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的悲劇,可能發生在5年後

比特幣的悲劇,可能發生在5年後

最近一段時間,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像得了癲癇病一樣,瘋狂上漲又大幅下跌。2017年底比特幣曾接近2萬美元一枚,在上周,因為監管方面的不利消息出現暴跌,最低時只有10000美元一枚,比去年最高峰跌去一半,其它類似的「幣」跟著下跌,跌幅甚至更大。

但很快,這些「幣」就從低位開始反彈。原因很簡單,因為歷史上每一次暴跌時買入的投資者後來都獲得了暴利,所以,很多人相信歷史會重演,故而勇敢地入市。

但是,對這些「虛擬貨幣」不利的消息仍然在源源不斷地從各地傳來。中國政府宣布公安部和工商總局將聯手打擊包括以「虛擬貨幣」為幌子進行的傳銷活動。韓國政府也在醞釀取締比特幣交易所。連一直對比特幣態度比較曖昧的日本,也傳出加強比特幣監管的聲音。

更不利的,並非比特幣熱門國家的法國、德國建議二十國集團在今年3月份的會議上討論比特幣監管的國際協調問題。二十國集團簡稱G20,目前是全球經濟治理和對話的主要平台,如果真把比特幣提交到這樣的會議上進行討論,說明全世界都已經意識到了比特幣炒作對金融秩序、對社會各方面的危害了。

比特幣價值為負數

關於比特幣的是是非非,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不信的人始終不信,迷戀它的人依然迷戀,可以說,兩拔人誰也改變不了誰的觀念。

毫無疑問,比特幣內在價值為0。這還是一種比較客氣的說法,如果考慮到「挖礦」這些行為,比特幣的社會價值就是負數了。比特幣挖礦需要非常高昂的電腦設備,耗費的電力驚人。有人計算過,截至2017年11月2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約為29.05TWh,耗費在比特幣挖礦上的電力,超過了159個國家的年度用電量,相當於阿根廷這樣中等國家一年的用電總和。

關於挖礦耗電的消息不少。早期,一些挖礦者跑到冰島去建立礦場,因為冰島這個國家電力供給充足,而且地處北極圈,氣候嚴寒,給「礦機」降溫的成本比較低。

近幾年來,光是已經報道出來的盜電挖礦的新聞,在中國就有近十來起,陝西延安、江蘇、安徽、浙江、黑龍江大慶都發生過巨額盜電的現象,有的一天就盜電上萬度。這種不能產生社會正價值,無意義浪費大量能源、破壞環境的行為,最終肯定會引起各個國家的注意。中國政府近期就對「挖礦」行為採取了行動,雖然沒有嚴厲打擊(主要是法律依據不足),但採取了勸退的措施,要知道,在中國公開地宣布「勸退」,算是比較嚴厲的監管手段了。

政府如不干預,各種「幣」能活幾十年

但是,內在價值為0甚至為負的東西,並不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馬上就會消失。巴菲特曾經警告說,比特幣最終會成為悲劇,儘管我相信巴菲特的判斷,但如果由市場自身發展,比特幣等各種「幣」很可能會在世界各地存活很長時間,甚至三、四十年都有可能。

筆者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從歷史上看,任何一種新奇的東西,非常酷的東西,就算完全是假的,只要它的群眾基礎好就會存活很久。

聽起來比比特幣還要荒誕不經的「月球房地產」生意,由一個美國人在1980年代「發明」之後,直到今天還有成交。而比特幣,從新奇程度、從激發人們的政治狂熱程度、從它的高科技外表迷惑程度,都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癲狂事件,它在世界各地很容易找到追隨者甚至狂熱的追隨者,所以,它的悲劇完全有條件在幾十年內不會「兌現」。

悲劇可能發生在5年後,原因是政府干預

但是在我看來,比特幣等各種「幣」最終還是會死於監管之手。

有的人說,政府之所以和比特幣們過不去,是因為比特幣太了不起了,直接威脅到了政府貨幣的地位,這未免誇大其辭。這種說法體現了比特幣粉絲們的過度自信。從規模上講,比特幣現在市值1000-2000億美元,與全球政府發行的百萬億美元貨幣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量級上。所以,各國打擊比特幣根本不是因為比特幣對政府貨幣產生了威脅,而是出於其它各種考慮。

回頭來看,政府對比特幣的態度是逐步變化的。最初政府並不管它,只是預防它成為洗錢和其它犯罪的工具。只要不用於這些,兩不相干,官員們也很少批評比特幣,甚至有些官員還把它當作新生事物,予以正面評價。

到了2017年,比特幣暴漲帶來的造富效應刺激了一大批造幣運動,首次代幣發行(ICO)活動瘋狂興起,對此,政府並沒有觀望多久就採取了措施,予以取締。接下來,由於挖礦導致的電力消耗越來越多,成了一個社會問題,中國政府又對「挖礦」採取了溫和但堅定的行動。

不僅中國,我們看到韓國、日本、法國、德國,都紛紛表態,準備進一步壓縮各種「幣」的空間。最近看到一個消息,說是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原因就是他準備取締比特幣交易所,這令韓國大媽非常生氣,許多人還指望通過炒作比特幣買房呢!

如果法國、德國的監管建議真的拿到G20會議上討論了,那對比特幣來說就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意味著謝幕開始進入倒計時了。當然,在這個階段不排除還有更瘋狂的行情。

各國監管行動越來越多,邏輯很簡單。就是因為比特幣對金融秩序、對環境保護、對社會秩序已經產生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如不制止負面作用會進一步擴大大。而比特幣作為一種新事物的啟發意義,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啟蒙作用,也已經完成了。比特幣有害無益或者說得一益而受百害,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各國政府將會逐步地取得共識。共識之後,就是各種行動。

比特幣作為貨幣烏托邦實驗,體現了人類的奇思妙想。在一定範圍內,這試驗體現了人類的理想主義精神,但超過了一定範圍它就變成了一場鬧劇。2017年見證了這場鬧劇的升級,也很可能是悲劇的開端。

(本文為UC名家專欄邀稿,禁止任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