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范蠡:拿捏分寸的高人

范蠡:拿捏分寸的高人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很「貪心」,他既要江山、更愛美人,還嗜金錢,但始終安然無恙。

他就是春秋時期的風雲人物范蠡!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人才外流(成語「楚材晉用」)現象非常普遍。范蠡本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由於出身貧賤,無法在講究門第和家世的楚國步入政壇,於是他便和好友文種投奔越國。在楚國的南部和東部,吳國和越國是新崛起的兩個國家,它們的仇殺和兼并,降下了五百多年春秋爭霸歷史的帷幕。非常有趣的是,兩國的謀臣(吳國是伍子胥和伯嚭)竟然都來自楚國,所以吳越爭霸實際上是楚國「智力信貸」、「人才轉讓」的結果,而除了范蠡,文種、伍子胥和伯嚭三個人都死於非命,以悲劇而告終。

《計然篇》相傳是范蠡所作,從中可以窺知范蠡既能功成名就、又能遠災避禍的修身處世秘訣。他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時勢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所以必須待時而動,順其自然。這就意味著,為人處世要精通時務,懂得「激流勇進」和「激流勇退」的道理。范蠡離開楚國,是因為懷才不遇,他選中越國,是因為敏銳地覺察到這個偏遠的酋長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和爭霸稱雄的志氣。

范蠡到達越國的時候,吳越兩國的仇恨已經難解難分。范蠡根據當時雙方的國力,曾建議越王勾踐不要急於兵戎相見。但勾踐起初對這位「外籍僑民」並不看重,他下令全國動員,征伐吳國。范蠡勸諫說:「請大王不要發兵。我聽說過:兵器就是兇器,作戰就是逆行,爭鬥就是下策。暗中圖謀逆行,喜歡玩弄兇器,用自身去嘗試種種下策,這樣做一定不利,老天爺會降罪懲罰的。」勾踐執意不聽,公元前494年率軍大舉攻吳,結果慘敗,只帶著五千殘兵退守會稽(今浙江紹興)。吃了苦頭的勾踐,開始對范蠡肅然起敬,認錯賠禮之後,請范蠡出主意收拾殘局。范蠡說:「想要保持盈盛的人,必須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想要節制事理的人,必須效法地道的因時制宜;想要平定傾覆的人,必須懂得人道的謙卑受益。現在既然打了敗仗,只有忍辱退讓,用謙卑的言辭和厚重禮物去向吳王求和,無論條件多麼苛刻,都得答應,哪怕你親自去給吳王當僕人。」勾踐依計而行,吳王夫差答應不滅亡越國,但越王勾踐必須入吳當人質。於是,文種留守越國,范蠡隨勾踐入臣於吳。

昔日王侯將相,今日淪為階下囚,其慘狀可想而知。勾踐在吳國能忍辱偷生三年,主要應歸功於范蠡以「忍」字為核心的規戒和點撥——「忍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小不忍則亂大謀」,「忍」是中國傳統修身美學的範疇之一,而范蠡所代表的,是最具有完美意義的忍。

三年苦熬之後,勾踐和范蠡重獲自由、回到越國。勾踐卧薪嘗膽,復仇心切,想請范蠡主持國政。范蠡很有自知之明,他回答說:「要說審時度勢用兵打仗,文種比不上我;可是治理百姓、使民富國強,我比不上文種。還是請文種來主持國政吧!」勾踐採納了范蠡的建議。至於復仇的事,范蠡認為吳王夫差正處於頂峰時期,不能急於求成,「君子報仇,十年不遲」,因此務必對吳國繼續假意臣服,而暗中積蓄實力,富國強兵,伺機而動。范蠡和文種對於削弱吳國的國力,有長遠而縝密的計劃:一是賄賂計,麻痹夫差的戒心;同時誘使他"高消費」,大興土木工程、大建樓堂館所,損耗國力;二是行施離間計,使夫差殺掉了忠直有謀的伍子胥;三是使用美人計,向吳王進獻美女西施,既獲取了情報,又消磨了吳王的雄心。

說起美人計,難免讓人想起那樁千古聚訟的公案,就是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這段佳話多半是傳說而非史實,在「英雄配美人」的模式中對范蠡作了另一種形式的補充性褒揚。

年復一年,吳越之間的力量對比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公元482年,吳王夫差率領精銳部隊北上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與中原諸侯會盟,國內空虛。范蠡告訴勾踐,可以乘機伐吳。勾踐拜范蠡為大將軍,迅速攻入吳國境內,殺死吳國的太子。遠在千里之外的夫差聽到消息,趕緊派人送來一份厚禮,請求講和。范蠡考慮到夫差還有不少精銳部隊,萬一他回師血戰,越國暫時還沒有勝利的成算,於是就同意講和退兵。之後,范蠡採用各種政治手腕,誘使夫差北上與齊、晉等國爭戰,消耗他的精銳部隊。公元前473年,時機完全成熟,范蠡徹底打垮了吳國軍隊,把夫差圍困在姑蘇(今江蘇蘇州)山上。夫差派使者公孫雄打著赤膊,跪著走路來到勾踐面前求情,請求放他一條生路。勾踐被夫差的可憐勁兒所打動,想答應下來。但是范蠡卻斷然說:

「我們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十二年,不就為了這一天嗎?上一次越國在會稽山戰敗,吳國放棄了消滅越國的良機。這一次,越國可不能重蹈覆轍,因心慈手軟而功虧一簣啊!」勾踐雖然覺得有道理,但還是不忍心,猶豫不決。范蠡於是傳令擊鼓進兵,宣稱自己全權代表越王去處置吳王。夫差見求和無望,就自殺了。

勾踐平定吳國後,乘勝北上,與齊、晉等諸侯會盟中原。天子周元王派人賞賜祭肉給勾踐,表示承認他東方霸主的地位。

范蠡辛辛苦苦謀划了二十多年,成功地輔助勾踐完成了復仇稱霸的事業。名有了,利來了,以後的日子預料將是金燦燦的榮華富貴。但是范蠡很清醒,他有自己的處世哲學,認為在盛大的名位之下,很難長安久居、無災無禍。幾十年與勾踐相處,他深知勾踐是個可以同患難卻不能共歡樂的君王,如果留戀功名利祿繼續任職,極容易引起勾踐的猜忌而遭不測。因此,范蠡毅然選擇了功成身退的道路,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他先寫了一封信給勾踐,信中說:「我聽說過:『主上有憂,臣下就該勞苦奔忙;主上受辱,臣下就該謝罪自殺。』從前您在會稽山受辱,我之所以沒有死,只是為協助您雪恥。現在恥辱已經雪除,我應該補上當初的處罰,請大王判我死罪。」勾踐看信以後說:「我將和你分享國家和政權,即使不能分國而治,也不能加罪於你呀!」范蠡又派人給勾踐捎去一封信:「君王所依從的是法律,我所依從的是志趣。」隨後不辭而別,秘密裝上輕便的珠玉寶物,帶著家人乘船泛遊湖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傳說中,那一葉扁舟上,還有「溫柔又可愛、美麗又大方」的西施,於是范蠡金戈鐵馬的生活經歷中平添了萬種柔情,一代風流人物載美泛湖,享樂人生,飄灑俊逸。

范蠡臨走的時候,曾勸文種也激流勇退,他對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的長相,脖子很長,嘴尖得像烏鴉,這種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同享樂,你還是離去為好。」但文種不以為然,最後果然被越王賜死。

古往今來,徹底看透君王的本性而且給予理論概括,並親身實踐去擺脫「伴君如伴虎」的被動局面,范蠡大概是第一個,而且是最成功、最突出的一個。只要存在著封建皇權,存在著獨裁統治,「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一條永恆的規律。漢朝的開國元勛和異姓王,得善終的有幾個?韓信雖然想到了范蠡的預言,但悔之晚矣。明太祖朱元璋大殺功臣,含冤而死的人有幾千幾萬?唯有一個宋太祖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對待臣下,算是難能可貴的仁慈之舉了。正因為歷來很少有人能把握住進與退的有機轉折,所以范蠡的泛舟江湖也就成為難以企及的修身典則。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對范蠡極為崇拜,曾高歌「少年早欲五湖去」,「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旁」,「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然而范蠡畢竟不是徹底隱逸、耐得住寂寞的人物,飽覽了山光水色之後,他飄海上岸,來到齊國,改名換姓,自稱「鴟夷子皮」,意思是自己就像盛酒的皮囊一樣,用起來可以很大,收起來又可以很小,伸縮自如——從這個名號來看,范蠡似乎也陶醉於自己的優勢和長處: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聰穎達觀,左右逢源。在齊國,他棄政經商,把才智從權力轉移向金錢,發家致富。開始時在海邊耕種,帶著兒子們合力整治家產,住了沒多久,就積攢了數十萬的財產。齊國人知道了他的名聲,想請他做卿相。范蠡喟然長嘆道:「住在家裡就能積聚千金,出去做官就能位至卿相,這雖是一個平民最得意的事情,可長久地接受尊顯的名聲並不是件好事啊!」於是他送還相印,把家產全分給親戚朋友和同鄉,只帶著幾件珍寶,秘密離開海邊,來到內陸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定居。

定陶在當時是天下的中心,交通發達,財貿興隆,是經商的理想場所。范蠡自稱是陶朱公,和家人一起另起爐灶,在耕種畜牧的同時,大力進行販進販出的商業活動。范蠡不僅在政治上善於審時度勢、伺機而動,在經商上也很精明,他通過囤積居奇和轉手倒賣,獲取利潤。住了沒多久,又積累了上億的財產,天下人都知道有富翁「陶朱公」。

隨著自己年事已高,范蠡在家庭內開始有意識有步驟地放權,把家產交給兒子們去經營,培養他們的能力。可是後來,他的第二個兒子為一起爭端殺了人,被囚在楚國。范蠡對家人說:「殺人償命,這是常理,可是我聽說過,家有千金的孩子,不應該在大庭廣眾前被處決。」於是派他的小兒子帶著錢財,準備到楚國去行賄搭救。可是,大兒子卻堅決要求由他去辦這件事,范蠡不答應,大兒子就說:「在家裡,長子有督導家事的義務,所以叫作『家督』。現在二弟有了死罪,父親不讓我去,竟派小弟去,那就是看不起我,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說著就想自殺。他母親趕緊出來勸范蠡說:「現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出老二,可是如果先逼死了老大,那該如何是好?」范蠡沒有辦法,只好不情願地派大兒子去了楚國。

大兒子到楚國後捨不得花錢,最後領回來的是弟弟的屍體。他母親和親戚朋友都很哀傷,只有范蠡鎮定自若,不悲不泣。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兒子死了我怎能不傷心,可是我早就知道老大會殺死他的弟弟,他不是不愛他弟弟,但是他對金錢看得太重、捨不得花啊!因為他小的時候就和我一起謀生,知道生活艱難,錢財來之不易,所以對捨棄財物看得很重。假使讓小兒子去,他生來就看見我很富有,坐堅車、乘良馬,只知道打獵遊玩,哪裡懂得錢財是怎樣積攢的?所以他能揮金如土,不吝惜錢財。我一直很想讓小兒子去,就是考慮到他能舍財救人,而大兒子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後落得這個結局。道理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好哀傷的!其實自從老大走那天起,我就日日夜夜在盼望喪車的到來!」作為一個父親,結合兒子們不同的生活經歷去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范蠡稱得上是精明的心理分析專家。他本可以正確指揮兒子各自發揮長處,無奈碰上了固執到以死相逼的大兒子。面對二難選擇,范蠡沒有粗暴地干涉,而樂天認命,盡量不讓一件災禍使全家永遠蒙上陰影。事後,為躲避聲名他搬遷了三次,但搬到哪裡就在哪裡成名,最後老死在定陶。范蠡飛黃騰達的時候不利令智昏,遭災受難的時候不哀傷沉淪,「勝不驕,敗不餒」,的確很有涵養,不愧是舒捲自如的「鴟夷子皮」。

說起智謀型的人物,諸葛亮的名聲不亞於范蠡,不過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忠勤可佳,但難免隱約給人以疲勞感,相比之下范蠡的人生卻逍遙舒展,洋溢著自由和美的氣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泉湖河 的精彩文章:

論三國時期的火攻

TAG:山泉湖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