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IC半導體迎來人工智慧「芯」風口

AI+IC半導體迎來人工智慧「芯」風口

半導體業是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的基石,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作為國家實力的戰略制高點,「AI +IC」人工智慧正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開創全新的發展形勢和機遇。

21日在IC咖啡「國際智慧科技產業峰會」行業大咖共聚探討集成電路行業熱點議題,對集成電路、物聯網、人工智慧暢談分享暢談觀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敏栩、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韋俊、南京市浦口區委常委浦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丁愛民、IC咖啡創始人胡運旺、CEO王欣宇為論壇開幕致詞。清芯華創投資公司投委會主席陳大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國家封測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於燮康等人發表行業演說。

阿里云:未來中國認知計算將佔世界一半

阿里雲智聯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在「物聯網:掀起一場認知革命」講話中,指出物聯網技術期本質是利用連接與感測器打通物理世界與雲世界;物聯網未來二十年,要賦予每一個物體以「AI」的能力。物聯網掀起認知革命過程就在於物聯網把物理世界抽象到模型世界,來認識更深的物理世界。

他預測,2030年,中國將會設計製造世界上80~90%的物聯網設備以及50%的雲計算。80%物聯網設備不僅製造在中國,也設計在中國。物聯網是高度碎片化的市場,必須有大量的工程師支援各種應用場景。中國知識挖掘的認知計算將佔據世界一半以上。

晶元價值在虛擬世界能被體現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在「風口浪尖上的中國半導體」的講話中分析了世界半導體「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表示中國會有機會出現巨型電子公司。唯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面臨著硬體無利潤、同質化高的挑戰,以及缺乏人才、缺乏創新的,需要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黃慶表示,中國現狀 「不差錢」創業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應用在圖像識別、語言分析將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新戰場。

復旦大學教授、硅典微聯合創始人徐鴻濤,以手機領域射頻技術為例,分析射頻技術在無線通訊領域的應用價值和發展趨勢。射頻技術與機器視覺的結合可以讓手勢識別的應用更廣比如說消費者利用各種手勢進入家門就可以讓家電進行不同的指令運作;空間互聯網未來在6G時代可以成為海陸空三維的無線/無限網路。

他認為,晶元在虛擬世界的價值是可以被體現的,以比特幣加密挖礦為例,運算晶元的價值可以完全體現。

關注DIGITIMES,產業資訊一手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IGITIMES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物聯網新趨勢六大預測

TAG:DIGI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