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兒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

兒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是輸液的話題。現在家裡小寶貝一旦生病了,很多父母都認為輸液好的快,總是主動要求輸液。別傻了,你們真的了解輸液嗎?俗話說「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醫生來告訴我們!

輸液

輸液又名打點滴或者掛水。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葯在100ml以上)注射液。輸液的給藥方式能夠及時的將藥物送入血液,免去了藥物通過小腸被吸收再進入血液的步驟,可以讓藥物更快的發揮作用。

但是輸液是侵入性操作,相當於一個小型「手術」。輸液過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輸入本不屬於人體的藥物,這個過程中,輸液藥物、設備、環境、操作的無菌程度,都會影響輸液安全。所以輸液有風險,特別是對於兒童,這也是為什麼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吃藥的道理,你知道嗎?下面說給你聽。

1、輸液可能會有輸液反應,堵塞血管

輸液需要遵循無菌原則,並受到患者體質的影響,可能引起發熱、過敏性休克、靜脈炎等輸液反應。輸液的藥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們堵在細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2、輸液可能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2015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路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9.8萬份,較2014年增長5.3%。其中,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給葯途徑以靜脈注射為主,佔70%以上。

典型案例:近日在滬上一家三甲醫院兒科門診里,一位七八歲的男孩由奶奶爺爺領著來看病。經過診斷,孩子僅僅是普通的感冒引起發燒,醫生開了退燒藥給孩子,但奶奶「不依不撓」,「不行啊!我們每次來都要輸液的,能讓孩子感冒好得快點,也不會發熱了。不然,耽誤了學習,那可不好。」後來爺爺奶奶商量著帶孩子去其他醫院輸液,結果引起過敏反應險些送命。

3、輸液會降低寶寶免疫力

嬰幼兒或者孩童,身體處於發育成長期,本身免疫能力上就稍弱,如果體質不好,就很容易被傳染、感冒生病等,而輸液治療時,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孩子免疫力的罪魁禍首。

典型的例子:換季時,或者幼兒園有一兩個小朋友感冒生病,接下來就會有其他小朋友被傳染,尤其是體質稍差一些的孩子。更有一年四季總是感冒、發燒、咳嗽、流鼻涕不斷地孩子。

下面的話說給父母聽

孩子生病是很常見的,如果說吃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為了讓孩子快點好起來而給孩子打針,這樣不僅破壞了孩子的免疫力,也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果孩子一生病就帶著孩子打針,或是掛水的話,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此產生依賴性,以後生病的時候,吃藥就不會有效果了。

當然,如果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如嚴重的細菌性肺炎、腦膜炎、闌尾炎等,或者脫水較嚴重,腸胃不舒服,腹瀉和嘔吐都很嚴重,又吃不進去東西,為了避免脫水嚴重,這時需要輸液。並且,如果輸液開始,請不要離開孩子的視線,一旦發現異常,如呼吸急促、神志改變等立刻關輸液,同時呼叫醫生。

總的來說,一般情況下,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容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教你搞定腸道健康,告別口臭、色斑、大肚腩,為家人和自己收藏!

TAG:美容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