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上空的魔影:日本航空隊最大編製是什麼?多大規模?

中國上空的魔影:日本航空隊最大編製是什麼?多大規模?

文 | 白孟宸

1939 年6 月,江西日本陸軍機場,日軍少年航空兵登上一架九八式輕型轟炸機

在抗戰時期,日本的空軍是由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組成的,1937年前後,日軍的陸航和海航共裝備了超過2200架戰機,其中超過850架被投入到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在這一年,日本共生產了1500架飛機,到1944年,日本的飛機生產能力增至2.4萬架。而同樣是在1937年,中國僅有各型作戰飛機305架,全部是從國外採購的。

日本最初的航空隊是以訓練和論證為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在1914年對德國在青島的殖民地發動了襲擊,在這次兩棲登陸作戰中,日本陸軍航空隊編為「青島派遣航空隊」,第一次參加了作戰。1918年日本陸軍航空部組建。在日本國內一大批貴族和陸軍高層的推動下,1925年(大正14年)在宇垣大裁軍的風口浪尖上,陸航部得以升格為陸航本部。此前的1922年日本陸軍將航空大隊改編為「飛行大隊」,兩年後再次被改編為「飛行聯隊」,至1930年(昭和5年)日本陸航已經擁有了8個聯隊的兵力。

1930年的日本陸航已經不再是嗷嗷待哺的「雛鷲」,逐漸將貪婪的眼光盯在蘇聯空軍身上,後者在日本對蘇俄的武裝干涉中表現極為活躍,給日軍造成巨大困擾。30年代,蘇聯和日本的航空技術水平都算不上世界一流,但是蘇聯的工業化和大規模生產做得較好,人力資源也更為豐富,日本陸航本部認為與紅軍拼消耗是不明智的,因此決定通過將航空部隊與基地分離的方式增強航空部隊的機動性,依靠快速前線機場展開,攻紅軍不備,這種偷襲戰術與德國閃電戰在使用航空力量方面的設想不謀而合。

為了滿足侵略中國的軍事需求,更為了使日本陸航不再被束縛在機場上,1937年,日本陸航開始在蘇日對峙的前線中國東北,以及中國華北、華中等地組建擁有獨立支援地勤甚至是機場高炮部隊,能夠脫離機場獨立機動作戰的飛行戰隊。各飛行戰隊手中的日常地勤維護人員、擁有大修能力的野戰工廠以及機場地面防禦部隊都被統一編為「飛機場大隊」。

在1937—1939年日本陸軍航空隊最大的編製是「飛行集團」,這個編製的規模基本相當於德國空軍的戰區航空隊。日軍的飛行集團由兩個以上的飛行團構成,飛行團下屬編製為飛行戰隊。由於飛行團一般不會混編不同用途的戰機,其職能要麼是制空要麼是對地攻擊,因此其編製時常根據戰況發生改變,但飛行集團一般會下轄十個飛行戰隊,每個飛行戰隊後來被分為三個飛行中隊。日本的飛行中隊裝備戰鬥機的標準配置為10架,實際為8—12架,使用轟炸機或者觀測機時則只配備6架,實際一般不會多於8架,也不會少於4架。

從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日本陸軍航空兵的編製,時常根據戰場情況進行變化。比如飛行戰隊這個編製,是1938年從飛行大隊和聯隊改編而來。飛行集團的編製最早出現在1939年,例如在1939年前後駐守中國東北的日本陸軍航空兵第二飛行集團,是在當年3月與日本本土的第一飛行集團同時編成,1942年4月就被第二飛行集團改編為第二飛行師團(「鷲師團」),其下轄的各戰隊始終是變幻莫測。

1939 年10 月7 日,協助日軍海軍陸戰隊進攻廣東中山的飛機從空中飛過

抗戰爆發前後,日本的航空技術水平並沒有引起歐美航空強國的警覺,這一時期日軍的主戰戰機,大多數仍然裝備了從西方引進的子系統,甚至整個設計都是由西方飛機公司完成的。以Ki-27中島九七式戰鬥機為例,它的發動機和主戰武器都是從英國引入的,其「ハ1乙」發動機是中島公司通過仿製英國布里斯托爾木星(Bristol Jupiter)製造的本國先進發動機,最大功率超過710馬力,最高時速達470公里,超過抗戰初期中國能夠獲得的大部分戰鬥機,甚至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裝備的I-16式戰鬥機最高時速也僅有454公里。由於日本航空界走得是「輕量化路線」,Ki-27機體質量只有1790公斤,因此無論是翼載和機動性,還是格鬥性能,Ki-27都十分出色。而在火力裝備上,Ki-27裝備了兩挺7.7毫米的八九式航空機槍,這款機器是英制維克斯E型航空機槍的仿製品,破壞力相當有限,遭遇霍克III和I-16這樣防護性能優秀的戰機時,很難發揮作用。但總體比較,日後被盟軍取名「Nate」的Ki-27在與霍克III或I-16的格鬥能夠稍佔上風。此外,日本陸軍航空隊中還大量使用著已經落伍的Ki-10九五式戰鬥機,這款雙翼戰鬥機是川崎重工的著名設計師土井武夫在1935年設計的。作為1937年中日空戰初期日方的主力,Ki-10能夠壓倒蘇聯援華的早期型I-15,甚至在面對裝備M-22發動機的I-16時都有拚死一搏翻盤的機會,不過等蘇聯戰機改用了性能更為優秀的M-25發動機,Ki-10那只有400公里的時速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隨著抗日戰爭進入1941年,日本陸軍航空隊開始裝備Ki-43式戰鬥機為代表的先進戰機,而此時中國卻處於蘇援已經消耗殆盡而美援尚未到達的「青黃不接」階段,加上日本海軍航空兵也派出了包括零式戰鬥機在內的先進戰機,中國空軍幾乎暫時告別中國天空。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也就是「飛虎隊」正式成立。隨著美國援華物資和人員逐漸到位,中國空軍的實力才得到逐步恢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紐倫堡審判,納粹總參謀部為什麼沒被定為犯罪組織?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