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矽谷走下神壇,科技精英迴流中國

矽谷走下神壇,科技精英迴流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之際,矽谷科技公司還在為「人才禁令」與華盛頓做著激烈的博弈,但是僱主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作為「全球職員」中最重要的力量,在矽谷的中國員工的心思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年輕人正在逃離

第一財經記者乘坐一班經舊金山返回上海的航班上發現,航班上的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在矽谷工作或者來自與矽谷有業務往來的中國科技公司。

坐在記者邊上的小張(化名)就是矽谷科技重鎮Sunnyville的一家光學企業的員工。2009年小張中途放棄了南京理工大學的碩博連讀,申請了美國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她連續兩年參加H1B工作簽證的抽籤,終於在決定回國的前一刻中籤,此後便留在矽谷工作,如今已經工作滿兩年。

不過,小張卻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回國的想法。她說道:「由於從事的工作行業的特殊性,每次回國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有一次因為審查持續長達一個月,甚至還作廢了機票。」小張邊說邊流露出了無奈。她繼續說道,「如果不是孩子剛剛出生,我真想立馬回國算了。父母年紀也大了,家裡就我一個孩子。」

小張是南京人,2017年8月,她剛剛與同去美國求學的丈夫有了孩子。此次回國辦事,小張不到半歲的孩子只能由公公婆婆來照看。

小張目前的狀態,也是陳越猛在十年前經歷過的。

陳越猛如今是上海翰臨科技的創始人、CEO,在矽谷工作生活長達十年之後,2013年,陳越猛帶著全家回到了上海,創立了這家智能可穿戴企業。在談及當年回國時的想法時,陳越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的專業是計算機,在矽谷就一直從事半導體行業。矽谷的創業大潮很早就開始了,但在研究了國內的市場之後,我立即做出決定,那裡的市場和機會都比矽谷大得多。」

在那些長期生活在矽谷的中國人的眼裡,這個地方一度是他們的夢想之地。但是,經歷了近幾年來科技的高速發展,如今中國的創業環境、消費市場和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雖然整體科研水平仍然無法超越美國,但是在人工智慧、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方面,正在加大腳步追逐甚至遙遙領先於美國。

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是BAT三大互聯網企業。但是這已非全部。今日頭條、滴滴出行這些新經濟下的互聯網公司的誕生令美國投資人都刮目相看。根據美國研究機構CBIsights的統計,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規模已經接近30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擁有獨角獸數量最多的國家。

此外,中國正在大力引進優秀的海外人才。從2008年起,中國政府就啟動了「千人計劃」的項目,每年引進1000個優秀的海外研究人員。而且隨著中國政府力推人工智慧戰略的實施,未來將在吸引相關行業繼續投入數百億美元鼓勵人才回歸。這些舉措也讓歸國人才感到了充分地被尊重。

在美國公司「難有作為」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國員工在美國公司中很少有擔任高層職位的,最常見的就是技術人員,比如軟體工程師。針對這種現象,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我去參觀很多企業,大多數負責接待我們的都是中國員工,而和我們面對面談判的都是外國人。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這些優秀人才真的是非常可惜,從主觀方面來看,這與中國員工從學生開始就比較安於現狀有關。」

一些不願再安於現狀的在矽谷工作的中國人已經開始行動。他們開始加強與國內企業和資本的聯繫,提前進行布局。

小宇(化名)在獲得了美國的汽車工程相關文憑後,曾在底特律的克萊斯勒工作,後又作為法拉第未來的員工加入了樂視汽車團隊。自離開樂視美國公司以來,小宇就一直在尋求與中國合伙人創立公司,主要研究與電動車相關的技術。

他在2017年曾多次往返於矽谷和深圳兩地。「我一直在找機會創業,國內市場很大,但是也參差不齊,一定要看準了再下手。所以長期來看回國是肯定的,只是要等待合適的機會。」小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另一位在矽谷工作多年的蘋果公司軟體工程師小亮(化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肯定是祖國建設好,和中國的大城市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大農村』。」他同時還透露,矽谷的稅收又增加了,這也增加了他回國的動力。「今年年初拿到了2018年的第一份工資,比兩周前少了數百美元,這個『萬稅』的國度。」小亮在他的朋友圈中感嘆道。

不過,讓小亮擔憂的是,國內生活成本已經攀高,而「996」的工作制度(早九點到晚九點,工作六天)相比美國強度更大。小亮覺得,若是回國還需要周全的計劃。

然而,為了處於技術的最前沿,保持視線不脫離全球頂尖的科技企業,中國的初創公司仍在不斷地湧入矽谷。中國新造車企奇點汽車本月15日就在矽谷成立了美國研究與創新中心,並聘請了曾在英特爾和百度美國公司任職的人工智慧領域的資深科學家黃浴博士擔任美國研發中心負責人。

百度近期也在矽谷增設了機器人和商業情報實驗室,並且聘請了三位世界級人工智慧領域專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和熊輝加入百度研究院。

也許,矽谷在中國人的眼裡已經變得平淡無奇,甚至破爛醜陋,它沒有微信支付,也看不到人臉識別,但不可否認,它仍然是全球科技大咖的雲集之地,擁有全球最好的科技公司和大學,企業的管理和運營也鮮有官僚主義和賄賂作假。

今天即使有中國人正在逃離拋棄矽谷,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全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已經融為一體,未來矽谷和中國也許能夠「共飲長江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Marc Jacobs宣布關閉倫敦旗艦店,那個大膽而激進品牌該如何重振?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