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是人生的大智慧

佛教是人生的大智慧

在一次學術會議中,一位伊斯蘭教領袖對我談到,他們信仰的是神,佛教信仰的是智慧。他的見地甚至比信仰佛教的人都準確。這種智慧也體現在佛教的皈依對象上。其他宗教皈依最高的神,佛教是皈依「三寶」,即佛、法、僧。佛是創造佛教的教主,法是佛教教主所講說的真理,僧是按照佛法修行證到聖果的人,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但是三寶的核心、最高者是法寶。佛亦是由法寶出生,佛經言,三世諸佛皆皈依法寶。(《大方便佛報恩經》「佛以法為師,法是佛之母」)

法者,為宇宙人生本來具有的真理、真實、真相,並非佛所創造,而是佛經過修證實踐發明的。如同科學家發明規則、定律一樣,佛是發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而後如實講說。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最為明顯的兩大特徵:智慧和慈悲。其他宗教雖然也講慈悲,但佛教講得特別多。而且從精神本質上來看,佛教與儒家非常相近。儒家提倡三德:智、仁、勇。智指一種智慧,佛教中有很多像詩句一樣的偈語、偈子,表達著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財富。仁,儒家講愛人,佛教講慈悲。勇,儒家講勇敢無畏,佛教講精進。在這三方面二者是很相近的。今天我所講的,就是佛教最突出的智慧。佛教的智慧是人所發明的,佛教所信仰的佛與其他宗教所信仰的神不同,他是一個具體真實的歷史人物,2000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太子悉達多,覺悟成佛後稱為釋迦牟尼佛。佛,佛陀的簡稱,梵語Buddha,音譯為「布達」,布,覺悟,達,覺悟的人,佛陀即擁有圓滿智慧的覺者。作為一個人來講,他所獲得的智慧教化主要針對人,佛教產生於人間、立足人間,它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人生的問題,所講的智慧是人生的智慧,教給人們如何善待人生。在此,我將佛教的人生智慧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珍視人生,積極創造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佛教在對待人生態度上是消極、悲觀的,但這只是佛教的一方面。實際上,佛教在看待人生時,在所有宗教中是最積極的、是將人生價值肯定最高的宗教。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原罪,道教早期也認為人在一生下來時就承負著祖先們所犯的罪過,即「承負說」。佛教認為,人類在地球上是最高級的,而且在宇宙中也是最為寶貴的。佛教不信仰神,但承認宇宙中存在著諸多比人類高級得多的生命體,稱之為天。雖然天人壽命長、福報大,比人類自在的多,但佛教認為,從根本上,諸天是比不上地球人的。佛教中稱地球人為閻浮提人,閻浮提是古印度的一種樹,所結果實形狀很像地球。佛教認為,在所有的生命中,閻浮提人是最寶貴的。因為閻浮提人相比諸天以及其他動物具有一些非常寶貴的特點,最重要的表現在三個方面:

(1)勇猛強記。

人的思維發達,記憶能力強,能動性也特彆強,即儒家所講陽氣旺盛。在其他動物中,智商最高的黑猩猩也僅相當於兩三歲的小孩,無法與人類相比。人類這種強大的理性思維能力不但能夠探索外界,還能探索自身,使人超越人的現實存在。所以,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人是一個未完成的「X」。其他動物生下來即完成了其自身存在,而人在成長過程中最終究竟發展成什麼樣子,需要由人的所做作為來決定和完成自己。佛教認為,人類向上發展自己是沒有上限的,最為究竟圓滿的就是佛。人完成自己需要依靠自身這種很強的思維能力。

(2)很強的自制能力。

人類完成完善自己,還需要依靠很強的自制能力。即節制慾望、常修梵行。慾望猶如洪水猛獸,如果任其發展的話,人也就不能稱之為人。梵即清凈,梵行,就是指能夠節制自身慾望,進行清凈修行。人類恰好具備這種節制慾望的能力,具有能夠按照一定的理想,一定的道德規範或宗教信仰節制甚至斷除、超越慾望的能力。

(3)很強的創造能力。

在宇宙生命體當中,只有人具有創造能力。能夠創造物質財富、精神文明,而其他的只能享用、消費已有的。基督教重視「人獸之辯」,探討人與動物根本區別。認為人在其動物性一面上與其他動物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根本差別在於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動物」,所以人是能夠超越其動物性一面的。這種觀點與佛教基本相似。人的創造能力非但其他動物做不到,就是鬼神、甚至比人高級的諸天也無法與之相比。他們不能夠創造財富,更不能創造科學技術及大量的文化產品,人類的歷史就是人類全體不斷共同創造文明、創造文化的歷史。

很強的思維能力、很強的自制能力和很強的創造能力,這三種能力是人類最為寶貴的品質和特點。儒家也非常重視人的地位和能力,將其與天、地並列為「三才」之一,在這一點上跟佛教非常接近。佛教認為,雖然人不是最自在、最高級的生命體,但卻是最寶貴的。因為只有人具備這三種能力,而這三種能力的發展前途是沒有限量的,不僅對於人類整體是這樣,對於每一個個體也是如此。一個人只要擁有了智慧,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把自己生命的精神境界不斷提高這種發展前途也是沒有限量的。

所以佛經中反覆講人身的寶貴,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種寶貴、難得表現在兩方面:

(1)「盲龜浮木孔」。

佛經中將人身難得比喻為「盲龜浮木孔」:在茫茫大海上,有一隻瞎眼海龜在海上飄蕩,找不到一個可以安頓自己的家,偶然碰到一塊飄來的木頭,木頭上剛好有一個洞,而這個洞不大不小剛好可供這隻盲龜嵌入。這樣的幾率是非常小的。絕大多數海龜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和運氣。佛經認為,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能夠得到人身的幾率難度是大於「盲龜浮木孔」的。所以佛陀一再強調,要對生為人身、擁有三種寶貴特點發起大稀有難得寶貴之想。

(2)難得易失。

其難得的另一面還表現在「難得易失」上。因為人的壽命非常短暫,甚至比不上海龜、老鷹,佛經比喻為電光石火,極其無常。儘管人生來具有理性、反省自身及創造等能力,但其壽命的短暫、死亡的必然也顯示了人身可悲的一面。因此,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又將人比喻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蛆蟲的口中食」,以此顯示了人存在的悖論。

既然已經擁有了難得易失的人身,在理智發達的年輕時期,就要充分的認識這一點,既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理性、創造能力和節制能力,又要看到生命的無常、死亡的難料。「死亡學」認為,經歷過死亡或者對死亡經過深刻思考的人,往往更加珍惜人身、更加豁達、更加看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人生態度一般也會更加積極。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佛經中講得很多,稱為「義利」。義,即意義,利,即價值,對於只知道吃、睡享受,而不創造意義和價值的人,稱為「人身牛」,認為跟動物沒有區別,是「無義利」的人身存在。還有一類人意義和價值是負面的,只知道向社會索取、傷害或妨礙公共利益。因此,佛教認為,人生不可虛度,在年輕時就應該冷靜思考人生。首先要樹立珍視人生、積極創造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智慧。怎樣創造人生價值的智慧,是做人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大問題,這種智慧甚至比獲取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和緊迫,雖然知識和技能也是必需的,但擁有知識和技能有時並不能保證自己人生獲得幸福和成功。

如何獲取珍視人生、創造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智慧?這個問題佛教所提供的解決方法為觀修:如實觀察人的生、老、病、死,然後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究竟在什麼地方。佛教認為,意義所在之處為「安樂」。相當於現在所講「幸福」。認為獲得幸福、安樂,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佛教將這種安樂分為三種:

(1)現法安樂。

現法安樂,即今生當下獲得幸福自在。《雜阿含》第九一經中,佛為婆羅門青年郁舍迦說在家人須先有四種具足:一方便具足,謂「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努力學習知識技藝,從事農、商、工、政等正當職業為社會創造財富;二守護具足,謂善於保護財產;三善知識具足,在社會交往中要親近,交接有正見,有德行的良師益友,尤其是精神導師,同時遠離惡友;四正命具足,謂善於理財,收支平衡,不奢侈浪費。在財物用途上應分為四分(或六分):一分自食用(還要供養父母、親戚、朋友、奴僕等),二分營生,一分儲蓄等等。具有這四種具足,才能獲得「現法安樂」。

(2)後世安樂。

在佛教看來,僅僅獲得今生的幸福安樂是遠遠不夠的。有些觀點認為,只有今生沒有來世。這實際只是一種假設,是根據現在不究竟的科學知識所做的一種推論。實際上,死後究竟如何,根據現在的知識是沒有辦法下明確結論的。像愛因斯坦、恩格斯,他們認為,人死後是否有繼續的存在,就現在的科技、知識是不能貿然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結論的,它存在著兩種可能。佛教等一些宗教的觀點是其中一種可能,即人死後有一種精神是繼續存在,繼續延續的,所以認為精神是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督教、伊斯蘭教認為來世是更重要的,因為來世是永恆的,今生是短暫的。所以作為人,今天要為明天打算,今世要為來世打算。如何獲得後世安樂?佛也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即進一步勤修人天善法。首先,持戒增加道德修養,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其次,主要是布施,經常給予別人物質與精神上的幫助、能夠多從事或參與社會慈善事業。《雜阿含》九一經佛告郁舍迦,在家人慾得後世安樂,須有四種具足:一信具足,謂正信三寶,行三歸依。二戒具足,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三施具足,謂布施慈濟。四慧具足,謂如實知四聖諦等正法。

(3)究竟安樂。

佛教認為,獲得後世安樂也還是不夠的。因為後世安樂也還是短暫的。即使獲得了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的那種升天成仙,也還是一種生命存在,還是有生有死。即使壽命幾萬劫,最後也難逃死亡。所以還要追求一種究竟的安樂。所謂究竟安樂,包括兩方面:第一,永恆的生命,沒有滅亡。第二,絕對的自由,得大自在,獲得永恆的解脫與安樂。佛認為,這是人所應追求的最高價值。同時佛認為人經過修行是可以達到的,甚至今生現世就能實現。當然佛不要求人也不動員、強迫甚至引誘人去追求這種究竟安樂,佛陀只是根據個人需求意願不同,來教導、提供給人怎樣達到不同安樂的方法。

佛教還認為,如果想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僅僅追求個人的安樂是不夠的。大乘佛教認為,要具有一種菩薩精神,即給其他眾生以安樂,包括以上三種安樂,將此作為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佛教認為,這種菩薩道的精神是非常高尚和值得追求的,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通過服務社會、利益眾生達到佛教所講「莊嚴國土,利樂眾生」,即美化所生存的世界、環境,使所有眾生獲得安樂,佛教認為這才是人生最為究竟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二、如實知見、樹立正見的智慧。

佛教智慧的根本精神,即佛經經常所說「如實知見」。知,理性上的一種明白;見,如眼睛看到的一樣,是一種直覺的明白。這種智慧是一種不但從理性、而且還從直覺上明白世界真相的智慧。佛教認為,這種智慧是過好人生、獲得三種安樂所依靠的根本。所以佛講,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智慧是佛教的最高信仰,這種智慧就是「如實知見」的智慧。在這一點上,佛教與科學精神是基本一致的。

科學認為,世界有一個真相,這是它的出發點,只要掌握了規律、真相,就可以獲得自由。佛教也是這樣看待問題的。無論物質世界還是生命世界、精神世界都有其真相,而這些真相,人天生是不能認知的,且認知方式是有局限性和虛妄性的。因此,佛教的智慧應該看做是一種認識論,有人稱佛教是第一個對人的認識能力進行檢討的,如同科學家進行試驗前先要檢查儀器一樣,在認識世界前,首先對人類能否認識世界的能力進行冷靜的反省和檢查,看其是否能夠知曉世界及自身的真相。佛教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嚴密的「工作」,它所用的方法不是物質儀器,而是「智慧內求」的方法。即向內觀照自心。

獲得智慧有兩種辦法,一種向內,一種向外利用儀器。佛教所用的方法就是向內,認為人具有一種研究自身心靈的力量和能力,充分發揮這種能力,就可以獲得明白世界人生真相的智慧。通過這種檢討發現,人的認知方式是通過六個窗口,眼、耳、鼻、舌、身、意(意識)這六大感知器官獲取各自的信息,然後意識進行加工,如同計算機處理信息一樣。但是對人類感官所接受的信息進行考察發現,每一種感官都有很大局限性,如眼睛不能見到所有光,而看不見的東西不等於不存在,耳不能聽到所有聲音。西方有哲學家將人類認知世界比喻為被關在一個黑屋子裡,天花板上五道很狹窄的縫隙,通過這五道縫及其所透露出的光來接受其信息認識世界,進行重重猜想與研究。

因此,只通過六大感知器官永遠不能認識整個宇宙。其次,通過感官永遠無法認知自身的奧秘、心靈上的奧秘。大腦儲存各種信息,這些從感官上得到的有限的信息通過意識的處理往往會出現錯誤,這種錯誤有的是科學上的、有的是哲學上的、有的是價值觀人生觀上的,其中人生觀是最為要緊的。因為人生觀決定著人的道德和行為,人生觀一旦出現錯誤,在道德上就是不健全甚至會淪落為罪犯。佛教將人生觀、世界觀稱為「見」,即「見地」。錯誤的見地產生錯誤的行為。所以佛教認為,在認識到人身的寶貴价值後,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確立正見。正見,主要就是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如何確立正見?就是要「如實知見」,對我們人生觀世界觀上的各種錯誤認知進行修正。比如認為,自己與物質世界、外界環境沒有關聯,會導致環境污染;認為和別人沒有關聯,會導致種種犯罪;認為身體與心靈沒有關聯,會導致各種當今泛濫的身心病、精神病。如何「如實知見」?佛陀從一切現象中找到、歸納出了一個普遍規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然後以此規律再去觀察其他現象。這個規律就是緣起法則。緣起法則的基本含義是指人類所認知的一切現象都是各種條件、因緣的集合,沒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第一性的、永恆不變的東西。所有物質現象都不是本來就有的。所以,凡是依賴一定條件產生存在的東西,必然依賴所產生的條件消失而消失,必然有生有滅,有生有死。這是現象界不可避免的、不可改變的規律,適應於所有現象。

將緣起法則運用到社會,即一切行為活動都要遵循一種規律:因果規律。有一個活動必然產生一個結果,人的行為也如此。而且這種結果是遵循其本身自然的規律,並非按照人的主觀意志而運作。這種因果法則,佛教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佛經講,一個不相信因果的人可以無惡不作,因為他不考慮其行為對其自身以及對他人、尤其是對自己所產生的有害後果。這種因果法則是可以運用理性不斷觀察自然現象、社會現象而歸納證明的,只是很多人從主觀上不願意承認而已。實際上,相當長時間裡,中國社會的倫理道德維繫所依靠的一個是儒家的道德體系,一個是佛教的因果觀念。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兩千年來不相信佛教因果報應說的人,尤其下層社會是很少的。

如實知見的緣起法則不僅可以運用在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而且可以運用到其他各個學科領域。在觀察任何現象時,要觀察它的因緣,因為任何事物都是多種因緣、條件集合生起、發展、消滅的。因此,要把握一種事物及現象,就必須把握其相應的各種因緣、條件。例如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獲取成功所具備的各種條件,有一個不具足都無法達到。在現實世界中,因果是鐵的規律,在社會科學領域如此,在自然科學中更是嚴格,一點點誤差試驗就無法成功,可謂「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因此,因果法則可以指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的社會生活。一百年前佛教被介紹到歐洲時,馬克思恩格斯從印度朋友那裡了解到佛教基本教理後(沒有直接看佛教經典)認為,佛教是樸素的辯證法。人類的辯證法在古代發展最高的就是古希臘哲學和佛教。實際上,緣起法則所蘊含的理和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非常相近。

佛教沒有將這種樸素辯證法運用於自然科學,主要用於研究如何「如實知見」宇宙奧秘與獲得究竟的安樂。佛教將這種永恆安樂稱為涅槃,涅槃的積極意義即永恆的安樂與解脫。佛教主要精力即運用這種如實知見的智慧去探討宇宙的奧秘、心靈的奧秘,從中獲得一種可以達到涅槃的「道」。佛教自認為是找到了這種「道」。不僅僅是通過理性認識,更是通過佛與其無數弟子應用緣起法則,在寧靜狀態下深刻觀察生命的起源而得出的結論。緣起法則看似簡單,一般人也認為容易理解接受,但佛教卻是坐在那裡非常冷靜甚至將全部生命、精力都用於以此規律觀察世界、觀察自己身心。佛認為,在經過這樣的觀察,尤其是通過靜坐中運用緣起法則分析生命、身心世界構成,它的真實的本來面貌,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忽然開發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一般人是從來沒有經驗過的。

這種智慧主要有三方面的價值:第一,使人可以獲得涅槃、永恆安樂,解除死亡焦慮;第二,獲得無量身體——法身。法身,即與宇宙融為一體的身體,這個身體不會死亡,不受人間惡劣條件影響及疾病侵擾;第三,超越性智慧,能夠直接直觀如實知見宇宙人生的真相、本面。佛教認為,這種智慧通過所發現的「道」是可以修得的,而且很多佛教弟子都得到了親證。這種智慧對於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種安身立命之法。西方哲學家認為,宗教是專門給人提給安身立命之本的體系。雖然安身立命之本並不一定必須要用宗教來提供,但人必須要有這樣一個「本」,即運用人的理性對宇宙、人的特質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關係進行深刻思考觀察以後得出的整體智慧,它是人生的方向盤,缺乏這種智慧,人便失去了發展的明確方向,跟動物是沒有多大差別的。

三,如實知見自心,獲得心靈超脫的智慧。

佛教「如實知見」的範圍非常廣,它觀察的對象歸納為宇宙的基本元素: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從不同角度對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進行了歸納,包括生命現象、心靈現象、物質現象等一切現象。對於這一切現象都用緣起法則進行如實觀照,才能真實地把握它的真面。但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一點是觀察自心。佛教認為,在緣起中,在集起世界的各種因素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心。在佛教看來,整個世界尤其是人的命運、身心都是「心」所創造的成果。人的命運完全是人的自心所決定的,世界的樣相也是由心所決定的。所以,要在這個世界中獲得安樂自由,訣竅就是要如實知見自心。因為心是宇宙中已知現象中最複雜最高級的現象,比物質世界要高級複雜的多。但心靈現象,長期以來,尤其是四百多年來物質科學高度發達,一直到現在都受到普遍的忽略。研究心靈的機構比起研究物質的機構也是要少得多。心靈的複雜要高於物質,起著蘊藏、關鍵的作用。一般認為,心就是「心」,能如何如何等,卻很少對心的全體、蘊藏、深層進行思考。一百多年來,心理學家認為這個現象非常難於研究和把握,物質現象可以運用儀器觀測,而心靈現象雖然也可以藉助一定的儀器測量觀察,但心靈整體看不見摸不著難於測量,因此研究手段方法要比研究物質困難的多。但無論難度多大,這種研究是必需的。而佛教則認為,研究自心反而比物質要容易。因為人生來就具有一種能夠自知其心的能力,是一種本能,只不過沒有進行發揮發展而已。只要發揮這種本能,運用佛陀發現的方法,去研究和把握自己心靈,就可以知曉它的真相。這種研究幾乎不需要諸如實驗室、儀器、經費等各種條件,只要有心,在任何地方場所都可以自己研究。因此,佛教的主體精神、基本精神、主要精神,可以歸納為12個字:自知其心、自主其心、自凈其心。

首先,要自知其心。要對自心的真相有一個如實的把握。只有如實把握自心,才能做自心的主人,只有做到自心的主人,才能凈化自心,將自心中的一些黑暗、污穢的東西去掉。因此,佛教的學說,主要是一門研究自心的學問,中國佛教將佛教稱為內學,將其他哲學稱為外學。內學之意,即專門研究自己內心。南宋孝宗皇帝曾對儒釋道三教的社會功能進行過相當恰當的界定:以佛治心,以儒治世,以道治身(養生)。佛教的特長即「治心」,因此,佛教的主要用途就是來治心,而不是主要用來治世。佛教在「治心」上,體系非常龐大、學說非常複雜,以致於佛教一百多年前傳到西方時(心理學正值新興),心理學家看到佛教對於「心」的描述後非常吃驚,一直到現在,西方心理學界都不把佛教作為一種宗教,認為佛教是一種帶有某種宗教背景的心理學,認為佛陀是最早的心理大師。佛教的四聖諦,是最完備的心理治療方案,包含了病症、病因、藥方和保健。

佛教學說複雜,十多個宗派,各個學派的學說也並不完全一致,至少有十幾種體系。我將其做了一個整合,寫到了《佛教心理學》這本書中,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它介紹給當代中西方的心理學家。因為西方心理學家對於佛教關於心的學說非常感興趣,但他們要來學習佛教還是相當困難,一個人盡畢生精力鑽研佛學,也只能是某一個宗派或者某一段歷史,將所有佛教研究透徹,在學界一般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佛教博大精深,經典多、道理深。大體上,我將佛教中關於心的描述歸納定義為「多功能多層次的集合體」,一般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關於心,人們一般認識是心理活動、認知、情緒、感情等表面活動。實際上,心是一個巨系統,甚至是一個超巨系統,並不在大腦中或者心臟中哪個位置,它是同宇宙一樣大、場態的,具有一種非常複雜的結構,既有表面的心理活動,又有深層的心識活動。對於深層的心識活動,佛教唯識學有詳細的揭示。日常所說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認知能力之下,還有兩層到三層深層心識,這種深層心識在決定人的念頭、意向、情緒上起著關鍵性作用,而已有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有人認為,念頭是自己決定的,譬如商品購買、戀愛中喜歡誰不喜歡誰等,是由自己決定的,實際上不是,在自身決定作出之前,這些念頭已經猶如電腦一樣早已編碼,是一個複雜的計算程序,是大腦中儲存的各種信息複雜變化的結果。現代研究認為,人的性格、想法、念頭,40%由基因決定。而各種心理活動,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編碼編好的。佛教認為,人類很多的不自主的心理活動都是有害無益的。佛法將這種負面的心理活動稱之為「煩惱」。

佛教中的「煩惱」與現代漢語中的「煩惱」有些不同,範圍要廣一些。它指所有使人心不能寧靜安寧的、從表層到深層的心理活動。這些負面活動佛教認為要比有益的、正面的心理活動多得多。佛教將這種煩惱活動稱為「使」(押解罪犯的公差)。這種自心所起的煩惱、情緒能驅使人不得自由。如人貪愛某種東西,猶如吸毒上癮一樣內心有一種驅使力量。人在某種刺激下產生快樂,是因為體內產生了一種多巴胺的物質。當這種物質的分泌、力量不斷減弱時,就要尋求更大的刺激,如此便驅使人不斷追求,永遠也不會滿足。所謂慾望難填。而生氣嗔恨、嫉妒等不良情緒,儘管知道其對身體、身心以及對自己工作、社會交往的危害性,雖然不願意,但控制很難,徹底改掉更難。因為從佛教觀點來看,這些煩惱是俱生煩惱,即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或者一種業已形成的反應機制,是不由自主的。因此,佛教認為,所有的修行,歸根結底就是修心。

如何修心?即自主其心。將有害的負面的心理活動去除,或者適當節制。情緒產生行為,負面情緒產生負面行為,所有罪過都是來源於負面的情緒。而煩惱的總根子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如現實生活中,對於對方的不尊重會生氣,是因為極力在保護自我的尊嚴及自我意義;嫉妒是認為別人的成功侵犯了內心的自我。佛教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的煩惱根子不除,運用心理治療、道德約束等控制情緒,雖然有一定作用但不能除根,所有宗教信仰及心理治療可以有效但都不能除根,除非改變自我中心的立場與心理結構。但如何改變這種天生的性能及機制?佛教認為,只有如實知見的智慧能夠除根。這種如實知見的智慧才是佛法所特有的、最寶貴的智慧,要如實知見到諸法無我。人們往往錯誤執著有一個永恆常在的我,如性格是我,內心靈魂是我,地位名利是我,五蘊是我,佛教對這些說法都予以一一批判,認為這些自我都是沒有的。如果認識不到諸法無我,從根本上來說,即使成就巨大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所認為的「自我」是無常的、非永恆不變的,所謂的成功在宇宙中只是電光一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的,是一種可悲的事情。

這種諸法無我的智慧,如實知見,如實觀修,到達一定程度時會跟諸法無我的真實相應,完全契合一致時,會產生奇異的身心效應,獲得究竟的安樂解脫。這種解脫才是真正的自我,才是永恆、自主的。這種生命、身心的自覺變革,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潛能,是人心靈潛能的一種開發。我認為,這是佛教最有價值,最值得珍視的東西,跟宗教的形式沒有多大關係。很多科學家、哲學家都逐漸認識到佛教的這種智慧。西方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考察了歷史上所有宗教、哲學體系後預言,未來能夠將全人類結為一體的精神紐帶,只有東方大乘佛教,其智慧與慈悲才能承擔,同時能夠解決人類現在存在的各種問題,是化解危機矛盾、解除煩惱痛苦、獲取究竟安樂的安身立命之本。

(文自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陳兵教授)

========== END ==========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秘訣】打坐到通脈

TAG:善育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