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助劉秀成就大業:解凍河水會結冰,白衣老者指點迷津

天助劉秀成就大業:解凍河水會結冰,白衣老者指點迷津

原標題:天助劉秀成就大業:解凍河水會結冰,白衣老者指點迷津


飢腸轆轆的劉秀一行人冒充邯鄲使者在客館內吃飽喝足後,繼續逃亡。


為了躲避王朗的追殺,沿途即便有城鎮他們也不敢進去,只能在野外頂霜冒雪,日夜兼程,人人被凍得手腳生瘡,滿面裂痕,狼狽至極。


如此又走了一段時日,劉秀一行人終於來到下曲陽。


下曲陽位於現今的河北晉州市鼓城村附近,西漢元始二年置縣,隸屬於冀州巨鹿郡。中平元年,張角和張梁、張寶兄弟在下曲陽、廣宗、巨鹿等地率數十萬農民起義,爆發了史上有名的黃巾大起義。同年六月,董卓率官軍在下曲陽進攻農民起義軍,被黃巾軍打得大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下曲陽之戰。


言歸正傳,話說劉秀一行人前腳剛到下曲陽,便聽說王朗的追兵也即將趕到。劉秀的隨從官員都很害怕,準備渡過滹沱河繼續逃竄。劉秀於是派人前去探查滹沱河是否可以渡行。


此時天氣稍有轉暖,河面上原本的厚厚冰層已經開始解凍。所以,那位被派去探聽消息的官員回來報告說:「滹沱河的河面已經解凍,冰隨水流,沒有船隻可以渡河。」


劉秀不甘心,又派王霸前去探查。這個王霸,就是之前在薊城被派去招募士兵而被街上行人嘲笑挖苦的那位。


王霸前往探查了一番,發現滹沱河果然如先前的官員所說,河面解凍不適宜渡河。但這王霸頗有心思,他擔心劉秀的隨從屬官軍心離散,回來謊稱說:「河水結冰,堅實可渡。」


劉秀的隨從屬官聞言都很高興,劉秀也拍著大腿哈哈大笑說:「之前去探查的官吏果然瞎說!」言罷,當即命令王霸為渡河監護,一行人急匆匆地向滹沱河進發。


此時,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等劉秀他們來到河畔,原本已經開始解凍的河面,竟然又重新結冰了。


為什麼?管他呢,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去追究箇中原因?渡河要緊。


於是,劉秀等人開始渡河。重新結冰的河面濕滑難行,劉秀等人真正體驗了一回如露薄冰的感覺。待劉秀爬上河岸,回頭望去,卻見剛才還是行走的河中冰面開始融解,緊接著,只聽河面上發出「咔咔」數聲巨響,走在隊伍最後的幾名騎士連驚呼都來不及發出,便紛紛掉進冰冷的河裡,濺起朵朵水花。


劉秀趕緊組織救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幾名掉進河裡的騎士都拉上了岸,然後繼續北上。

行至南宮,天降瓢盆大雨,無法趕路,恰巧路邊有一個無人居住的空屋子,劉秀等進入空屋子避雨,馮異抱來柴草,鄧禹點燃火,劉秀對灶烤衣,沉默不語,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熬到雨停,劉秀收拾心情,領著隨從屬官接著趕路。不多日,便來到下博城西。


下博治所在現今的河北深州市東南,漢初置下博縣,屬信都國。東漢永平十五年,信都國改為樂成國;延光元年,信都國又改為安平國,下博縣所屬隨之變更。唐朝時,下博縣曾分屬河北道的深州或冀州所轄。宋代,在原深州一帶置靜安軍,下博縣歸入其中,更名為靜安縣。

到了下博城西,劉秀等人開始驚惶迷惑,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就在此時,又有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位身著白衣,仙風道骨的老人站在路旁,為劉秀等人指點迷津。他指著前面的路,道:「努力干吧!信都郡是長安的門戶,離這裡還有八十里。」



這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劉秀聞言恍然大悟,立即帶領隨從屬官奔赴信都郡。因為在當時,下博縣周圍各郡都已投降王郎,只有信都、和戎兩郡不肯歸附。


信都郡地處現今河北省冀州市一帶,郡守任光,字伯卿,原為南陽宛城小吏,公元二十三年劉縯攻破宛城後,投靠漢軍,隨後參加了劉秀領導的昆陽之戰。更始元年,被封為信都郡太守。劉秀稱帝後,封任光為阿陵侯,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一,這是後話。


就在劉秀奔赴信都郡時,任光也正在發愁。畢竟,周圍的郡城都是王朗的勢力,信都郡已成孤城。要他任光獨守孤城,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當他聽到劉秀前來的消息,十分高興,馬上組織官民出城迎接,齊呼萬歲。



和戎郡的郡守邳肜聽到消息,也趕到信都郡,與劉秀、任光等人共同商議下一步的對策。參與商議的人,大多數主張應該派信都郡的兵力護送劉秀西回長安,而邳肜卻主張劉秀應該留下來討伐王朗。


他對劉秀說:「吏民歌吟思漢久矣,故更始舉尊號而天下響應,三輔清宮除道以迎之。今卜者王郎,假名因勢,驅集烏合之眾,遂振燕、趙之地,無有根本之固。明公奮二郡之兵以討之,何患不克!今釋此而歸,豈徒空失河北,必更驚動三輔,墮損威重,非計之得者也。若明公無復征伐之意,則雖信都之兵,猶難會也。何者?明公既西,則邯鄲勢成,民不肯捐父母、背成主而千里送公,其離散亡逃可必也!」


劉秀深以為然,遂決定留在信都郡,並以信都郡為基地,開啟了反攻王朗,收復黃河以北地區的大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光武帝的城府到底有多深?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