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最有收穫的閱讀書目!

2017年最有收穫的閱讀書目!

昨天,在開車的路上,腦海中突然閃現出2017年閱讀過的那些書,零零碎碎好些本,讓我有些興奮不已。晚上回到家,趕緊整理書架上那一排這一年來我翻得最多的圖書,統計下來有四十幾本,有歐美的,有台灣的,有大陸的,有日本的,這些書在這一年裡帶給我很多的收穫。

一、歐美作者寫的書

《夏日走過山間》這本是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繆爾的寫的,記錄了他一個夏天跟隨牧羊的隊伍去到西部內華達山脈的所見和所感。在我看來,繆爾真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描寫的那一株白花仙燈百合、那一片樹林中石頭上的光影、以及夏天天空中千變萬化的積雨雲,都是讓我走在山野的時候不斷回想起的意境,彷彿為我推開了一扇窗,帶我怎麼看自然的美!

約瑟夫的這兩本書應該是約瑟夫出的一些列書當中最經典的兩本,《與孩子共享自然》介紹的活動多,寫的相對簡單些,《教出孩子的生存力》介紹的活動相對少,寫的更加的具體。3月份的時候去大理參加greg的為期五天的「流水學習工作坊」,書中大部分的活動greg親自帶我們體驗了一把,我當時最大的感受是greg就是一折不扣地執行了書中的活動要領,原來約瑟夫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清楚,只是我們一開始get不到那個點。以至於後來每次帶這些活動,我都會先再看看約瑟夫是怎麼寫的,還蠻管用。

如約瑟夫所說,他也受到了繆爾很大的影響,因此他還專門寫了這本講述繆爾成長曆程的書,多讀繆爾的書真的很有魔力。《探索大地之心》是《教出孩子的生存力》書中講述到的一個活動,這本書里更具體的講述了操作的環節和要領。帶領約瑟夫的活動那麼多次,再加上自己被greg帶領的感受,我由衷地覺得海豚階段的活動是最能給我們帶來那些有意義的體驗的活動。

《怎樣觀察一棵樹》這本書帶給我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封面上的圖是鵝掌楸的果實,她講這個果就像由一層層刀片排列而成,陽光照射下來會反射太陽光,等到葉子落光,一個個果實就像是一支支點燃的蠟燭。閱讀完這些文字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觀察這些現象,以至於我觀察到一棵書中有講到的書,我會趕緊回來翻翻書,看看她是怎麼觀察和描寫的。

《森林秘境》這本書我很喜歡,在一個炎熱的夏日,我曾經和莽山烙鐵頭一起在樓下的樹下做過一次「一平米尋寶」的活動,也是在那次在樹下頭一次找到了鵝掌楸的果實。作者確實選了「一平米」做了為期一年的觀察,我是帶著疑問看這本書的,看完之後我相信了,因為作者的專業功底很深,一個小小的自然物都能帶來一長串背後現象的思考,給我一種學術、專業、又有趣的感受。

這本《林間最後的小孩》是我早期接觸自然教育時看的一本書,書中講到孩子天生愛自然,但是如果長期生活在於自然隔絕的狀態下,人們會更習慣於有插座的地方,讀完我很有緊迫感,一定要在孩子還天生愛自然的時候把孩子帶去自然。

二、台灣作者寫的書

接觸台灣的自然教育,是從綠色營參加徐仁修老師的培訓開始的,4月份,要去參加培訓之前,買了很多北大出的徐仁修老師的書,閱讀起來。這套是我最早閱讀的,《與大自然捉迷藏》這本,書中老師拍攝到的一些擬態,比如像石頭的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大自然小偵探》就更有趣了,真的是我們在大自然中都是小偵探,時常在觀察、思考、推理、分析中破獲大自然這本無字天書。

這一套當中,我最愛的是《猿吼季風林》,看完之後,讓我不由得對我的愛人更加溫柔有愛。書中講到台灣獼猴家族的故事,猴王的地位和責任,猴王與母猴的互動關係,母猴對小猴子的付出,讓我感悟了很多原始靈長類動物家庭內部的溫柔友愛,讓我覺得我們是母親,做好母親本來的樣子對家庭甚好。

《自然有情》和《荒野有歌》是我去台灣培訓時帶回來的,培訓中聽徐老師自然那麼美,我們要為自然寫詩歌,我就很想看《自然有情》。一花一草,一樹一葉,美麗的照片,再配上優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字,那是獻給我們眼睛最好的禮物,我也要做這樣的事情。《荒野有歌》是我在茉莉書店淘到的,帶回來閱讀後,真是讓我覺得如獲至寶,讓我可以學習那表達自己眼中看到心中感到的美的方式。

《荒野遊蹤》是野馬老師寫的,我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午夜閱讀完的,那感覺就是跟著野馬老師走了一趟。因為面對面接觸過野馬老師,他對自然的友善濃濃包圍了我,讀完就是那被愛包圍的感覺。在長青時,帶回來的盡量不採摘,實在要採摘就對它說一聲「謝謝」,我一直沿用至今。我後來想,這搞不好應該是野馬老師原創的吧。

《嘎嘎老師的昆蟲觀察記》我很喜歡,在得到這本書之前,我手上有的是昆蟲圖鑑的書,每次看完總覺得對形狀特徵的描述太多太專業化,而這本書解開了我心中很多的謎團,昆蟲為什麼要這麼做,它的目的是什麼,讓我覺得昆蟲的世界太有趣。

《野鳥好好看》,真的是野鳥好好看,作者從鳥的喙、鳥的尾巴、鳥的足、鳥的體型大小等多大角度分析了其中暗藏的玄機,一切融合他的親身觀察。讀完我感覺自己以前看鳥只看了個熱鬧,人家才是真正以門道的眼光在看鳥,確實要學習之。

《自然野趣DIY》也是我早期比較多閱讀的一本書,書中教了很多做自然藝術的方法,有些還挺簡單,比如自然的臉,神奇的是每個人用樹葉做的臉都跟本人的臉很像,一本不錯的自然手工類工具書。

《田園之秋》是陳冠學老師寫的,他辭去工作,去到台灣的鄉下過起田園生活,文字如作者一般很溫文爾雅。他描述夜燈之下的老鼠、帶著小鵪鶉的母鵪鶉、成群的麻雀,都讓我深深覺得關注自然,生活變得詩意而有趣。

三、大陸作者寫的書

劉華傑老師的這本《博物人生》,引起了我對詩經的極大興趣,他講到我們的前人雖然一個個不是科學家,但一個個都是博物學家。他對「蒹葭蒼蒼,在水一方」的意境分析,又講到「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映襯了窈窕淑女的完美身形,特別是講到他在北大未名湖觀察荇菜,一下子拉近了我們與古人的距離。後來我在寧波也找到了荇菜,現在的我正期待明年的花期和游在其中的??呢!

《草木情緣》簡直就是一篇長篇的博士論文,從詩經、楚辭、文學、食物等各個角度講述了古今的植物,對我去理解植物的今天和過去很有幫助,植物不是突然出現的,它也是有歷史的,讀了歷史,植物就會變得豐滿起來。

《中國鳥類觀察筆記》也是我比較早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剛從長青回來,見識到了紅腹錦雞的美麗,而這本書中正好講述了紅腹錦雞的歷史淵源和寓意,也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鳥的視角,結合文化和歷史去看鳥。

《四季啊,慢慢走》年糕寫的,讀到最後,我才發現原來年糕是女生,寫得比較簡單,但也挺有趣的,特別是講她們周末乘火車去郊區看花的經歷,真是有些覺得自己當年浪費了那麼多大好時光,要是能早點碰到徐仁修老師該多好!

這兩本書介紹了很多不同植物的性狀特徵,很多植物我之前都有觀察過,我發現任何一種植物任何一本書都沒有辦法講述完整,看不同的書可以打開我們看植物的多個視角。

《雲中的風鈴》和《甬城草木記》就是兩位寧波本土的博物愛好者寫的兩本書,我曾把這兩本當工具書,按圖索驥,總能有意料之中的收穫。我尋找到寧波的野生鴛鴦,就是依著《雲中的風鈴》的描述去尋找的。

四、日本作者的書

翻開這本《雜草記》,才發現這是日本作者寫的,這是我閱讀的第一本日本作品,讓我覺得很新鮮有趣。很多植物的名稱中日的叫法都是不一樣的,中文叫雞屎藤,日文叫屁糞葛,中文叫北美一枝黃,日文叫背高泡立草;中文叫博落回,日文叫竹似草;等等,這樣的閱讀很是打開我的思維,看到不一樣的視角很有趣。

【帶課老師

雪球

蘋果家創始人,資深自然引導師,北師大教育學碩士。自然觀察達人,課程開發者。

曾參與美國共享自然,綠色營,北歐森林教育等專業培訓,有著豐富的活動設計和帶領經驗。致力於通過自然體驗和自然觀察,引領孩子成為一個更有趣的人。

個人微信二維碼

蘋果家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GUOJIA安親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PINGGUOJIA安親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