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多寶塔必學的六個字

學習多寶塔必學的六個字

多寶塔練習次數最多的六個字

大、唐、西、京、千、福

這六字寫下來,有幾點感受:

第一,寫字時,要特別注意每一個部分所處的位置,最好能找到一個參考的點;

第二,寫字不像很正常,誰也不能模仿得一模一樣,關鍵學會筆法和結體;

第三,寫完字也不必總是和原貼對比,可以過上一段時間再看,可能會感覺並沒有那麼丑或者那麼彆扭,因為眼睛一直看著原貼,自然對於自己的字難免會感覺有些彆扭欠缺,其實原貼看久了也會有類似情況。

最後,一定要參照原貼,有一部分字帖是通過電腦處理後的,往往比字帖會少那麼一點筆意。所以直接參看一些碑帖,效果可能會更好。

第一字 大

橫劃直接向右下方落筆,再緩緩向右上方行筆,過程中需注意粗細變化,末端收尾頓筆要與起筆處大小均衡,避免造成重心不平。

撇劃要注意和橫劃交叉的位置,並非處於正中,而是略微偏左,因為顏體大多捺比較重,這樣向左偏,可以更好的平衡字體。

我的大字,捺不夠直,撇和捺之間的角度不夠大。

第二字 唐

寫唐字容易將其寫成扁平狀,或者字體太胖,仔細看,其實唐字相對瘦長,撇划下來盡量圓滑一些,一筆而成,勿要塗改;

再者,注意每個橫劃的間隔,近似相當,太疏太密都會使得字體彆扭,另外,底部的「口」大小要適中,有一個訣竅是,左右兩短豎分別找到和上面相對應的位置,且左細右粗。

我的唐字其實還是稍微有些偏胖,底部的口字也還是略微偏大了一點。

第三字 西

西字看似容易,其實不然,首先,字體略微朝右上方傾斜,第一筆的橫劃露鋒入筆,不宜過長,和底部的橫劃長度相當。第一筆的傾斜程度便決定了整個字體的傾斜,所以需要看好位置再下筆。

左豎的位置大體垂直於橫劃,中間細橫要直,稍微從粗到細變化,稍稍抬筆重頓筆再向左下方行筆藏鋒回收,中間的兩個豎位置間隔要相當。

我的西字,一方面是傾斜度不夠,其次,下半部不夠扁,短豎寫得稍微長了一些,本身是一個扁平型的字,寫得到有些立起來了。另外則是左右對比還是不夠明顯。

第四字 京

寫京字上的點盡量一筆完成,勿要為了寫成和字帖一樣的點而可以塗畫,筆法大致是逆鋒起筆後向右下方慢慢行筆,待至轉折處向下輕輕按筆再回鋒收筆。

京字的上、中部同寫西字類似,底部的小字要穩正,左右兩點注意迴環呼應。

我的京字,傾斜度不夠,中間的曰字不夠寬,顯得有些單薄。

第五字 千

千字的短撇並非處於正中位置,應該要稍稍偏左,所以橫劃要寫在正中,且以正中為對稱點,慢慢進行粗細變化。

豎劃在短撇的頭部位置,經過橫劃正中,逆鋒入筆向下慢行,提筆出鋒。另,撇和橫之間的位置不宜太寬。

我的千字,撇橫間距略微有些過寬,撇也略微有些過了一點,仔細對比下來,失去了原貼的勁道感。

第六字 福

福字重心大致在「口」左上角,和「田」之間的空白處,所以對應田字格上可將重心置於此,同時便可在大致心中確定左右兩部分的位置,避免出現太松疏或者過於緊縮的情況。

福字本身給人就有「福喜」之感,自然要舒展大氣,不過,整體上筆法還是較為簡單,只需要注意筆畫粗細,以及右邊三個部分之間的距離間隔大小,另外,「田」字不宜太大。

同千字一樣,我的福字,也少了乾淨利落之感,其實因為田字的橫折沒有處理好,整個字體的位置筆畫還不到位,所以對比下來,總感覺有些欠缺。

文末寄語

他人的經驗不一定就是良藥,尤其在練字上,多看古人字帖遠比拿著字到處求人指正會更好。

ps:還是和以前一樣

你可以發一張作品(練習稿)給我,

然後發送「交換」試試看吧

會有驚喜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字八法 的精彩文章:

TAG:永字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