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新國防戰略將矛頭對準中俄,政策發生重大轉向?

美國新國防戰略將矛頭對準中俄,政策發生重大轉向?

美國政府這種投入巨資去跟風車搏鬥的戰略模式,真的明智么?

近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新版《國防戰略》概要。這是時隔十年後美國國防部再次公布這一戰略文件,雖然只是一個不長的11頁摘要,但是按照美國的保密體制反推,那些沒有公開、僅限國會少數專責議員審閱的內容里,可能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是抬高中俄的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進步情況,另一部分則是對未來美軍先進武器開發項目展望。對前者保密,是要隱蔽其情報來源,同時告訴美國國會議員們,美軍面臨的挑戰很嚴峻;至於後者保密內容里,必然編列了大量需要更新的武器裝備計劃,以及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的列表。

其實,公開的內容足已說明「美國究竟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核心問題。其中,最受關注的點,就是再次明確提出了美國最關注的問題不再是反恐,而是來自中俄等大國的戰略競爭。

這一表態也不令人意外,因為一個多月前美國政府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就已經明確將「中國和俄羅斯挑戰美國的力量、影響力和利益」列為美國面對的三大挑戰之首,熱門了十餘年的「恐怖主義威脅」反而退居末位。

從戰略層次來說,「國家安全戰略」位於最高層,是一個國家對於所處環境和自身力量以及應當追求的目標進行綜合判斷,據此規劃如何動用全部資源和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軍事戰略」是指如何規劃、部署、動用軍事力量來實現國家安全戰略中分配給軍隊的任務目標。

美國國防部在2004年首次將「國防戰略」這個概念插入了上述兩個戰略層次之間,並且對其解釋為,國防戰略是美國為了保衛國家利益而去營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國際安全秩序的時候,綜合考慮採取什麼樣的防務政策、如何與價值觀相同的國家進行協作以應對威脅的全盤規劃。

簡而言之,美國的國防戰略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安全戰略目標,對未來防務政策進行調整和規劃,同時考慮如何強化自己的同盟體系。所以,它必然會具體落實到軍事戰略上,體現在未來如何打造更適合與主要對手進行對抗的軍事模式。

現在,既然美國將中俄兩國視為面臨的首要挑戰,那麼未來的美軍建設就必然以中俄兩國的軍隊為作戰對象。

其實早在數年前,美軍內部高層就不斷有人疾呼,美軍面臨「失去的十年」問題。「9·11事件」之後,美國將「反恐戰爭」作為頭等大事,耗資數萬億美元進行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在這十餘年時間內,美軍的作戰目標從組織明晰的國家軍隊變成了形形色色的游擊隊式反美武裝。為了適應這種「治安戰」,美軍開發了大量具有針對性的新武器裝備,其部隊的指揮模式和習慣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美軍這批高層將領恐懼的就是,這種變化讓美軍未來難以適應再與強大的國家型軍隊作戰。主導制定2018版國防戰略的國防部長馬蒂斯就是其中的一員。

原本,一個國家打算怎麼建設自己的軍事力量算是內政,外人不好多說。但是美國作為世界上頭號強國和自詡的「國際安全秩序」維護者,以什麼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顯然會對世界局勢產生影響,人們不得不關注。

美國的這兩份頂級戰略透露出什麼味道?《時代》雜誌直言不諱地說「特朗普政府打算重回冷戰」。這句話算是比較公道,不過略微顯得有點「馬後炮」。在過去的十年里,雖然美軍忙著打「治安戰」,可是目光何曾離開過中俄?不管是「顏色革命」還是「重返亞太」,美國推行的每個地區性戰略都充滿了「遏制」和「擠壓」的濃濃冷戰味道。只不過當時因為美軍真刀真槍地在跟恐怖主義武裝打成一團,這些行為不是那麼顯眼罷了。

現在特朗普政府在戰略上採取了「收縮」的姿態,各種「退群」層出不窮,但核心目的是放棄國際義務而專心鞏固美國的實力。之所以這麼做,並非是特朗普本身對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感興趣,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美國在糾纏了十幾年的「反恐」戰爭中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國債攀升的速度前所未有。美國兩黨對此進行激烈的鬥爭,最終通過了「自動減赤機制」,規定從2013年開始十年里強制性地按相同比例消減軍費、部分社會保障項目開支共計1.2萬億。即便如此,兩黨的分歧也未能彌合,共和黨反對削減軍費,認為這會影響美國的安全利益,而民主黨反對削減社會福利項目,認為這會影響美國的社會安定。

從這幾年的現實來看,美軍的軍費應付「治安戰」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想在此基礎上重新調整對手以中俄為目標,顯然是難以為繼的。為此,特朗普早在競選時期就放言上台後要大幅增長軍費,確保美軍的壓倒性優勢。他也確實這麼做了,從投下數千億巨資更新核武器庫,到未來全面更新美軍的技術裝備,龐大的計劃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只是目前的美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已達到一個高峰。為解決這些問題,特朗普開出了一個「藥方」,那就是投入巨資更新美國的基礎設施,再次打造美國的先進位造業。可是要想辦成這些事,得需要「錢」,而且絕對不是小數。特朗普在所謂「美國第一」口號下的各種任性之舉,其實本質上都是省錢甚至訛錢的把戲。他公布的第一份預算案中,除了大筆增加軍費之外,狠狠地砍掉了用於國內和其他方面的諸多經費。

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法,短時間內可能會讓美軍實力上一個台階,但是未來美國如果還想保持自己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還是要依賴一個健康社會的協調發展。美國政府這種投入巨資去跟風車搏鬥的戰略模式,真的明智么?特朗普砍掉預算的後果,就是在未來美國的社會發展必然面對更多的挑戰。

(作者為「環球銳評」特約評論員)

歡迎發表評論,期待您的真知灼見!

小貼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銳評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府「關門」!特朗普執政一周年,你給他打多少分?

TAG:環球銳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