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騙術與時俱進,你不進步活該被騙

騙術與時俱進,你不進步活該被騙

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努力提升學歷的彼得·潘

「書獃子」一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主要是用於形容那些沉浸在知識海洋里而變得不諳世事的人。而在大部分人的眼裡,那些啃了半輩子書的博士更是「書獃子」中的佼佼者,所以網上每次出現「某某博士被騙多少錢」的新聞,都會引發一堆「暴民」的瘋狂吐槽。

記得前一陣子看過一則新聞:

在浙江嘉興工作的博士生王某不曾料到,自己剛入股市,就陷入了騙局。去年3月,王某通過網路接觸一款炒股軟體,後被「客服人員」以各種名義要求轉賬匯款,王某最終將23萬元資金「送」進了騙子劉某口袋。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嫌犯稱該博士太好騙連自己都感到心虛。

至此,「博士生特好騙」就成行騙界的黃金鐵律。就在幾天前,又有一幫騙子運用這條不二法則,成功騙得一個女博士85萬元,這新聞也竄上了各大熱門頭條。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1月6日下午5時,正準備做實驗的饒源(化名)接到一個自稱是經偵民警的陌生女子的來電,並被其告知自己在12月29日於北京開了一張招商銀行的卡,涉嫌128萬元的非法洗錢。

當親眼看到清晰寫有自己名字和身份證號碼的 「刑事拘捕令」時,饒源徹底蒙住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饒源積極配合所謂的檢察官先後共把85萬元打入四個所謂的「國家賬號」,其中包括了自己的十幾萬元積蓄。

等到1月11日打入最後一筆25萬元時,她發現這些假的公檢法人員都聯繫不上了,才發覺自己上當,並來到六榕派出所報案,派出所當場受理此案。

其實,關於「博士被騙」的新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但為何此次饒源事件會引起這麼大反響呢?主要還是源於她但一句話,其稱泡在實驗室十年從不看朋友圈。

在信息化時代,社交網路如此發達的中國,你很難想像一個年輕人竟然過著零網路社交的生活,讓彼得·潘不禁想到聖賢的一句話:「大隱隱於世。」

饒源也承認: 「我是書獃子,太天真,特別天真,工作做得好,社會經驗太少,犯那麼低級錯誤。

也有人為女博士辯駁到:「這樣沉浸於科研事業、不懂世俗的『書獃子』,正是這個浮躁的時代下難能可貴的品質啊!

搞學術,就應該不問世事至不諳世事嗎?彼得·潘在此打個問號。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會遇到很多選擇,但基本都在各個矛盾之間尋找平衡點,而不是盲目拋棄某一項。我相信做學術和搞社交之間也存在這樣但平衡點,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求輕鬆二選一了而已。

而對於有些人借事開始奚落那些高學歷的人,如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高分低能」等等這些充滿挑釁色彩的辭彙,彼得·潘認為是極其不可取的。

其實,高學歷人群被騙的概率是極低的,只不過頂著高學歷的頭銜使其關注度更高,往往使人產生「博士容易騙」的錯覺而已。

普通人受騙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1

1月6日上午,謝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寶雞市刑警支隊警官陳明」。陳明說,去年12月30日,謝女士在北京大興區人民醫院為一名失蹤兒童辦理住院登記,「你涉嫌拐賣兒童,公安機關已將你列入抓捕名單。」經過一方說辭之後,謝女士相信了對方,她把打工攢的11萬多元以及3張信用卡能透支的額度,支付寶螞蟻借唄、微信微粒貸借款共14萬多元,於1月8日至11日匯入工行儲蓄卡。

2

1月10日,在東陽市區務工的一名外地女子王某向東陽市公安局白雲派出所報案,稱被騙了56000元錢。 騙子又出新花招,這次扮演的角色是「慈善家」,而且要給貧困山區「捐款」,王某信以為真,結果落入圈套。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騙子們一步步升級的騙術除了我們自身的機敏外,還要結合自己的社會經驗和知識,才可能將其拆穿。而如果你空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而沒有一定的是水平,遇到「科技感」稍強的騙術也未必招架的住。

而下面這個大快人心的例子,就是當騙子遇到程序員之後,反被智擒的典例:

在這個與電信詐騙犯鬥智斗勇的全過程,程序員全程機智應答,設陷下套,一步步將對方引入自己的節奏。最後直接控了詐騙犯的電腦,而且還用電腦攝像頭拍下了嫌犯的頭像畫面,人贓並獲。

試想,如果沒有硬實力,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有何能耐來反制騙子呢?

博士被騙不是因為傳說中的「讀書成呆」了,只不過缺乏更多的社會經驗。普通人被騙,不正說明空有社會經驗也不管用,頂不住騙子的花招。而程序員成功反制騙子,正是取兩者之長的一個典型例子。

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強調社會經驗比知識積累重要,其實學以致用才是硬道理。學習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而實踐是將理論產出的過程。沒有學習的輸入,也不會有後來更高的輸出。

而往往人們步入社會以後,更強調經驗積累而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從而進步空間一步步被擠壓,到後來遇到瓶頸。

比如設計馬車的匠人,依據經驗只會每天想著如何改進自己的馬車設計,讓馬兒更加省力,讓車子能坐得更舒服。他永遠不可能會做出一輛汽車出來,然而當馬車被汽車淘汰以後,他就事失業了。

而學習正是擴展瓶頸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如果馬車匠人跳出原有的經驗框架,通過學習新的東西,理解了蒸汽機,他或許可以將馬車的設計一部分結合到汽車設計中,從而設計出更出色的汽車。

所以,學習的作用不僅可以防騙,還能使自己跳出原本的困境,發現一個新的進步空間,從而改變自己的現狀。點開下方的【自考小程序】,用學習打破你的人生瓶頸,發掘更好的自己。

作者:彼得·潘

圖片來源:網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學習平台 的精彩文章:

這個讓王思聰、周鴻禕都自認「大撒幣」的爆紅節目,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力量

TAG:MBA學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