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防空導彈交付中國,半路為何返回?
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當今世界最強,中國已經求購多年。最近有消息顯示,S-400已經裝船運往中國,卻在半路上返回了。俄方解釋是因為遭遇了風暴,船隻受損,只好返回。但有一些網友對此持懷疑態度,以為又有貓膩。事實到底如何?
S-400防空導彈
據外媒報道,此次俄羅斯貨船遭遇的颶風名為「弗里德里克」,已達12級,數十年不遇。根據國際海事衛星顯示的情況,該船在海上漂流了一段時間,據稱貨倉和貨物甲板受損。俄方稱,正在評估受損情況,未受損的設備將運往中國,隨後補發其他設備。
S-400在反應速度、精度等方面,都比美國的「愛國者」PAC—3地空導彈系統要好,堪稱世界最強。最大射程400公里,可同時瞄準72個目標。從5米高度到數百公里超遠程的目標都能覆蓋,機動性也不錯,5到10分鐘就能展開戰鬥。它能發射8種不同類型的導彈,能反戰術彈道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也能打飛機。據稱,S-400還具有對付F-22等隱身戰機的能力。
承擔此次任務的貨船
正是因為S-400如此重要,俄羅斯總是給人一種惜售的感覺。即便是簽了合同,履行似乎也不積極。因此,這一次運輸船遭遇風暴返航,在外界看來就有點陰謀的味道。有中國網友評價,有路不走,為何非要繞道海上?還有人認為存在貓膩,是否要坐地起價?
實際上,俄羅斯媒體近來稱,俄羅斯在2014年合同的框架內,開始向中國提供S-400防空導彈系統,首批用於裝備一個團的S-400系統已發運。2017年,俄羅斯已對中國軍人進行了操作培訓。此次交付分為兩路。S-400導彈的發射車經陸路運往中國,配套的指揮系統、雷達、輔助設備、備用部件和工具包等走海路。
蘇-35
俄羅斯媒體還說,根據合同,俄方應在2016年底就首批交貨,但時間被數次推遲。俄方曾表示這是由於生產能力不足,需要優先保證俄軍裝備。
其實,無論是軍事裝備,還是能源合作,只要是處於賣方市場,俄羅斯經常會拿一把。有時候會在臨近簽合同時再生枝節,有時合同要求附帶條款,有時履行合同拖拖拉拉。無論對於中國、印度還是其他國家,這樣的事都沒少干。其目的無非是抬高價碼。這一次遭遇風暴被迫返航,是否為故伎重演?目前不好下結論,但因為有「前科」,被人懷疑也在所難免。
F-22除了關注熱點消息也喜歡研究股市!1月8號分享的盤龍葯業,2個交易日獲利20%1月10號分享的廣電運通也是有15%的收益!1月17號分享的永吉股份,截止目前強勢兩連版徽DS4818信,每個交易日分享三隻犇股。
如今,中國手裡的砝碼越來越多,如果俄方真的是演戲,中國不會被牽著鼻子走。蘇-35最終順利交付就是一個例子。目前來看,在軍售方面,中俄總體上還是互惠互利、合作愉快的。不管怎麼說,這次航線和運輸方式的暴露,還是會為下一步的運送帶來不確定性因素,多少令人擔心。


TAG:兜兜夢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