「瓦爿牆」技藝。

慈城

小鎮慈城位於寧波市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明時期,至今慈城人依然居住著用瓦爿牆建造的房子。瓦爿牆就是用青磚碎瓦甚至破碎的瓦缸碎片壘起來的牆壁,它是浙東地區民間特有的建築形態,相傳這種技藝形成於明清時期。千百年來,小鎮慈城看盡了榮華盛世,也歷經了朝代興替、刀兵戰火。富貴權勢頃刻灰飛煙滅,高門宅邸轉瞬已成坊間瓦礫。老百姓從廢墟中找出殘磚碎瓦,因陋就簡砌成自家的外牆,甚至是豬舍。

馬解盾 寧波市民 :

我總覺得不應該忘記歷史,老祖宗們給我們傳下了很多這些寶貴的東西,那麼這些寶貴的東西裡面我覺得更多的是有一些傳統的美德在裡面,還有一種精神在那裡。年輕人小孩他可能會很幼稚地在問,奶奶這個牆怎麼是這樣的,這是什麼呢,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那麼老人一看就覺得,嗯,是的,博物館就應該這樣,以前我們的房子就是這樣子的。

北京地勢平坦,十分適合自行車騎行,曾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上個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的美國前總統布希酷愛在北京騎自行車,但是他始終有個疑問「北京人是怎樣從停放在天安門廣場上成千上萬輛自行車裡找到自己那一輛的呢?」

有數據顯示,1980年,北京人出行交通工具中,自行車出行率高達百分之八十,是如今「世界自行車模範城市」哥本哈根的兩倍。但是現在北京自行車出行率只有約百分之十九,並且這個數字仍在迅速遞減。

「堵城」北京

與自行車的急劇減少相比,小汽車卻幾乎在瘋狂地增加。北京市汽車總數達到第一個100萬輛,足足用了48年,但從100萬輛發展到200萬輛,只用了區區6年半。

由於北京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和其超大型的城市規模,吸引了超過兩千萬人長期居住。截至2017年,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55萬輛。人們以買小汽車為榮,小汽車也被賦予了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山龍趙禮曼夫婦

做一些事情,來改變北京的交通現狀,熱愛自行車的趙禮曼山龍夫婦開始致力於北京自行車文化的研究與保護。夫婦二人創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比車牛」,這個咖啡吧就是組織的活動大本營。「比車牛」:自行車比汽車更牛,他們一直倡導在北京騎自行車出行。

比車牛創建人 山龍:

城市裡,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小汽車出行都少於5公里,其實5公里是很適合自行車的一個距離。所以現在在城市裡,短途出行時有人開始恢復騎自行車,那很方便。自行車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是的確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式。

更多新鮮的故事

敬請關注本期

《鳳凰大視野》之

「中國故事」

輯:伊梵、夏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他在衚衕里造了座山水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