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溥儀把自己辮子給剪了,只因他說了這話,現存故宮博物院

溥儀把自己辮子給剪了,只因他說了這話,現存故宮博物院

辮子在清朝並不僅僅是辮子而已,而是承載著非常多的含義在裡面。在清初,剃髮留辮子意味著歸順大清;而在清末至民國初期,剪掉辮子意味著和大清的決裂。

剃髮

得益於《清室優待條件》,民國建立之後,溥儀等皇室仍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裡面,過著和以前差不多的生活。在紫禁城還住著一位留著辮子的皇帝,對於遺老遺少們來說,這就意味著一種希望。他們覺得只要有這位皇帝在,憑著大清兩百年的深仁厚澤,人心必會思清,最終天與人歸,大清還會復辟的。然而,有一天,溥儀突然自己動手剪下了那根極有象徵意義的辮子。是誰讓溥儀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我們來看看對溥儀影響比較大的幾個人。

溥儀剛剪了辮子時


太監張謙和

溥儀3歲入宮。張謙和是當時養心殿的總管太監,他負責照顧溥儀的生活。他算是溥儀的啟蒙老師,教溥儀一些宮中禮儀,教溥儀認字,教溥儀念《三字經》、《百家姓》。在溥儀6歲時,正式到毓慶宮讀書之後,每天溥儀起床時,張謙和就站在卧室外把昨天學的功課再念幾遍給溥儀聽。當然還會陪溥儀玩遊戲,看螞蟻搬家等等。張謙和作為長時間陪伴溥儀的太監,他對溥儀行為習慣的形成是有影響的。

張謙和


師傅陳寶琛

溥儀正式讀書之後,隆裕太后就安排了不少老師去教他。在所有的老師裡面,和溥儀相處最久,影響最大的是陳寶琛。陳寶琛是福建閩縣人,有才子之稱,同治年間就中了進士,二十歲點翰林。當時國內的各種局勢,溥儀都是從陳寶琛嘴裡得知。從某個角度來說,陳寶琛深深地影響了溥儀世界觀的形成。

溥儀和陳寶琛(右)

他喜歡對溥儀談「同光中興」、「康乾盛世」,這些都是大清的榮光。面對溥儀,他常說「有王雖小而元子哉」。這原是《尚書》里說周成王的話,用在溥儀身上,大意就是溥儀年齡雖然小,卻是天命所歸的天子!陳寶琛對民國好感不多,他認為大清的江山還會回到溥儀的手中。他曾對溥儀講過一副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看首字,就知道調侃什麼了。陳寶琛試圖讓溥儀相信天命還在大清這裡。他對溥儀影響如此深,但很顯然,他是不會同意溥儀剪辮子的,更別說建議了。

溥儀


教師庄士敦

陳寶琛以前也出過國,也給溥儀講過一些國外的知識。而洋教師庄士敦的到來,更加拓寬了溥儀的視野,而且在溥儀聽來,庄士敦的中國話比陳寶琛福建味的話更容易聽懂。庄士敦其實是一個中國通,在入宮之前,他已經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通曉中國歷史,熱愛中國文化。不久前,他還是英國在威海衛的末代總督。

庄士敦和溥儀

庄士敦主要作為溥儀的英語老師。教一門語言,總是沒有辦法隔絕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的,所以庄士敦還會給溥儀講西方的歷史文化,講一戰的飛機大炮,讓溥儀在宮中裝上電話,騎自行車。庄士敦給溥儀帶來了以前所不知道的世界。慢慢地,在溥儀眼中,庄士敦的一切都是好的。溥儀甚至因此看見庄士敦身上的自來水筆,而對毛筆宣紙感到自卑。庄士敦在當時溥儀的眼中就是聰明、文明的化身。當有一天,庄士敦譏笑說中國人的辮子像豬尾巴時,溥儀想都沒想,就把辮子給剪了,惹得太妃們痛哭,遺老遺少們唉聲嘆氣。受溥儀的影響,紫禁城裡幾天之內,又有一千多人把辮子給剪了。

供人參觀的辮子

溥儀剪下的這根辮子後來被保存在故宮博物院。溥儀自從1924年離開紫禁城之後,有幾十年都沒有去過故宮。20世紀60年代,溥儀進故宮參觀時,不知道是否看到了他的辮子,那次他憑門票才進了故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倉庫 的精彩文章:

清宮廷是怎麼吃飯的?溥儀:皇帝不靠御膳房

TAG:歷史倉庫 |