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會如何對待流感?

你會如何對待流感?

流感所思

小邱

近期,流感大範圍爆發,可以說到了肆孽的地步。不管是三甲醫院還是鄉鎮衛生院亦或是私人診所就診人數皆爆滿,有些醫院甚至連急診都需要等待五六個小時以上。往往因為感冒去醫院就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就診第一天),其中兒科門診尤為突出。輸液大廳更是擁擠忙碌,甚至有些病人取了藥劑還需要排隊等侯輸液。

這次流感風波卷襲中家裡孩子也未能倖免。發熱、咽痛、咳嗽、流鼻涕等癥狀來勢洶洶,趕緊帶著他們去醫院做具體檢查,結果出來是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若是往常必定急著讓醫生給他們輸液,那樣能快些病癒,孩子也能少受點罪。 然而,在此之前有幸結識了某市地區醫院從業二十多年的外科主任。他告訴我感冒發燒有90%都是屬於病毒性引起的,大多數都屬於自限性疾病(指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自動停止逐漸癒合),只需對症治療無需特殊(輸液)醫治,自身免疫通常會在一周左右自動全愈(生病期間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不過不管是何種病症最好都需要經由醫生診斷,才能對症下藥。

很多人遇到發熱第一時間就會想著輸液,覺得那樣能好的快點,實際則不然。醫院輸液一般都是使用抗生素(阿奇黴素和頭孢等),但事實上抗生素對病毒是沒有效果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預防進一步細菌感染,而輸液時輸入的大量液體才是真的有利於退燒 。且濫用抗生素會增強細菌的抗藥性,免疫系統也會產生依懶性,導致免疫力減低,影響人體建立完善免疫機制。就好比蚊香最初進入人民生活時,一小節蚊香就能殺死一群蚊子,當大量使用蚊香後蚊子對蚊香的成分產生了抵抗力(俗稱抗體),從而大大的降低蚊香的滅蚊效用。

實際上輸液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注射器是否嚴格消毒,藥液濃度、輸液速度,針管中是否混入氣泡等種種因素都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危險。長期輸液會刺激血管可能導致靜脈發芽、紅腫疼痛,甚至血管硬化。而且輸液是通過血液直接進入人體的,當出現不良反應時往往會因為沒有經過腸胃管道、缺少防禦系統的屏障導致來不及搶救。有時輸液的不良反應還有後發性 (指經過皮試無過敏癥狀,但輸完液的當天或過兩天才出現不良反應)。另外輸液時液體中的微顆粒通過血液直接進入體內,當這些微顆粒的直徑大於4微米時甚至會堵塞人體最小毛細血管造成肉芽腫。

在我國每年人均輸液多達8瓶,遠高於國際年人均輸液水平的2.5到3.3倍。有些發達國家甚至將輸液視為小手術,其危險性不言而喻。

既然輸液有那麼多的危害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它在我國成為最普遍的治療方式呢?這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病人自身原因(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追求更高效的治癒方式。特別是小孩,有些孩子不愛吃藥,家長迫於無奈只能選擇輸液。);另一方面是以葯養醫,醫生迫於科室壓力(醫院創收指標,將輸液與獎金掛鉤)主動選擇的,私人診所往往也都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畢竟輸液比吃藥的費用高了許多。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合理用藥原理。為了自身的健康請謹慎輸液,小感冒就輕易輸液無異於殺雞取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過程 的精彩文章:

TAG: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