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JYP成韓國第二大娛樂集團:網生代的崛起和傳統偶像培養模式的衰落

JYP成韓國第二大娛樂集團:網生代的崛起和傳統偶像培養模式的衰落

編譯 | 李禾子

校對 | 李雪嬌

編輯 | 安西西

韓國市值排名前三的娛樂公司正在經歷一場排位的變化。

1月18日,根據彭博社報道,原本位列第三名的JYP Entertainment在本周內的市值增長了22%,達到了5520億韓元(5.16億美元),超過YG Entertainment成為韓國第二大娛樂集團;YG Entertainment目前的市值則為5380億韓元(5.06億美元),位列第三。與此同時,SM Entertainment依然以8290億韓元(7.79億美元)的市值排名第一。

JYP市值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旗下女子偶像團體TWICE的成功。TWICE在去年推出的四首單曲均登頂了韓國Gaon排行榜(第一個由韓國官方承認的音樂銷量排行榜,號稱是韓國最公正、公平、公開的音樂排行榜),另一支日文單曲也曾登頂日本公信單曲榜(Oricon Single Chart)。11月,這支九人團體也成為第一支成功登頂Billboard全球專輯榜、以及Billboard全球數字單曲銷售榜榜首的韓國K-pop女子組合。隨著今年1月專輯《Heart Shaker》的再版,TWICE的熱度預計還將得到一輪提升。

△JYP旗下女子偶像團體TWICE

總得來說,2017年是韓國娛樂產業圍繞男子偶像團體發展的一年,原因在於有很多女子偶像團體在這一年解散,其中就包括了JYP旗下的miss A和Wonder Girls(其單曲《Nobody》早年曾在中國風靡一時)。因此對於JYP來說,TWICE所取得的成績顯然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當然,JYP旗下的其他藝人也依然在為公司創造價值。2014年創團的男子組合GOT7在國際上有著一定的粉絲基礎,2017年發表的兩張EP無一例外地拿到了Billboard全球專輯榜的第一名;前miss A組合的成員裴秀智(Suzy)確認單飛發展後預計會在1月29日推出全新個人專輯;2015年以樂隊的形式創團的Day6也在2017年隨著其「Every DAY6」每月新曲計劃的進行,收割了一大票粉絲;通過參與JYP男團選拔真人秀節目《Stray Kids》預備出道的男子團體也被證明頗具潛力——他們的自製混音EP在截止1月20日的一周內成功打入Billboard全球專輯榜第二名。

△JYP2014年推出的男子組合GOT7

另一方面,SM Entertainment自其1995年創辦以來,一直都佔據著韓國娛樂產業的第一把交椅(其前身是1989年創辦的SM Studio)。當時,SM Entertainment的主要競爭對手是DSP Media(1991年創立,旗下有KARA、Rainbow、A-jax、April等知名組合),而JYP和YG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倚賴DSP的逐漸衰落,這一進程也隨著DSP旗下組合水晶男孩(DSP Media於1997年4月推出的韓國偶像男子組合,現屬YG)和Fin.K.L紛紛出走而加劇。

SM、JYP和YG三家公司大約在2007年前後形成了當前的格局,穩坐前三,控制著韓國K-pop產業的內容輸出。彼時,JYP成功打造了紅極一時的Wonder Girls,SM旗下的少女時代和YG旗下的BIGBANG也都成功打入市場。自那之後,SM、YG和JYP第一、二、三名的排位大約保持了十年之久。

而此次三巨頭的排位變化其實也反映出,在2017年,隨著行業標準變得越來越不確定,韓國K-pop產業的格局卻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從表現來看,不僅僅只有上述三大巨頭的藝人能成功圈粉,諸如曾被指過氣的防彈少年團(BTS,韓國BigHit Entertainment於2013年推出的男子演唱組合)在這一年迎來了起勢,從熱播的音樂選秀節目《Produce 101》第二季走出的男子演唱組合WANNA ONE(隸屬韓國YMC Entertainment旗下,2017年8月出道)也在逐漸上升。

△從熱播的音樂選秀節目《Produce 101》第二季走出的男子演唱組合WANNA ONE

對此,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K-pop產業的Suk-Young Kim博士指出,當前市場的偶像培養方式已經不同於三巨頭時代「自上而下」發展粉絲的的模式,在此模式下,巨頭們依靠自己的巨大名氣就可以成功使推出的新藝人得到粉絲關注和喜愛。相反的,目前的市場規律更符合「自下而上」,掌握話語權的已經不再是行業巨頭,而是存在於各個社交網路的草根網友。

「JYP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至少就市值而言),其實也說明了這個市場不存在永久的贏家和輸家,」Kim說道,「我們生活在沒有成功定律的時代,有時候暫時的失敗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人們都厭煩了大公司千篇一律的偶像培養模式。」

不過,Kim所指出的也並不是YG名次出現倒退的唯一原因。除了上述外因,一些內因也值得YG反思。例如,在對於如何填補中層藝人的空白上,YG還缺乏有效的手段,隨著2NEI(2009年出道,2016年宣布解散)的解散和BIGBANG的暫時休團,YG旗下諸如Blackpink、iKON和WINNER等出於中間層的藝人組合併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推廣。與此同時,YG 2017年推出的選秀綜藝《MIXNINE》也收視慘淡,根據Soompi的統計,該節目在11月26日播出的一期收視率僅有0.958。

△YG 2017年推出的選秀綜藝《MIXNINE》

BIGBANG長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他們不知疲倦地巡演。「儘管防彈少年團也非常勤奮地在美國等海外國家尋求媒體曝光,但我認為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偶像團體能企及BIGBANG的高度,」Kim如此評價道,「能夠維持長達10年的成功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們從各種巡演當中取得的巨大營收對於韓國K-pop產業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BIGBANG

BIGBANG在全球的地位從其巡演數據上便可知一二:此前他們的「Last Dance」巡演入場總人數高達76.6萬人,權志龍的「Act III: M.O.T.T.E.」個人全球巡演入場總人數也高達65.4萬人。相較之下,防彈少年團在2017年的「BTS Live Trilogy Episode III (Final Chapter): The Wings」巡演入場總人數明顯要少許多,達到了55萬人。

目前,BIGBANG的幾位成員中,T.O.P已經進入服役期(在此前他稱身陷吸毒醜聞),權志龍和東永裴也在今年將進入服兵役的年齡,姜大聲和勝利是否將入伍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就BIGBANG來說,他們的暫時休團或將給予YG以重創,Kim認為,「YG的成功與BIGBANG的成功是同步的。BIGBANG造就了YG,反之亦然。」

(本文編譯自Billboard)

本周輪值編輯:李禾子

商業|從「媒體」、「研究報告」到切入「企業服務」,音樂財經如何突破變現天花板?

商業| 大型偶像選秀節目爆紅背後的喜與憂,從韓國《Produce 101》說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從「直播間歌手」到「創作人」,三十而立,迴音哥的危機感是什麼?

TAG:音樂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