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年輕,怎麼會有「心臟病」?
立即關注「心血管健康講堂」,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隨著近些年網路上對於冠心病、心臟病的科普力度增強,大眾對這些心臟疾病的了解程度已經很到位了。但是,還有一種特殊的「心臟病」——心臟神經官能症,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什麼是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神經官能症,又被稱作功能性心臟不適,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類型,是由神經功能紊亂所引發的心血管癥狀。多發於青壯年(20-40歲),女性多見,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本病的主要表現是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常見癥狀為心悸、心前區痛、呼吸不暢和全身乏力。此外,還有易激動、失眠、多汗、頭暈等一般的神經官能症的癥狀。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增大,該症的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患症人群多為女性,青壯年多發
特點是什麼?
功能性心臟不適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雖然病人主觀感受自己的病症嚴重,但是客觀檢查(如物理檢查、心電圖、X光等)卻缺乏陽性體征。簡單來說,病人覺得自己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但是檢查結果卻顯示並無大礙。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病因
由於人的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神經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並由此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除此之外,過度勞累、運動過少導致循環系統循環不暢,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便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即本病。
如何區分神經官能症?
首先,正如前面所提到過的,這種心臟神經官能症與器質性心臟疾病不同,這類病症並不沒有客觀的器質性病變存在,很難從臨床上檢查出不同。其次,這些癥狀的致病因素通常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與重大事件有關,因此病程大多短暫(一般不超過半年),而且少有反覆發作。並且根據患者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不同,病程多遷延反覆。最後,如有身體不適,應該立即就醫。謹遵醫囑,好好保證身體健康!
如何預防及治療?
適當運動,有益健康
1、由於該病的誘因多為情緒方面的因素,所以我們最好能夠保持心情平穩舒暢,盡量調節負面的情緒,如憂慮、緊張、煩惱等,以預防該病症。如果已經患了心臟神經官能症,也不必過於緊張,更需要保持心情舒暢,不要太過焦躁。正如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心臟神經官能症的臨床檢查並不會出現太大異常,當醫生告訴我們「身體並無大礙」時,就不需要過度糾結,謹遵醫囑便好。
2、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是預防心臟神經官能症的好方法之一,例如打太極拳、慢走、慢跑等。年輕人可用步行樓梯代替乘坐電梯等進行適量運動。適度鍛煉有益於身體健康,也有利於人體循環系統的良好運作。
3、生活不規律是導致人體系統循環紊亂的一大因素。現在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常飲用濃茶、咖啡等咖啡因含量很高的飲料,會導致人們的作息混亂、無規律。並且,現在的生活條件富足,我們的飲食很容易油膩。要保證每天攝入一定量的蔬菜及水果,保證人體攝入的營養均衡。
4、心臟神經官能症看似只是小病,並沒有器質性病變。但它卻是心臟在向我們求救的重要信號。如果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將這種病症忽略,再加上情緒的不穩定,很可能引起其他類型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一類的心臟疾病)。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儘快確認、重視身體健康!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